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以及技术创新的应用,陶瓷行业正逐步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一、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市场竞争激烈
陶瓷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行业利润率大幅下降,造成大量企业亏损。头部陶瓷品牌纷纷推出特价款产品,抢占二线、三线品牌市场。一些中小型陶瓷企业,如没有特色、价格或品质优势,将面临清盘风险。以性价比著称的顺昌企业、全圣企业、安基企业等,只要继续保持好的品质和价格,他们就会持续霸占性价比品牌市场。由一些代理商组成的陶瓷品牌,由于缺乏核心优势、核心经营思路,又没有生产工厂备书,非常容易直接崩盘,其实已经有几家初露端倪了。
(二)市场需求变化
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瓷砖品牌已越来越不重要,他们更看重产品和应用效果及情绪价值。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者对高端、个性化陶瓷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企业注重提升产品品质和设计水平,以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技术创新
一些中小型陶瓷企业开始走创新道路,做新工艺、新规格、差异化产品。例如,在先进陶瓷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上,中国陶瓷企业取得了显著进展。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晨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先进陶瓷领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此外,陶瓷行业产区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广东、江西、山东等地是中国陶瓷产业的重要产区,这些地区的企业在规模、技术、品牌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全球市场
全球先进陶瓷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23年全球先进陶瓷市场规模达到4112亿元。其中,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显著,2024年将达到1376亿元。在先进陶瓷领域,日本企业占据领先地位,日资企业在全球先进陶瓷领域占据约50%的市场份额。美国则在高温结构先进陶瓷方面发展良好。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二)中国市场
中国先进陶瓷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增长,2023年约为1016亿元,同比增长10.2%。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传统领域稳定增长,特别是在出口市场和高端陶瓷产品领域。电子陶瓷、先进陶瓷等高科技陶瓷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知名陶瓷企业如东鹏瓷砖、马可波罗、诺贝尔瓷砖等凭借品牌、技术和渠道优势占据市场前列。在先进陶瓷领域,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晨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三)市场结构
陶瓷行业涵盖了多个细分领域,包括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电子陶瓷和先进陶瓷等。建筑陶瓷主要用于墙体、地面和装饰材料的制造,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和基础设施建设。卫生陶瓷专注于卫浴产品的生产,如马桶、洗脸盆等,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则分别满足消费者对日常生活用品和文化艺术品的需求。电子陶瓷和先进陶瓷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如电子信息、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陶瓷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例如,在电子信息领域,先进陶瓷作为电子元器件的关键材料,其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在航空航天领域,先进陶瓷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度和耐高温等特性,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攀升。
(二)技术创新助力升级
陶瓷行业将继续受益于技术创新。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电子陶瓷和先进陶瓷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例如,先进陶瓷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推动陶瓷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的提高也将提升陶瓷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政策支持提供保障
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陶瓷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政策利好。例如,“国家补贴+以旧换新”政策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实惠,也带动了陶瓷行业的终端销售业绩。此外,政府还在推动陶瓷行业的绿色转型,鼓励企业提升绿色制造水平。
总结
陶瓷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行业现状来看,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创新助力转型、环保压力增大、缺乏创新性及品牌概念等问题并存。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反映了行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且细分领域多样。未来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技术创新将助力升级,政策支持将提供保障,市场竞争将倒逼产业升级。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