广汽集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卡扣组件、行李箱储物盒及车辆”

小微 小微
76897
2025月05月02日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广汽集团(60123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卡扣组件、行李箱储物盒及车辆”,专利申请号为CN202421580015.5,授权日为2025年5月2日。

广汽集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卡扣组件、行李箱储物盒及车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扣组件、行李箱储物盒及车辆,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定位盘和多个插接片,第一定位盘上设置有定位孔,插接片设置在第一定位盘的一侧,多个插接片围绕定位孔间隔设置,以形成连接套筒;插接片背离定位孔的一侧设有反向卡爪。第二卡扣包括第二定位盘和插接筒,插接筒设置在第二定位盘的一侧,且沿垂直于第二定位盘的方向延伸;插接筒的筒壁上设有反向卡孔,反向卡孔用于在所述插接片插接在所述插接筒内时与所述反向卡爪卡接。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卡扣的多个插接片围绕定位孔形成连接套筒,通过连接套筒与车身钣金连接,避免在钣金上开孔,因此不会影响车身的密封性能、NVH性能及涉水能力。

今年以来广汽集团新获得专利授权42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97%。结合公司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2024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18.12亿元,同比增4.51%。

数据来源:天眼查APP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2月5日新股上会动态:晶亦精微上会通过

2月5日新股上会动态:晶亦精微上会通过

小微 小微
54603
2024-02-06
证券之星消息 上交所公开资料显示,北京晶亦精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亦精微”)2月5日上会通过,公司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公司拟登陆科创板,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有四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结合公司现有产品结构、8英寸和12英寸CMP设备的技术特点、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关键指标和产品性能差异,说明公司产品的技术先进性; (2)结合下游主要客户产线建设情况,说明公司8英寸CMP设备的市场空间; (3)结合公司12英寸CMP设备技术及研发能力、下游客户验证进度、在手及意向订单情况,说明12英寸CMP设备收入预测的依据和合理性,以及公司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 (4)结合行业周期、下游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公司技术优劣势等,说明本次募投项目产能消化措施的可行性,相关风险是否已充分披露。 从主营业务来看,晶亦精微主要从事半导体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化学机械抛光(CMP)设备及其配件,并提供技术服务,目前,公司主要为集成电路制造商提供8英寸、12英寸和6/8英寸兼容CMP设备,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8英寸CMP设备境外批量销售的设备供应商。资料显示,CMP设备在晶圆完成每层布线后能够实现全局纳米级平坦化与表面多余材料的高效去除。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晶亦精微此次拟发行7134.06万股,募集资金12.9亿元,分别用于高端半导体装备研发项目(4.2亿元)、高端半导体装备工艺提升及产业化项目(3.2亿元)、高端半导体装备研发与制造中心建设项目(5.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公司拟募资额达16亿元,1月3日,公司董事会决定取消3.1亿元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从业绩来看,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晶亦精微营业收入分别为9984.21万元、2.20亿元、5.06亿元、3.0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976.49万元、1418.4万元、1.28亿元和9330.2万元。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5.8亿元至6亿元,同比增长约14.67%至18.62%;预计实现净利润约1.55亿元至1.6亿元,同比增长20.86%至24.76%。公司经营情况持续向好,业绩持续增长。 对于上市委会议关注的问题,晶亦精微在招股书中表示: 产品问题,公司2020年-2022年在中国大陆的CMP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3.49%、6.87%和10.68%。公司是国产8英寸CMP设备的主要供应商,所生产的8英寸CMP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中芯国际、境内客户A、世界先进、联华电子等境内外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商的规模化产线中。公司12英寸CMP设备已在28nm制程国际主流集成电路产线完成Cu工艺的工艺验证,设备性能和技术指标均可满足该客户产线要求。 业绩可持续性问题,公司称,CMP设备制造商需要取得集成电路厂商在其生产线上对产品的全方位验证,验证周期长,进入门槛很高,因此,集成电路企业与CMP设备厂商建立采购关系后,会保持良好采购合作,集成电路厂商存在产能扩张时,将从现有供应商中采购设备,此种合作不存在时间限制。同时,公司可以较好地满足客户的售后需求,具备出色的备件管理能力,可高标准地满足客户需求,进一步强化了发行人与客户之间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风险提示方面,晶亦精微指出: 第一,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0%、99.23%、88.21%和84.14%,其中向中芯国际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1.17%、29.03%、49.71%和50.67%,占比较大,主要由于下游行业集中度较高导致,且预计未来仍将继续存在。 第二,技术升级风险。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公司12英寸CMP设备仅能实现28nm及以上制程工艺,而美国应用材料和日本荏原可以实现3nm 制程工艺、华海清科可以实现14nm及以上制程工艺(正在验证中)。如果公司产品技术升级不能满足客户对更先进制程生产的需求,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产品销售。 第三,募投项目达产后产能过剩的风险。在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8英寸第三代半导体CMP设备、8英寸传统硅基CMP设备的现有产能及募投项目新增产能之和为18 台/年、55台/年。根据测算,在公司募投项目达产的2025年及2026年,上述两类设备的现有产能及募投项目新增产能之和占中国市场新增CMP设备台数之和的比例为78.26%、72.00%与93.22%、88.71%。这可能会导致公司出现8英寸CMP设备产能过剩的情况,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与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第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募投项目开始实施后,公司拟进行大额研发投入并陆续新增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投资,导致相应的研发...
春节休市为什么基金还有收益?

春节休市为什么基金还有收益?

小微 小微
70422
2024-02-16
一般情况下,春节期间股票市场都会休市,所以基金净值也不会产生波动。那么为什么有些基金会在春节结束后净值更新时产生收益呢?为此,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春节期间基金收益的小知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1货基债基春节收益“不打烊” 基金分为很多种类,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春节收益“不打烊”的基金莫过于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 货币基金是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市场的基金,短期货币市场包括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这些产品的利息不会受到周末和节假日的影响。因此,货币基金不受股票市场休市影响,在春节期间也会产生收益。 此外债券基金同样也会在春节期间产生收益。债券基金的收益有两部分主要来源:一部分是债券价格波动带来的资本利得收益,另一部分是债券产生的票息收益。虽然资本利得收益会受到债券市场休市影响,但票息收益也是按天计算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基金确认份额并产生收益一般是在申购后的第二个交易日(T+1),所以只有在2024年2月7日15点前成功申购的基金才会收到“春节红包”。 02同业存单指数基金 和国债逆回购略有优势 除了上述常规品种外,这些年越来越受市场欢迎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和国债逆回购也会在春节期间产生收益。 同业存单指的是银行在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同业存单的期限在1年以内,是银行的短期融资工具。所以这类产品的收益也是来源于利息,在春节期间不会中断。从过往的情况来看,同业存单基金收益率通常会略高于货币基金,但一般会设有7天的持有期。不过投资者们不必担心,春节假期也会计入7天持有期里,所以对实际流动性不会产生影响。 想要在春节假期享受利息,国债逆回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国债逆回购是将账户中的可用资金通过国债回购市场拆借出去,以获得一定的利息收益,是一种短期出借资金行为,安全性近似于国债。国债逆回购的期限,最短的为1天,最长的为182天。如果操作得当,投资者可以借出1天的国债逆回购,就能享受整个春节假期的收益。具体来看,和基金同理,投资者在2月7日当天,不论是买了哪个期限的国债逆回购(包括1天期在内)都能在整个假期产生收益。但在2月6日,则需购买至少2天期的国债逆回购。 03QDII基金“各凭本事” 之前提到的各类产品,不论是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还是同业存单、国债逆回购,其本质都是通过利息来获得收益。那么风险偏好较高的股票类基金投资者,持基过节能不能也有收益呢?还真有,对于投资QDII基金的投资者,其在春节期间也有机会获得收益。 QDII基金即投资于海外市场的基金。由于各国文化差异带来的假期安排不同,有许多海外市场在中国春节期间并不会放假休市。所以理论上,只要春节期间该QDII基金投资的对应市场涨了,那么QDII基金的投资者也有机会收到相应的利润。但如果对应的市场跌了,那亏损同样也是跑不了的。所以QDII基金投资者要“各凭本事”了。 不过投资者们需要注意,尽管QDII基金的实际净值在放假期间会有波动,但在非正常交易时间,基金的净值并不会实时更新,而是会在假期结束后统一结算最终净值。...
逾500家公司被公募调研!机构关注这些股票

逾500家公司被公募调研!机构关注这些股票

小微 小微
53288
2024-02-23
近一个月,基金经理密集调研,挖掘龙年投资机会。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2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近一个月,机构共调研了643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基金公司调研了529家A股上市公司,涵盖了通信、医药生物、电子等多个领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通信、家用电器受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一个月,基金公司对于中际旭创的关注度居于前列。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近一个月共有包括106家基金公司在内的294家机构对其进行了调研。 中际旭创于1月27日发布的2023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中际旭创归母净利润20亿元—23亿元,同比增加63.4%—87.91%;归母扣非净利润19亿元—23亿元,同比增加83.15%—121.7%。 中际旭创在调研中表示,利润的增长背后主要反映的还是收入的增长,尤其400G和800G高端产品的出货比重大幅增加,这也进一步拉升了毛利率,并带动了净利润的增长。从2023年二季度开始,800G光模块的需求、订单和出货量都比预期有了明显的大幅增长。而在2023年下半年,部分海外大客户开始提高400G光模块的需求用于以太网400G交换机网络,400G订单和出货量也开始显著增加,而这些都是AI算力的快速增长带来的市场机会。2023年,公司在产能建设、原材料采购和保障交付能力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得以在800G和400G收入上取得较大规模的增长。 2月22日,中际旭创报收154.51元/股,当日股价上涨3.03%,总市值1240亿元。近一个月,中际旭创股价累计上涨39.2%。2023年末,该股票被528只基金持有,占流通股比例20.03%。 近一个月,三花智控被99家基金公司在内的503家机构调研,基金公司关注度也居于前列,同时也是机构关注度最高的公司。 谈及提升毛利率的动力,三花智控在调研中表示,主要由公司主动控制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产品结构,随着集成化、模块化供应模式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公司高自制率的集成组件占比也在增加,能够有效建立产品壁垒的同时对毛利率也有提升;二是规模效应,大规模、高标准的产业化集群带来的规模效应,可以充分发挥成本优势,摊薄成本。 2月22日,三花智控报收23.4元/股,当日股价上涨0.3%,总市值873亿元。近一个月,三花智控股价累计下跌2.94%。 此外,宁波银行、怡和嘉业、协创数据、中控技术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近一个月被超过60家基金公司调研。 短期市场反弹有望延续 龙年已经开启,基金经理忙于寻找投资方向,接下来的市场走势也是投资者尤为关心的问题。 “汇金公司的持续增持及一系列消息面刺激下使得市场大幅反弹,前期跌幅较大的中小市值品种止跌回升,市场得以喘息。”中欧基金表示,交易结构恶化是市场农历新年前下跌的主要原因,来自基本面的边际拖累较少。增量资金入场有助于缓解恐慌情绪带来的额外波动,但可能将拉长市场自然寻底的进程,导致后续反弹的节奏较难把握且反弹斜率走平。目前尚难分辨市场是否已从反弹步入反转,这可能需要等到3月更多政策方向定调后才有望验证。 中欧基金指出,中长期仍维持对周期及防御板块的均衡配置策略(底部周期、高安全边际的消费医药,景气高增的科技)。但在短期的反弹中,由于流动性对市场的影响高于基本面的边际变化,建议加大对边际流动性改善标的的关注。 摩根资产管理环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市场底部区域,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有望提供支撑。市场对MSCI中国指数上市公司在2024年的整体盈利增长预期在15%左右。一些科技企业,尤其是头部科技企业的盈利保持增长,市盈率则处于历史低位。如果财报表现理想,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中国股市的表现可能会好于预期。从行业来看,看好科技和相关平台的可选消费板块,尤其是头部公司。 蜂巢基金认为,短期看市场的反弹有望延续,有基本面逻辑和业绩兑现但被流动性错杀的中小票弹性可能更大,但反弹之后,市场能不能延续上涨,还是要看行业趋势和基本面的复苏。节后市场对于两会的政策可能有较为乐观的预期,密切关注。...
【ETF观察】2月22日股票ETF净流入128.08亿元

【ETF观察】2月22日股票ETF净流入128.08亿元

小微 小微
66499
2024-02-23
证券之星消息,2月22日,上证指数报收2988.36,上涨1.27%;深圳成指报收9043.75,上涨0.76%;行业主题中,煤炭、石油石化、计算机涨幅居前。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中证煤炭、中证能源、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涨,其中国泰中证煤炭ETF、汇添富中证能源ETF、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分别以4.99%、4.27%、4.18%的涨幅居前三。以中证500等权重、中证800地产、中证浙江凤凰行动50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前海开源中证500等权ETF、华宝中证800地产ETF、浙商之江凤凰ETF分别以-0.63%、-0.63%、-0.57%的跌幅居前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入128.08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084.45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入的有4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当日有543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华夏上证50ETF(510050),份额增加了8640.0万份,净流入额为12.78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 当日有96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华安创业板50ETF(159949),份额减少了3.4亿份,净流出额为2.0亿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超过600亿!深市回购浪潮涌动,龙头企业领衔“注销式回购”

超过600亿!深市回购浪潮涌动,龙头企业领衔“注销式回购”

小微 小微
65852
2024-03-03
(原标题:超过600亿!深市回购浪潮涌动,龙头企业领衔“注销式回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2023年8月以来,A股上市公司主动运用回购工具维护公司价值的意愿不断增强,出现延续至今的“回购潮”。 以深市为例,累计披露662单回购方案,拟回购金额上限876.9亿元;披露回购进展超过2100次,累计回购金额达到602亿元。与此同时,从股票回购的用途来看,上市公司注销式回购涌现。 “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长期以来,股份回购在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健全投资者回报机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会议召开以来,深市公司,尤其是龙头企业,纷纷响应,积极开展股份回购,持续向市场传达积极信号,对修复市场信心、稳定投资者预期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前,荣盛石化公告,截至2024年2月29日,公司前三期累计回购公司股票5.5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4553%,成交总金额为69.8亿元(不含交易费用)。公司第三期回购通过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票2.6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511%,最高成交价为12.7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9.38元/股,成交总金额为29.92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再看格力电器,公司2023年10月30日召开第十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的种类为公司发行的A股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15亿元(含)且不超过30亿元(含)。截至2023年12月29日,格力电器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买入公司股份累计9189.80万股,成交总金额为3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根据格力电器在今年2月19日披露的《关于推动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自2020年以来,公司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6.17亿股(含2023年回购公司股份约9190万股),累计注销公司股份约3.84亿股,有效提高投资者回报,切实维护股东利益。公司将在保证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制定利润分配政策,继续切实让投资者分享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成果。 积极回购的还有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2023年10月30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用于后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20亿元(含本数)且不超过30亿元(含本数)。截至2024年2月29日,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160.96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2639%,最高成交价为181.1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46.31元/股,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18.97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深市注销式回购不断涌现 从过往历史经验来看,上市公司集中实施回购的区间与市场整体低位调整区间基本吻合,股份回购作为具有显著“逆周期”特征的市值管理手段能够切实向市场传达“稳预期、强信心”积极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以来,已有18家深市公司披露回购注销完成公告,累计回购注销股份涉及金额超过90亿元,注销式回购在深市不断涌现。 今年2月26日晚间,东方财富公告回购方案实施完成,并拟调整已回购股份用途为全部用于注销。具体来看,东方财富公告,东方财富股份回购方案实施完成,累计回购金额约10亿元,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7145.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5%。根据东方财富此前披露的回购计划,该次回购股份拟使用的资金总额5亿至1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2.00元/股,回购股份的实施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该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东方财富本次回购按照回购计划资金上限足额完成。同日,东方财富公告,董事会拟调整已回购股份用途,由原计划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调整为全部用于注销,并相应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2024年2月19日,美的集团披露《关于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公告》,公司于2024年1月召开董事会和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的议案》,同意公司对前次回购方案剩余的回购股份用途进行变更。该次回购股份的原本用途为实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经综合考虑资本市场情况,为提高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并提升每股收益水平,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将剩余回购股份的用途变更为“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该次回购方案中剩余回购股份数量为6980.79万股。公司于2024年2月7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
事关量化交易,沪深交易所再发声

事关量化交易,沪深交易所再发声

小微 小微
70349
2024-03-04
(原标题:事关量化交易,沪深交易所再发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4日,据沪深交易所消息,日前,沪深交易所联合举办量化私募机构交易合规培训,帮助量化私募机构及时、准确理解量化交易监管思路和工作要求,切实提升合规交易水平,防范量化交易风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是近期沪深交易所针对量化交易又一次发声。此前,2月20日,沪深交易所宣布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平稳落地,同日还均对量化巨头的异常交易行为开出罚单。 提升量化私募机构合规交易水平 据悉,来自28家头部量化私募机构的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了沪深交易所联合举办的量化私募机构交易合规培训。 此次培训,沪深交易所通报了量化交易异常交易典型案例,介绍了量化交易监管总体思路,明确要求量化私募机构加强内部风控管理,防范交易过程中出现影响证券交易所系统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等情形,切实规范量化交易行为,落实好合规交易要求,保障市场稳健运行。 沪深交易所均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投资者为本,把维护公平性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证监会统一部署,加快建立完善量化交易监管安排,进一步扩大量化交易合规培训的范围对象,规范量化交易行为,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对量化巨头的异常交易行为开“罚单” 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加强量化交易监管,对影响市场正常秩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量化交易异常交易和违规行为,快速反应、重拳出击。 2月20日,针对量化私募巨头宁波灵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灵均)的异常交易行为,沪深交易所还均开出“罚单”:限制交易并启动公开谴责程序。 沪深交易所在交易监控中发现,龙年首个交易日开盘,宁波灵均管理的多个产品大量卖出股票,在一分钟内,合计卖出沪深两市股票超过25亿元,期间股指快速下挫。 具体来看,沪市方面,2月19日9:30:00至9:31:00,宁波灵均管理的多个产品大量卖出沪市股票,合计11.95亿元,占期间市场成交额的比例较高,期间上证指数由2886.59点下跌至2868.07点,跌幅0.65%。深市方面,2月19日9:30:00至9:30:42,宁波灵均名下多个证券账户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交易指令、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下单,卖出深市股票合计13.72亿元,深证成指当日开盘后一分钟内,由8957点迅速下跌至8875点附近。 沪深交易所认为,宁波灵均上述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交易秩序,构成异常交易行为。沪深交易所决定从2024年2月20日起至2024年2月22日止对宁波灵均管理的相关产品连续实施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的监管措施,即暂停相关产品账户在上述期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所有股票交易,同时启动对宁波灵均予以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程序。 沪深交易所当时表示,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坚守监管主责主业,持续加强交易监管,对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严的基调和“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快速反应、重拳出击。同时,提醒投资者依法合规参与交易,共同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 加强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的监测分析 近年来,随着新型信息技术广泛运用,量化交易已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量化交易有助于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但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相对中小投资者存在明显的技术、信息和速度优势,一些时点也存在策略趋同、交易共振等问题,加大市场波动。从国际经验看,境外市场普遍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以防范对市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2023年9月1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了《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建立起针对量化交易的专门报告制度和相应监管安排,于2023年10月9日正式实施。2月20日,沪深交易所均宣布,目前上述制度已平稳落地,存量投资者已按要求如期完成报告工作,增量投资者落实“先报告、后交易”的规定,各方报告的质量总体符合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量化交易监管打下了基础。 沪深交易所表示,将结合报告信息,持续加强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的监测分析,动态评估完善报告制度。 沪深交易所同时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投资者为本,把维护公平性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借鉴国际监管实践,趋利避害,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安排,包括严格落实报告制度,明确“先报告、后交易”的准入安排;加强量化交易行情授权管理,健全差异化收费机制;完善异常交易监测监控标准,加强异常交易和异常报撤单行为监管;加强对杠杆类量化产品的监测与规制,强化期现货联动监管。 同时,沪深交易所还将进一步压实证券公司客户管理责任,完善与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协作机制,加强对量化私募等机构的交易监管等。 此外,沪深交易所还将加强与香...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