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丨如何看待中国物价运行态势?

小微 小微
63859
2024月03月07日

(原标题: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丨如何看待中国物价运行态势?)

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丨如何看待中国物价运行态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图片可进入证券时报“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来源:新华社

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丨如何看待中国物价运行态势?――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二

去年以来,中国物价涨幅持续低位运行,引发了一些人对中国陷入通货紧缩的担忧。如何看待中国物价运行态势?中国经济真的陷入通缩了吗?

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权威专家,分析这一问题,回应外界关切。

物价低位运行意味着通缩吗?

自去年10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持续下降,至2024年1月份同比下降0.8%。与此同时,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延续下降态势。

物价低位运行,引发一些关于中国经济会否陷入通缩的担忧声音。

判断是否陷入通缩,首先要厘清概念。经济学上通常认为,通缩主要指价格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也具有下降趋势,且通常伴随经济衰退。这就既要看物价运行之“形”,也要观货币供应之“态”,更要察经济发展之“势”。

――物价运行:总体低位,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根据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全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这一数据与主要发达经济体饱受高通胀困扰形成鲜明对比。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表示,去年,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表明我国工业消费品以及服务消费供需总体稳定。PPI同比降幅也从去年6月份的最高下降5.4%,收窄至2024年1月份的下降2.5%。

去年以来,我国物价月度水平始终在合理区间温和波动。2024年1月份,CPI环比上涨0.3%,已连续两个月上涨。

――货币投放:总量适度、节奏平稳。

截至2024年1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297.63万亿元,同比增长8.7%。在去年同期高基数背景下,保持了合理增速。

社会融资规模是比较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总量性指标。1月份,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061亿元。

――经济发展:总体回升向好。

2023年,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经济增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也明显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2024年以来,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等指标较去年12月份有所回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通缩往往是经济运行中结构性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判断通缩不应仅盯一两个价格指标。”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说,整体上看,中国没有出现通缩,更不存在通缩外溢,所谓“中国经济通缩”完全是个伪命题。

荷兰国际集团(ING)前不久发布报告指出,关于中国通缩的讨论被外界夸大,1月份中国整体CPI和核心CPI环比均上涨,反映中国未陷入“通缩螺旋”。

“我们预计中国不会出现整体通缩趋势。”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不久前表示。

物价涨幅低位运行原因何在?

物价关系经济运行,影响百姓生活。当前,中国物价涨幅低位运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国内生产加快恢复,物流保持通畅,产品供给充足,但需求受预期不稳、收入分配分化等因素制约,恢复需要一定时间。”中国价格协会副会长许光建说,供需恢复时间差是物价走低的主要因素。

金李委员表示,2022年因乌克兰危机等导致粮食和能源价格较高,使得2023年CPI涨幅在数据上相对较低。此外,猪肉价格在中国CPI中占有较高权重,受生猪和猪肉供应充裕,叠加猪肉消费不旺影响,国内猪价持续走低,拉低了CPI涨幅。

输入性因素也对我国物价产生影响。疫情之后,为了应对高通胀,美欧主要央行快速、高强度调整货币政策,美欧的CPI同比涨幅已经由前期10%左右的高点回落至目前的3%左右。“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快速超预期下跌,对中国价格水平带来影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说。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中国物价走低或将对全球贸易品价格产生一定正面溢出效应,有助于缓解部分经济体为应对高通胀所采取的超常规刺激政策“后遗症”。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造成当前中国物价低位运行的因素主要是阶段性、周期性和季节性的,并非趋势性的,不宜夸大其影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期目标定在3%左右。根据5日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设定这一目标,主要考虑是综合分析2023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和2024年新涨价因素,预计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将温和上涨。

“这一预期目标与去年预期目标保持一致,符合国内物价企稳回升的总体趋势,并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和深化价格改革留有一定余地。”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说。

如何防范通缩风险?

受访代表委员和专家表示,国内物价低位运行虽然是暂时性的,但也要警惕和防范通缩风险,积极有效破解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

――强化宏观政策调控。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防范通缩风险的有效措施。今年政府工作明确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有望进一步激发实体经济有效需求,提升居民消费和投资意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多项部署,强化了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韩保江说,当前,防范通缩风险,关键是要扩大国内需求,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活力,增强抵御外部输入性风险的能力和底气。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任务时指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实施“放心消费行动”;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高质量推进增发国债项目建设;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为今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谋划重点。

“随着系列扩内需政策部署落实到位,更好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推动国内消费结构提质升级,国内经济循环将进一步畅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曲永义说。

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兼预测局局长阿伊汗・高斯表示,当前中国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十分正确,在短期内可以增强消费者信心、提振消费,并通过坚定的改革提升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

责编:万健�t

校对:祝甜婷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声!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声!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小微 小微
59074
2024-01-31
(原标题: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声!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月3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看发布会重点表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完善准入准营规则和市场退出机制。综合运用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等方式,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营造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的良好环境。 2.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大力破除行政性垄断和地方保护,推动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 3.把行政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为广大经营主体营造更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4.加大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力度,帮助企业减轻负担。 5.在平台经济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监管领域,市场监管总局稳步推进事前合规、事中审查、事后追责常态化监管思路。 6.攻关制定人工智能安全、驾驶辅助系统等关键环节技术标准。 7.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重点产业链启动质量强链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 大力破除行政性垄断和地方保护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经营主体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和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其活力的有效激发,发展内生动力的充分释放,对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帮助大经营主体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蒲淳表示,将持续完善准入准营规则和市场退出机制。综合运用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等方式,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营造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的良好环境。 蒲淳指出,普惠公平的市场环境是激发活力的重要前提,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大力破除行政性垄断和地方保护,推动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保障经营主体自主经营权。依法查处各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既发挥好大企业的规模优势,推动提升核心竞争力,又保护好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活力。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将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把行政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为广大经营主体营造更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加快完善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建立和推行案例指导制度,防止“小过重罚”、“类案不同罚”等问题。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还将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在守信激励、质量技术帮扶、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等方面,研究制定更为务实、更加暖心、更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加大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力度,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并将依法惩处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坚决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精准出台帮扶举措,支撑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 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局长任端平指出,2023年,全国个体工商户发展总体平稳向好,活跃度和营收水平实现“双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1.24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67.4%,支撑了近3亿人就业。全年新设个体工商户2258.2万户,同比增长11.4%。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全面推进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指导各地完善分型分类标准,建成全国统一的“个体工商户名录”,发挥“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出台更为精准的政策措施,提升个体工商户总体发展质量。 同时,充分发挥“全国个体工商户发展网”作用,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有针对性地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法律政策、市场供求、招聘用工、创业培训、金融支持等服务。 此外,为营造良好氛围,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完善总局与个体工商户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推动解决难点问题,加大对优秀个体工商户的激励和宣传力度,持续开展个体工商户活跃度监测,更好支撑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 推进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目前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备受关注。对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执法二司司长徐乐夫指出,在平台经济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监管领域,市场监管总局稳步推进事前合规、事中审查、事后追责常态化监管思路。 所谓“事前合规”,是指事前聚焦合规倡导,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徐乐夫指出,市场监管总局更加注重提升企业的合规意识,制定出台《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引》,建立与平台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主动靠前一步服务企业合规经营。近几年,平台企业特别是大型平台企业合规意识大幅提升,2022年8月1日新《反垄断法》施行以来还没有发现平台企业新增的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的问题。 在“事...
“小”行情失效 “大”行情来袭!还能持续多久?公募这样看

“小”行情失效 “大”行情来袭!还能持续多久?公募这样看

小微 小微
73353
2024-02-01
不是“太小”就是“超大”的A股风格变换中,究竟谁才是基金经理未来最看好的方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微盘策略成为公募基金2023年最佳策略后,新年以来超大盘风格主导的中字头行情又使得一批国企主题、高股息主题基金站上业绩前列。对此,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投资者追捧“超大”行情的动机逻辑延续了2023年火爆的“太小”行情,在新经济和硬科技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背景下,“太小”与“超大”皆非A股主流行情,居于“微盘”和“大盘”的中间地带才是公募投资的蓝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重优势刺激中字头行情 2024年开年一个月的行情,A股最佳策略完全逆转2023年的主导风格,代表超大盘风格的中字头成为市场行情的主导力量,而在2023年市场中生猛异常的微盘股策略却渐渐失效。 Wind数据显示,公募基金2024年第一个月度业绩榜单前列中,国企主题基金、高股息主题基金等主要体现超大盘风格的公募产品,完全替代了去年微盘主题基金逞强的局面,根据混合型基金前十强截至2023年12月末的持仓信息,几乎清一色地持有包括煤炭、资源、银行、基建等中字头的超大盘股。 对此,长城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储雯玉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从政策角度来看,近期资本市场迎来一系列密集有力的政策举措,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并把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积极政策连续出台提振了市场信心,也为中字头板块上涨提供了动力。而从基本面来看,中字头企业也在盈利预期和分红方面表现稳定,能在市场估值偏低、波动较大时给予投资者更多信心。同时,中字头企业普遍有较高的分红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回报,增加了其吸引力。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强调,“中字头”板块有望在当前市场底部区域成为新主线。本轮行情的动力主要源于积极的市值管理政策信号,也受益于前期国企改革落地的成果对板块整体投资价值的支撑。政策与景气共振,本轮行情的延续性值得期待。政策利好有望加速央企的估值重塑,市值管理举措若能按期导入,叠加回购、分红等积极措施,将对中字头企业的市值形成有力支撑。此外,基于“一利五率”的经营指标,近年来央企估值普遍有所提升,有望为中字头板块行情的延续提供基本面支持。 “超大”行情延续“太小”逻辑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认为,A股市场的中字头行情的火爆显示出A股市场的情绪有所回暖,但风格集中在超大盘风格又意味着相对较弱的市场情绪修复到位仍需一段时间,这意味着投资者追捧“超大”行情的动机与逻辑,与2023年火爆的“太小”行情如出一辙。 摩根士丹利基金一位人士认为,投资者情绪的确有所回暖,但行情结构分化,国企改革、高股息品种表现相对较强,而科技成长、制造成长板块继续下跌,创业板指数表现依然疲弱,这种情况下市场是相对脆弱的,尤其是医药和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上出现的调整,导致投资者防御心态增强,继续向低估值高股息品种加码,对A股最为重要的成长板块带来明显的分流。 显然,许多基金经理均将“超大”与“太小”视为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情绪的较低状态。华商基金邓默表示,市场普遍认为高股息策略作为一个防御型策略,它的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后续成长风格的表现。那么从短期来看,成长板块的情绪修复可能需要到二季度,市场会逐渐开始交易美联储降息预期,同时在业绩披露期部分业绩高增长的行业会受到市场关注,使得资金逐渐流向这些成长板块,当前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还处于偏低的状态。 “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高股息个股开始不断创新高,吸引了主题投资者的关注,推升了高股息板块的投资热度。” 邓默认为,今年年初成长板块的调整也进一步提高了投资者避险情绪,促使此类具有超大盘特点的高股息板块年初继续走强。 核心产业决定公募须紧抓“中间” 与此同时,在新经济成为中国GDP高质量增长核心力量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相信,“太小”与“超大”皆非A股市场主流,唯有“中间地带”才是长期机会的获取来源。 “我们已经明确指出大盘与微盘之间尚缺中盘和小盘行情。中盘和小盘是中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认为,这也是中周期与过渡期最重要的作用点。微盘策略失效,大盘策略失效,中盘与小盘策略兴起应该是过渡期策略的常规逻辑。尽管截至当前A股市场还是以大盘风格为主导,并且目前还看不到大盘策略失效的迹象,但并不影响基金经理提前将视野放在“中间企业”的布局研究上。 魏凤春表示,中国股市最成功的策略是哑铃策略,尤其是在2022年—2023年以来,红利低波与科技成长都有不错的收益,2024年行情至今哑铃策略是失效的,但这可能是短暂的过渡,从中周期的核心来看,主导产业是配置和研究重要的布局成败点。居于“微盘”和“大盘”中间地带的产业是未来投资的蓝海,应该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主导产业的寻找过程中。中国未来的主导产业应该是高端制造,房地产已经不再是资本...
市场震荡机构调研热度走高 半导体明星公司最受关注

市场震荡机构调研热度走高 半导体明星公司最受关注

小微 小微
51982
2024-02-03
(原标题:市场震荡机构调研热度走高 半导体明星公司最受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记者 李曼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周(1月29日至2月2日),A股核心指数全线受挫,沪指累跌6.19%,最终收于2700点上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盘面上,行业板块集体收绿,其中,综合、社会服务(申万一级行业)指数跌幅居前,银行、家用电器和煤炭行业相对抗跌。 尽管市场表现低迷,但前半周A股业绩预告密集披露,引发机构迅速跟进,故调研热度走高。截至2月2日18时,周内已有超过240家A股公司披露机构调研记录,环比前周显著上升。 受市场动能不足影响,本周获调研股中,仅有赛特新材、粤高速A、显盈科技、神农集团、江苏银行等不到10只个股全周股价收红。 具体看机构调研路径。行业分布上,Choice数据显示,电子行业重回调研热度最高行业,有33家板块内公司收获调研,计算机和医药生物行业紧随其后。进一步看,半导体为电子行业中最吸睛的子板块,获调研公司家数达16家。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相对冷门的板块本周受关注度明显提升,典型如银行业。调研数据显示,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苏州银行、齐鲁银行、青农商行等多家银行接待机构。 二级市场上,本周银行股指数全周下跌0.59%,在全部申万31个行业中跌幅最小。 热门个股方面,澜起科技、星环科技、天奈科技、唐人神、视源股份、安杰思等9家公司调研热度居前,均获超百家机构扎堆“叩门”。 其中,半导体公司澜起科技最受机构青睐。该公司为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龙头企业,也是A股机构热门调研标的。2023年,澜起科技全年累计接待机构1908家次,是半导体行业中接待机构总量最多的公司。 在近期披露业绩预告后,机构投资者继续关注澜起科技。1月29日、1月30日,澜起科技合计接待了超过250家机构。该公司本周股价下跌约10%,收报44.80元/股,当前市值约510亿元。 业绩预告显示,受全球服务器及计算机行业需求下滑导致的客户去库存影响,澜起科技预计,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至22.9亿元,同比减少37.6%至38.2%;归母净利润为4.4亿元至4.9亿元,同比减少62.3%至66.1%。不过,分季度来看,澜起科技第四季度环比改善幅度加大。 调研中,澜起科技介绍,2023年第四季度,随着DDR5(JEDEC标准定义的第5代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标准)内存接口芯片及内存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进一步提升,公司主要经营指标环比持续改善。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7.65亿元,环比增长24.7%~28.0%;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06亿元~2.56亿元,环比增长35.8%~68.7%。 此外,机构投资者持续关注澜起科技的成长驱动因素、相关产品的上量情况等。...
这些科技股有何亮点?三大核心能力曝光,优质硬科技潜力股名单请收好(附股)

这些科技股有何亮点?三大核心能力曝光,优质硬科技潜力股名单请收好(附股)

小微 小微
65255
2024-02-12
(原标题:兔年调研机构超千家,这些科技股有何亮点?三大核心能力曝光,优质硬科技潜力股名单请收好(附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优秀的盈利能力、分红能力以及持续成长能力,将越来越成为机构关注的重点。 兔年A股行情表现一般,龙年期待龙抬头! 龙年行情在哪里?调研是专业机构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重要方式,也是投资者挖掘超额收益的主要途径之一。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了兔年机构调研数据,发现机构关注度越高股价表现相对更抗跌。此外,汇川技术、迈瑞医疗连续两年调研机构数量居前,为何它们的机构关注度这么高,核心卖点在哪里? 机构关注度越高股价越抗跌? 数据宝统计,兔年(截至2月7日,下同)A股共有4380多只个股获得各类机构调研。从调研频次来看,航宇科技、比亚迪和奥浦迈等个股获得50次以上调研;热度方面,25股接待量超1000家次。接待机构调研数量排名前三的个股依次为迈瑞医疗、汇川技术和怡合达。 机构调研和股价表现有什么关系?剔除次新股后,数据宝对剩下的4100多条调研数据进行大致分析发现,机构关注度越高与股价的表现并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数据显示,1240家没有机构参与调研的个股,兔年跌幅中位数超过36%,而有机构参与调研的个股跌幅中位数不足33%。从调研机构数量区间分布来看,在500家以上机构调研的个股中,兔年跌幅中位数只有30%左右,10家以上机构调研的个股,兔年跌幅中位数超32%。 数千家机构连年看中它们 值得注意的是,迈瑞医疗、汇川技术、埃斯顿等在兔年获得千家机构调研的个股,在虎年也获得了千家以上机构调研。其中,迈瑞医疗拿下兔年机构调研热度榜冠军,合计获得1878家机构调研,虎年则获得2585家机构关注,是虎年热度榜亚军。汇川技术兔年获得1763家机构调研,拿下第二名,虎年则是第三名。 迈瑞医疗近期的热度主要是关于收购惠泰医疗控股权。在近期的调研中,公司透露了本次协议转让的后续安排包括:反垄断:取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就本次协议转让涉及的经营者集中事宜出具批准或同意决定或出具不进一步审查决定。合规确认: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就本次协议转让出具的股份转让申请确认书。过户登记:在满足本次协议转让文件约定的交割条件后,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标的股份过户登记。 核心能力揭秘 迈瑞医疗和汇川技术等个股,在兔年的股价表现相当抗跌,累计跌幅均不足15%。这两只个股均属于A股硬科技的典型代表,比如迈瑞医疗已成为医疗器械龙头,汇川技术则是工控龙头。此外,这两只个股在盈利能力、分红能力、持续成长能力等方面也展现出优秀的品质。 数据宝粗略统计出兔年有500家以上机构调研的个股,包括上述两只个股在内,16只个股有着类似的核心能力。比如海康威视是安防龙头,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市场认可,派现率连续多年超50%。从股价表现来看,大华股份、新产业、威胜信息、浩洋股份等个股兔年涨幅均超10%。 ...
湖南,发出重磅信号!

湖南,发出重磅信号!

小微 小微
76047
2024-02-18
(原标题:湖南,发出重磅信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今晨!湖南,发出重磅信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时刻总需要关键的动作和声音! 今日,《湖南日报》头版刊发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通知》。 《通知》要求,本次大讨论活动主要集中在县处级以上单位开展,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衔接,自2024年2月上旬启动,3月下旬基本结束。大讨论活动结束后,各市州和省直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总结,并将情况报省委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办公室。 湖南也是首个明确发出解放思想大讨论通知的省份,也是动静较大的省份。在此之前,广西官媒推出“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专题。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亦于今天转发福建日报题为《新春伊始,八闽大地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涌动着学习热潮,激荡着奋进力量――“争”出新气象 拼出高质量》文章提出,勇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真正敢打头阵、勇当先锋。 湖南重磅 2月2日下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此次会议审议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方案》,指出要深入组织开展好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解开束缚、打开视野、放开手脚,更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要加强统筹协调,抓好分级分类指导,做好活动宣传报道,在全省营造一手抓解放思想、一手抓贯彻落实的浓厚氛围。 今日,《湖南日报》头版刊发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通知》。 《通知》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湖南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什么时候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发展就又好又快;什么时候思想保守、畏首畏尾、墨守成规,发展就迟滞缓慢。当前,湖南肩负着党中央赋予的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重要使命,处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 《通知》指出,围绕解放思想必须坚定不移落实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开展讨论,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把目光和心思聚焦到破解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上,集中精力实施好“三个高地”标志性工程,凝心聚力抓好“4×4”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接融入国家战略、长株潭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 通过深入学习讨论,从思想深处解决好发展信心不足、使命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等问题,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根本扭转简单以GDP增长论英雄的速度情结,扭转不主动转变发展方式、不愿意承受转型阵痛的换挡焦虑,扭转一门心思在数据上“想办法”“造业绩”的造假冲动,扭转不顾风险乱举债、盲目跟风上项目、好大喜功铺摊子的路径依赖,扭转不顾客观实际、不按规律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唯上”思维,扭转单纯靠拼资源资金投入刺激经济发展的粗放模式,扭转迷恋于“造势一时”而不是“造福一方”的功利主义倾向,扭转决策“乱画饼”、落实“翻烧饼”的折腾做法,扭转刻意逃避、掩盖矛盾和问题的“鸵鸟心态”,扭转“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躺平”思想,以湖南一地一域发展为全国全局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大讨论活动主要集中在县处级以上单位开展,自2024年2月上旬启动,3月下旬基本结束。省级层面,一是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解放思想开展学习研讨。二是省委常委同志通过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指导活动开展,听取意见建议。三是召开活动交流总结座谈会,促进成果转化。 各市州、县市区和省属企业、省属高校层面,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解放思想开展一次专题学习研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湖南省委设立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和指导全省活动。各地要结合实际建立工作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各有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福建的开篇信号 除了湖南,其他省也有在解放思想上做文章的迹象。 今天早上,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亦于今天转发福建日报题为《新春伊始,八闽大地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涌动着学习热潮,激荡着奋进力量――“争”出新气象 拼出高质量》文章。 文章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敢为争先,就是要进一步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勇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真正敢打头阵、勇当先锋。在观念上敢创新。坚持把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维、改革的方法贯穿各项工作之中,以有为政府平衡多...
证监会: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安排 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证监会: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安排 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小微 小微
62228
2024-02-24
2月23日,中国证监会首席检查官、稽查局局长李明,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出席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资本市场稽查执法的相关情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谈及“IPO要倒查10年”的报道,严伯进指出,防范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谈及部分投资者反映一些案件处罚结果过轻,李明表示,今后将会有更多案件适用新《证券法》,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 严伯进表示,证监会系统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从严审核拟上市企业,对违法违规、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严惩不贷,用监管的威慑力让企业不敢“带病闯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企业上市后,财务真实性仍是日常监管的重中之重。证监会综合运用定期报告监管、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循环筛查高风险可疑类公司,发现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的依法立案查处,情节严重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无论是在审的拟上市企业,还是已经上市的企业,无论什么时候上市,都要受到证监会持续严格监管。 “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严伯进指出,在发行上市监管工作中,证监会正在持续加强全链条把关,重罚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证监会也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以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回应投资者的关切。 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针对“部分投资者反映一些案件处罚结果过轻”的说法,李明表示,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是投资者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证监会从行政处罚、民事索赔、刑事追责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证监会积极推动修订《证券法》,提高行政处罚幅度,建立集体诉讼制度;推动《刑法修正案(十一)》出台,提高证券犯罪的刑期,加大处罚力度。 2020年《证券法》修订后,证券违法行为的罚款金额上限已有大幅提高。对欺诈发行行为,罚款限额从募集资金百分之五,提高到最高可至募集资金的一倍;对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从最高罚款60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交易,从给予违法所得1—5倍罚款,提高至1—10倍罚款。李明指出,近期按照新《证券法》查处的一批案件,已经充分体现了加大处罚力度的效果,比如奇信股份案,证监会对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和组织指使的实际控制人分别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公司欺诈发行行为处以4000万元的罚款。 “从执法周期来看,目前还处于新旧《证券法》的交替适用期。”李明介绍,证监会查处的部分案件,违法行为发生在新《证券法》实施前,随着这类案件的逐步加快处理完毕,今后将会有更多案件适用新《证券法》,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李明介绍,从追责程序来看,我国将行政处罚、民事索赔和刑事追责分为三类不同的独立程序分别处理。民事赔偿兼具赔偿投资者和遏制不法行为的多重功能,特别是集体诉讼,更能触及违法者痛处,令投资者拍手称快。行政执法常常可以为民事索赔和刑事追责提供证据先导,从过往案例来看,证监会一公布执法信息,投资者保护机构、律师和投资者就开始行动起来,组织民事赔偿诉讼,违法者往往因随之而来的民事责任而承担巨额赔偿,甚至倾家荡产,这也是执法震慑力最直接的体现。如康美药业案,证监会按照2005年《证券法》顶格罚款60万元,但后续有5万多中小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获赔24.59亿元。泽达易盛案,证监会依据新《证券法》罚款8600万元,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和解获得2.8亿元全额赔偿。对于一些涉嫌犯罪的证券违法案件,证监会都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如獐子岛时任董事长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天山生物相关主体被判处无期徒刑。 李明指出,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不枉不纵的法治原则,在法律授权范围内不断提高执法效率,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丰富惩戒手段和方式,综合运用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市场禁入、失信惩戒、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等行政措施,用好集体诉讼、支持诉讼和刑事手段,对违法者形成叠加打击效应。 不让造假者瞒天过海蒙混过关 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一目标,李明介绍,证监会将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欺诈发行、财务造假,以及大股东违规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证监会将持续投入更大人力、物力,通过年报审阅、公司历史数据对比、行业数据对比、重大舆情监测、投诉举报处置等多元化渠道识别造假线索,并通过现场检查核实验证,进一步提升线索发现能力。 这些年,证监会也逐步积累了大量有效的监管数据,在运用大数据比对方面也形成了很多成果。李明表示,证监会将紧盯上市公司滥用会计政策调节利润等恶劣行为,不让造假者瞒天过海蒙混过关。证监会还将注重全流程监管执法,把好“入口关”,坚持“申报即担责”,日前证监会对思尔芯申请科创板首发上市过程中欺诈发行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这也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的首例;畅通“...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