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包装袋(红四方果劲饱含聚谷氨酸复合肥料)”

小微 小微
68073
2025月04月12日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红四方(603395)新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包装袋(红四方果劲饱含聚谷氨酸复合肥料)”,专利申请号为CN202430479942.7,授权日为2025年3月28日。

专利摘要: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袋(红四方果劲饱含聚谷氨酸复合肥料)。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是一种包装袋,用于盛装肥料。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图案、形状以及两者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本外观设计产品为薄型产品,省略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

今年以来红四方新获得专利授权15个。结合公司2024年中报财务数据,2024上半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3439.29万元,同比减5.94%。

数据来源:天眼查APP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兔年收官!高股息板块成“宠儿”,“涨停王”出炉,全年涨停54次,牛熊股名单揭晓

兔年收官!高股息板块成“宠儿”,“涨停王”出炉,全年涨停54次,牛熊股名单揭晓

小微 小微
55945
2024-02-09
(原标题:兔年收官!高股息板块成“宠儿”,“涨停王”出炉,全年涨停54次,牛熊股名单揭晓)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癸卯兔年A股以三连阳收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股息板块兔年表现亮眼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癸卯兔年,A股主要指数集体回撤。上证指数全年收跌12.22%,近3日连续收阳,最新报2865.90点;深证成指跌26.38%;创业板指跌33.22%。 以申万二级行业划分,国有大型银行、煤炭开采和铁路公路等高股息板块涨幅居前,依次为23.7%、10.83%和4.58%。前海开源基金认为,近期高股息板块配置价值凸显。在宏观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社会无风险收益率中枢逐步下滑,有望推动发展成熟、稳定盈利且稳定分红的公司估值进一步提升。 下跌方面,光伏设备、医疗服务、互联网电商、房地产服务等多个此前涨幅巨大的板块回撤居前,幅度均在40%以上。其中,能源金属和光伏设备回撤均超过50%,分别为52.62%、51.57%。 325只新股兔年上市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兔年共计325只新股上市。以市值规模划分,最新市值在一百亿元以上个股共计36只,占比11.08%;50亿元至100亿元个股47只,占比14.46%;10亿元至50亿元个股206只,占比63.38%;10亿元以下个股36只,占比11.08%。 市值最高者为阿特斯,最新总市值477.26亿元。公司为光伏组件龙头,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关系中表示,在上市以后,将重点布局先进的N型制造产能,2024年公司主流产品出货将会是N型TOPCon产品。 新的上市公司也持续丰富着A股市场的投资选择。2023年8月上市的华虹公司,是半导体领域全球领先的特色工艺纯晶圆代工企业,还未上市时便受到资本市场的一致期待;中信金属主营金属及矿产品贸易,是中信集团先进材料板块的重要子公司;乖宝宠物是国内宠食领军企业,在上市后持续夯实龙头地位。 ST股霸屏涨跌停排行榜 数据宝统计,除去兔年上市次新股,241股全年收获10次及以上涨停,81股经历10次及以上跌停。涨跌停排行榜被ST股霸屏。其中,*ST榕泰、*ST新海、*ST美谷分别以54次、46次、43次涨停拿下涨停榜三甲;*ST爱迪、*ST博天、*ST美谷则依次跌停62次、52次、51次,位处跌停榜前列。 多只ST股表现极端。*ST爱迪、*ST美谷、*ST新海、*ST榕泰等整10只ST股同时进入涨跌停排行榜前二十。除*ST榕泰涨87.92%、*ST西发涨37.85%、*ST中捷跌1.53%外,其余ST股股价均大幅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鸿博股份、捷荣技术、圣龙股份、剑桥科技、通化金马5股以非ST股之身挤入涨停排行榜,涨停次数依次为34次、31次、26次、23次和23次,且累计涨幅均在130%以上。 鸿博股份为中国彩票印刷业龙头。但在跨界AI算力搭上行业巨头英伟达后,公司股价持续飙升,一跃成为AI板块的十倍大牛股。捷荣技术则可以提供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产品等模具开发及精密结构件产品。2023年8月以来华为概念的火爆,也让捷荣技术有了连续涨停的资本,并最终成为兔年最具爆发力的牛股之一。 兔年牛熊股一览 数据宝统计,除去兔年上市次新股,兔年二十大牛股全年涨逾150%,二十大熊股全年跌逾74.6%。细分来看,牛股中,凯华材料遥遥领先,累积涨幅413.84%;其后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涨逾300%。以申万行业划分,通信板块上市公司最多,共计5家,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剑桥科技、联特科技、新易盛均属于此。 2023年以来,生成式AI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拉动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光通信网络是算力网络的重要基础。中际旭创为光模块龙头,在800G等高速光模块需求显著增长的带动下,公司预计全年实现盈利20亿元至23亿元,同比增长63.4%至87.91%;天孚通信则位于光模块上游,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无源器件解决方案厂商之一,同样充分受益全球数通市场的高景气。 以上市板划分,北交所个股上榜率较高,凯华材料、中纺标、华密新材、曙光数创、五新隧装和天纺标均登上二十大牛股榜单。2023年10月23日至11月27日,受益于“深改19条”等政策利好落地、转板预期增强、流动性改善、估值较低等因素,北证50持续上行,累计涨幅55.94%。上述个股多在这一波行情中实现大涨,并在随后的回撤中维持住了股价。 熊股方面,全年跌幅超过80%个股共计5只,为*ST爱迪、*ST左江、*ST红相、*ST博天和海优新材。行业上,电力设备5股上榜,电池、光学设备为细分板块的重灾区。在前十大熊股中,ST股占据9席。分析人士表示,注册制全面实施后,壳资源价值大幅贬值,市场资金向头部优质蓝筹集中,ST等绩差垃圾股被边缘化,“炒新、炒小、炒差”将面临巨大风险。 ...

"七姐妹"仍是最爱!国际巨头美股最新持仓曝光

小微 小微
73318
2024-02-16
(原标题:"七姐妹"仍是最爱!国际巨头美股最新持仓曝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美国证监会(SEC)日前公布了最新13F报告,多家机构美股去年第四季度持仓情况正式出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已公开的持仓情况看,华尔街简直人人都在买入七家科技巨头——微软、苹果、英伟达、Alphabet、亚马逊、Meta、特斯拉。做多上述美股科技“七姐妹”是目前最拥挤的交易。此外,减肥药已成为一批对冲基金的新宠,而一些知名的另类投资对冲基金持仓上,中概股和消费类股票也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具体来看“股神”巴菲特大幅减持苹果引人注目,桥水大幅加仓英伟达和礼来,《大空头》原型和加拿大最大养老基金增持了京东和阿里巴巴等等,这些大佬们的新动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美股七姐妹”仍是最爱 梳理来看,富达(FMR)、北方信托(Northern Trust)、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富国银行(Wells Fargo)、富兰克林资源公司(Franklin Resources)等千亿美元级别机构13F持仓,都将微软、苹果、英伟达、Alphabet等股票作为重点头寸。 例如,富达管理与研究(FMR)披露的去年四季度13F持仓报告显示,该机构四季度末股票持仓总市值为11825.78亿美元。按市值比例排名的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微软(6.96%)、APPLE INC(4.88%)、英伟达(4.37%)、亚马逊(4.06%)、谷歌A类股(2.68%)。 富兰克林资源公司披露的去年四季度13F持仓报告显示,该机构四季度末股票持仓总市值为2010.67亿美元,季度环比增加6.00%。按市值比例排名的前5大重仓股分别为微软(4.74%)、亚马逊(2.5%)、APPLE INC(2.09%)、英伟达(1.96%)、谷歌A类股(1.61%)。 大型机构持有这些股票已是众所周知。在美银最新的月度全球基金经理调查结果显示,华尔街简直人人都在买入“七姐妹”七家科技巨头。超6成全球基金经理认为,做多七家科技巨头是当前最拥挤交易。持这种看法的基金经理占比远超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前两次调查时。 去年以来,在AI概念的炒作热潮下,科技股尤其是“七姐妹”涨势如虹,强力支撑美股进一步上涨。有数据显示,2023年“七姐妹”贡献了标普500指数三分之二的涨幅。到2024年1月份,七大科技股贡献了标普500指数45%的回报,七只个股合计市值到2月初达12.5万亿美元。 而作为人工智能(AI)崛起最大的受益者,英伟达堪称近一年多来最耀眼的上市公司,其股价去年暴涨了239%,并且疯狂涨势仍在继续,今年迄今为止上涨了近50%,不断刷新股价历史新高,市值达到1.81万亿美元,超过了电商巨头亚马逊。彭博亿万富翁指数上榜的巨富中,今年内他们因持AI概念股而资产净值合计增加1240亿美元,占今年新增财富总和的96%。 巴菲特开始减持苹果股份 就在华尔街仍然青睐“七姐妹”时“股神”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悄悄开始撤离。 根据伯克希尔·哈撒韦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的最新13F表显示,巴菲特开始减持苹果股份。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23年在第四季度减持苹果1000万股,约1%的苹果股票,并增持雪佛龙1600万股。 目前,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前五大重仓股中,苹果(AAPL.US)仍然位列第一,持仓约9.06亿股,持仓市值约1743亿美元,占投资组合比例为50.19%,持仓数量较上季度下降1.09%。 减肥医药股成为新星 今年以来,随着特斯拉股价的下滑,而在“减肥神药”需求强劲、脂肪肝相关研究取得突破等因素提振下,制药巨头礼来大有取代特斯拉之势,成为“七姐妹”之一。其实,这一情况在去年四季度持仓中,也能窥见一斑。 知名对冲基金桥水在去年第四季度共增持260个标的,新进87个标的,减持385个标的,清仓85个标的。在加仓操作方面,桥水前五大买入股分别为礼来、英伟达、巴西ETF-iShares、Visa和前进保险。其中,礼来和英伟达的仓位均增长了四倍多。 礼来涨幅虽不及英伟达那样惊艳,但凭借新型减肥神药Zepbound和Mounjaro的推出,该公司去年上涨了近61%,今年以来上涨了约30%,市值超过7150亿美元,是全球最有价值的医疗公司。 桥水第四季度前五大卖出股分别为百事可乐、宝洁、可口可乐、SPDR标普500指数ETF和沃尔玛,这五只股票均位列桥水前十大重仓股。 阿里巴巴获“大空头”增持至头号重仓 中概股仍然是美国机构持仓的一个重要方向。“大空头”Michael Burry旗下对冲基金Scion Asset Management LLC提交的报告显示,公司去年第四季度进一步增持阿里巴巴和京东。 报告显示,Scion资...
收评:沪指8连阳!A股重新站上3000点

收评:沪指8连阳!A股重新站上3000点

小微 小微
70444
2024-02-23
今日市场全天探底回升,沪指8连阳收盘重新站上3000点整数关口。截至收盘,沪指涨0.55%,深成指涨0.28%,创业板指涨0.02%。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0.92亿,其中沪股通净买入28.37亿元,深股通净卖出29.29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盘面上,AI概念股持续活跃,其中Sora及短剧概念股领涨,维海德20CM6连板,因赛集团、国脉文化涨停;英伟达概念股开盘拉升,中富通、博杰股份等涨停;算力概念股维持强势,铜牛信息、高新发展、云赛智联等涨停。新型工业化概念股震荡走高,东杰智能、克劳斯、克来机电、合锻智能等10余股涨停。下跌方面,煤炭股陷入调整,淮北矿业跌近4%。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停。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9219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95亿。 对于A股后市,海通证券表示,近期国资委、证监会等接连提及“市值管理考核”,未来国央企有望更加重视价值经营和内在价值提升。从市场面看,当前国企估值处在历史低位,政策利好下低估的国企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从宏观背景看,当前我国经济处在内部转型和外部挑战加剧的环境下,国企在经济安全、科技创新中有望起到引领性作用。 海通证券认为,从企业层面看,价值经营方面,关注国企分红、回购增持事件;价值提升方面,关注国央企经营效率提升、专业化整合重组事件。从市场和宏观环境看,当前市场整体偏弱,寻找安全边际高的品类,如大金融。从安全视角看,关注粮食、能源、军工等国计民生相关的安全领域。从发展视角看,关注有自主可控需求的科技成长行业,尤其是电子相关的硬科技制造。...
单日大涨88%!港股“机器人第一股”突然爆了 人形机器人产业关注三大方向

单日大涨88%!港股“机器人第一股”突然爆了 人形机器人产业关注三大方向

小微 小微
66747
2024-03-07
人形机器人彻底火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6日,港股“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大涨88.13%,日内放量成交12.83亿港元,截至收盘,报收202.8港元/股,总市值达848亿港元。 在优必选带动下,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午后大涨超3%,创历史新高,丰立智能、天奇股份等涨停或涨超10%。 展望产业发展,有基金经理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逐渐从0到1的实验室概念验证阶段,迈向1到N的商业化爆发阶段。 港股“机器人第一股”大涨88% 3月6日,港股“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大涨88.13%,日内放量成交12.83亿港元,截至收盘,报收202.8港元/股,总市值达848亿港元。 消息面上,优必选于3月4日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和恒生沪深港通大湾区综合指数,并正式进入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有分析人士称,优必选大涨的背后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优必选获纳入港股通标的,吸引了新增流动资金进入;二是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必选的walkerx是第一个在两会上岗的机器人;三是优必选近期发布视频中Walker S已进车厂作业,展示车身质检图像采集、3D物体定位、安全带监测、贴车标等动作,后续有望与多家车企入场测试。 据悉,优必选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研发、平台软件开发运用及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球性高科技创新企业。2023年12月29日,优必选登陆港交所。 优必选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根据招股书,2020年至2022年及2023上半年,优必选分别产生研发开支4.29亿元、5.17亿元、4.28亿元、2.24亿元,分别占当期总收入的57.9%、63.3%、42.5%及85.9%。 优必选在官网表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优必选全栈式技术拥有1800余项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专利,其中逾380项为海外专利,发明专利占比超50%。 人形机器人产业关注升温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催化剂事件频出,英伟达宣布将于3月18日至21日召开GTC2024大会,Agility Robotics、波士顿动力等公司将在现场展出25款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马斯克发布Optimus最新进展视频,机器人腿部运控能力以及运动算法迭代提升明显。 政策层面,2023年10月20日,工信部出台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按照谋划三年、展望五年的时间安排做了战略部署。 中信证券表示,看好后续AI进展持续取得突破、机器人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拓展,叠加GTC大会、特斯拉视频更新、量产准备等催化,机器人行业板块具备修复可能。 人形机器人产业关注三大方向 展望关于人形机器人的投资,多家机构认为该产业正处于初步阶段,或迎来贝塔投资机会。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经理张璐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逐渐从0到1的实验室概念验证阶段,迈向1到N的商业化爆发阶段。2023年是原型机落地的关键年,各家陆续发布原型机,而2024年或将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破晓之年——关键词是定型与量产。特斯拉二代Optimus预计2024年小规模量产并投入生产;多家国产品牌在24年也将批量出货。另外2024年机器人另一重点在于找到落地场景,实现商业化闭环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重点在于核心零部件和AI感知决策层, 随着AI技术革命带来有“脑”的机器人的智能化新趋势演绎,软件算法、 AI技术或成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厂商的技术护城河。当前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与智能驾驶L1—L5级别对比,大致相当于L1—L2层级,智能化水平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张璐认为,对投资者而言,后续一是密切关注行业风向标特斯拉Optimus的每次突破和进展;二是关注AI技术革命如何推动有“脑”的机器人;三是关注在海外供应链方案逐步明确后对A股如何映射,发掘具有高价值量、处于核心供应链、并拥有核心技术的优质国内厂商。人形机器人板块或将是未来10年大级别贝塔机会,人形机器人的星辰大海将带来属于新时代的投资机遇。 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经理宋巍巍表示,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当下的布局来看,今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最大的下游应用,会跟随GPU算力芯片的进步,AI大模型的迭代,出现持续的技术创新。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可以类比当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周期演进,它有望成为制造业行业少有的快速增长的大型赛道。...
完善巨灾风险救助机制,多名代表委员建言

完善巨灾风险救助机制,多名代表委员建言

小微 小微
61990
2024-03-10
(原标题:完善巨灾风险救助机制,多名代表委员建言)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应急管理部发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前三季度,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891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082.9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包括政府财政救助、社会捐助和保险补偿在内的灾害损失补偿体系,但伴随着极端天气频发和造成的损失扩大,国家财政资金负担过重、灾害损失补偿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日益突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灾害管理预防、救灾和补偿方面,政府、社会、保险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多位代表委员围绕这一议题发声,建议内容包括加强巨灾保险法制建设,建设巨灾保险基金,试点新型风险转移产品,以及推动强化社会合力等。 建议进一步推动重大自然灾害专门保险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建议,进一步推动我国重大自然灾害专门保险立法,有计划地建立完善多形式开展、多渠道支持的重大自然灾害专门保险体系。 具体而言,在完善专门保险立法方面,建议在充分评估各地区、各类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风险后,尽快出台自然灾害保险条例。在建立涉灾保险基金方面,建议在灾害多发高发地区设立涉灾保险基金,作为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补充保障。在科学设计赔付流程方面,建议当保险事故发生时,先由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基金按照“最高赔付限额”进行赔付,然后由保险公司负担超过限额部分,最后由再保险公司承担超过保险公司赔付限额的部分责任。 住宅是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主要财富,也是易受灾体。基于住宅对于居民所具有的特别重大意义和住宅风险的普遍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建议,加快建立我国的住宅保险制度,以此维护城乡居民的财富安全。 建议加紧建设政府主导下的巨灾保险基金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教授也关注到了巨灾风险问题,她在一份提案中建议加紧建设政府主导下的巨灾保险基金,创新灾后重建金融支持模式。 孙洁表示,考虑到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当前灾害治理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风险管理的分层理论来看,巨灾风险与常规风险须分开管理。” 孙洁结合国际发达市场应对巨灾的社会实践及探索,提出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包括顶层设计并创新路径、保险专业推动、强化社会合力。 在顶层设计并创新路径上,她建议,政府部门深刻评估巨灾风险频率、边界、损失,利用保险手段强化减量风险管理和综合风险统筹治理,推动财政资金在防灾减损重建过程中的资产化和资本化运作,着力发挥巨灾保险基金的金融杠杆作用。具体而言,一是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二是建立巨灾基金融资机制;三是建立巨灾基金的负债运营机制。 她建议,基金的筹措可以通过政府专门债券、巨灾证券化手段、巨灾基金信用拆借等方式。假设基金建立初期就发生巨灾,财政资金直接注入基金,开展基金负债和融资机制创新,边重建边设计边汇集巨灾基金,主要思路是通过巨灾基金模式,将财政投入的重建资金资产化,通过救助项目产权安排建立信用及金融杠杆机制,解决重建资金来源的突出问题。巨灾保险基金归集、使用和筹措及负债管理,面临着渠道、规模、成本、绩效等诸多问题,要因地制宜地予以探索。 孙洁还建议强化社会合力。“巨灾保险制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真正是体现社会进步、互惠共利、生存底线的基础性的社会机制安排,需要社会形成合力,将国家政策全面贯彻到综合风险统筹治理。” 建议在上海开展ART产品境内发行试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也带来了多份建议,其中《关于支持在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再保险国际板)发行新型风险转移产品的建议》也与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有关。周燕芳建议,发挥上海改革开放和金融创新前沿阵地的作用,积极探索ART产品创新和市场建设,服务国家风险治理能力提升。 周燕芳表示,新型风险转移产品(Alterlative Risk Transfers, ART),是国际保险市场上一款较为成熟的保险衍生金融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特大自然灾害频发,给保险业造成了较大的赔付损失,全球巨灾保险的费率为之上升超过一倍,导致保险公司产生巨大的承保能力缺口。在这种背景下,国际保险市场创新推出以巨灾债券为代表的新型风险转移产品,在分散低频高损型风险,平抑全球再保险市场价格波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科技创新、新能源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自然灾害防治和灾后救助等领域,有大量风险分散需求,但国内保险市场承接能力有限。建议发挥上海改革开放和金融创新前沿阵地的作用,积极探索ART产品创新和市场建设,...
星德胜:全球微特电机领先企业开启申购,抢抓行业机遇巩固竞争优势

星德胜:全球微特电机领先企业开启申购,抢抓行业机遇巩固竞争优势

小微 小微
80568
2024-03-11
3月11日,星德胜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3344,证券简称:星德胜)开启IPO申购,本次拟公开发行4863.2745万股,公开发行股数占发行后总股数的比例为25%。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了解,星德胜自成立以来主要从事微特电机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以吸尘器为代表的清洁电器领域,并已同步发展至电动工具、园林工具、高速吹风机等其他终端应用领域。2021至2023年度,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11亿元、18.08亿元、20.57亿元(2023年审阅报告数据,下同),归母净利润1.72亿元、1.87亿元、1.98亿元,经营业绩呈现整体向好趋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深耕二十载,前瞻布局微特电机关键技术 微特电机,全称微型特种电动机,通常指直径小于160mm、额定功率小于750W,或具有特殊性能、特殊用途的电机。星德胜于2004年进入微特电机领域,系国内较早步入专业吸尘器微特电机的企业之一,目前各类微特电机年产能合计已超过6000万台,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优势。 目前,公司收入主要分为交流串激电机、直流无刷电机、直流有刷电机三大类,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以吸尘器类产品为主,各年吸尘器业务收入占比均在83%以上,表现较为稳定。 此外,随着无绳化、智能化、使用场景多元化等趋势逐渐在以吸尘器为代表的清洁电器中成为主流,直流无刷电机相对传统电机具有效率高、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维护成本低等优点,更为符合客户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星德胜在较早投入研发和持续积累技术的基础上,已前瞻性地布局直流无刷相关产品领域,于2015年成立直流无刷电机事业部,并于2018年收购星德胜新能源以拓展电池包业务,现针对直流无刷电机“三电一体”的布局基本成形。 同时,受益于近年来微特电机行业的持续发展和下游产品的更新迭代,公司直流无刷电机业务发展迅速,相关收入占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直流无刷电机收入占比已提升至29.08%,而公司直流无刷电机价格约为传统电机的两倍,且毛利率较传统电机约高出10个百分点,更具高附加值。 行业壁垒高,客户、技术、人才缺一不可 据了解,微特电机供应商准入门槛较高,不同应用领域的终端产品对电机的规格、功能、效率要求差异较大。叠加下游吸尘器产品品类较多且更新迭代速度较快,其配套使用的电机具有较高的定制化特征。 而星德胜积极参与客户的前期开发工作,能够做到与客户新品开发项目同步,同时通过规模化生产大幅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凭借着强劲的技术实力、出众的产品质量、突出的性价比以及快速响应的服务能力,公司在国内外市场获得了客户一致认可,产品广泛活跃于北美、欧洲、亚太等多个海内外市场,应用于包括必胜(Bissell)、鲨客(Shark)、创科集团(TTI)、伊莱克斯(Electrolux)、百得、松下、日立、飞利浦、LG、美的、德尔玛、科沃斯、小米、石头科技等国内外知名终端品牌电器产品。根据招股书测算,公司2022年主吸力电机产品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7.01%,市场份额领先行业。 此外,由于微特电机的制造工序较为复杂,涉及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及微细加工,同时包括磁材料处理、绕组制造、焊接绝缘处理等工艺技术,需要的工艺装备数量多、精度高,因此该行业也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 而星德胜能够积极紧贴客户需求,与公司充实的技术储备有着直接关联。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星德胜共拥有各项授权专利202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10项,外观设计专利80项,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 不仅如此,星德胜高度重视研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经营过程中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研发人员选拔、培养、考评与激励机制。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均是来自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质和丰富的研发实践经验。 清洁消费习惯升级,节能环保成行业趋势 近年来,随着电子科技行业的不断发展,民众对于高端改善型电子消费品需求愈发强烈,尤其是作为具有一定刚需属性的清洁类消费产品。 就星德胜下游的吸尘器市场和电动工具市场而言,均具有良好的市场规模空间。根据欧睿国际的预测,全世界吸尘器市场销量在2027年将达到1.71亿台,2022—202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6%;而电动工具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2020—2025年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将保持5.8%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5年将达到386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整体来看,清洁电器产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较为成熟,近年来,随着大众对优质生活品质的追求,清洁习惯发生转变,尤其以中国、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逐渐成为清洁电器市场新的增长点,渗透率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在政策层面和行业趋势上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