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机构人士:“9.24新政”对一级市场是“重磅利好”

小微 小微
72551
2024月09月26日

(原标题:创投机构人士:“9.24新政”对一级市场是“重磅利好”)

创投机构人士:“9.24新政”对一级市场是“重磅利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9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发布会内容丰富,多处涉及创业投资,比如:多举措活跃并购重组市场,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对私募投资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限实施“反向挂钩”,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循环;扩大大型商业银行下设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等。

对此,多位一级市场投资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表示,这场发布会对一级市场是重磅利好,对鼓励私募股权机构参与并购重组及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金注入一级市场提供了非常好的政策支持。

政策组合拳是“重磅利好”

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发布关于促进并购重组的六条措施。其中提及,支持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支持运作规范的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等需求开展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对私募投资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限实施“反向挂钩”,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一位深圳的一级市场投资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表示,目前很多基金到了退出期,都遇到无法退出的情况。现在政策支持并购,有利于丰富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方式。此前,IPO(首次公开募股)是国内一级投资机构比较常规的退出路径,但由于上市门槛提高、IPO节奏放缓、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等多方面的因素,很多投资项目无法上市或者出现“一二级市场价格倒挂”的现象,导致近年来投资机构很难通过IPO实现退出。

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老股转让也是退出的另一种方式,但是以现在的行情很难找到满意的接盘方,除非愿意以很低的估值转让出售。这种情况只有在特别早期进入的投资才会考虑,否则投资机构基本没有办法接受。因此,在市场环境相对较差的时候,有政策加持,投资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考虑并购退出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就《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内容明确提及,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为更好培育耐心资本,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实施“反向挂钩”;私募基金投资期限满5年的,第三方交易中的锁定期限由12个月缩短为6个月,重组上市中作为中小股东的锁定期限由24个月缩短为12个月。

据经济观察网了解,所谓反向挂钩机制,即锁定期与IPO之前的投资期限成反比,意思是前期投资的时间越长,锁定期就越短。上述一级市场投资人士认为,此次《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将锁定期缩短,鼓励私募股权基金参与并购重组,有助于解决基金退出堰塞湖的问题,同时也会促进“投资——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另一位深圳并购基金投资人士亦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并购的优势在于可以穿越周期,短期市场波动对并购市场影响有限,因为并购的价值创造源自标的本身。如果收购了好的标的,通过后续管理和产业协同,可以进一步提高并购价值。

然而,国内并购市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上述并购基金投资人士表示,对于并购而言,现在卖方和买方都有比较强烈的需求,但问题在于,标的企业经历了几轮融资后,估值已经处于比较高的位置,但买方更多是参考二级市场的估值水平。这样一来,在进行并购谈判的时候,标的企业的二级市场估值水平已经下降了很多,但是卖方的预期还没调整过来,因此买卖双方对标的企业估值的预期差异较大,导致即便双方前期谈判进展顺利,最后也有可能无法成交,这对撮合并购交易的投资机构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国内企业参与的并购活跃度延续下滑:2024年上半年国内企业参与的并购案例数总量952起,同比下降29.1%;涉及交易总金额超2800亿,同比下滑超四成,其中50亿以上的大额案例数量及金额均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银行系资金带来“新活力”

在上述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当前,我国社会融资总额中,间接融资仍然占据主体地位,这意味着需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金融尤其是科创投资的发展之路;前期,大型商业银行下设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通过先期在上海开展股权投资试点,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已具备扩大试点的条件。

李云泽称,为切实发挥试点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发展创业投资,拟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来加以推动:一是扩大试点城市的范围,将试点范围由原来的上海扩大至北京等18个科技创新活跃的大中型城市;二是适当放宽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将表内投资占比由原来的4%提高到10%,投资单只私募基金的占比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三是指导相关机构落实尽职免责的要求,建立健全长周期、差异化的绩效考核。

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投资机构人士认为,这些措施为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布局一级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有利于拓宽私募股权机构的募资来源。长期资金来源一直是制约我国创投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当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募资承压的情况下,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风控经验,能为一级市场注入活力。

目前,大型商业银行下设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一共有五家,分别是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工银投资”)、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和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此前,银行系资金对股权基金的出资不多,但从2020年开始,政策层面开始支持商业银行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保险机构、信托公司等出资创业投资基金、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等,并鼓励探索银行机构与外部股权投资机构深化合作,开发多样化的科技金融产品等。

6月26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我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银行业资产占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超过了90%,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创业投资的支持力度,可以说“还有很大的潜力”。

在明确的政策信号下,近期,银行系资金在股权投资行业动作频频:2024年8月,中国银行成功设立目标总规模30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拟引导更多市场资源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2024年8月,工银投资接连设立了三只基金,共计出资额260亿元,包括工融金投绿能(北京)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国能工融强链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新疆工融双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投资机构人士认为,如今,LP(有限合伙人)的参与主体日趋多元化,国资、上市公司、险资等主体都在加速进场,在这种背景下,银行系资金作为LP参与到股权投资行业中来,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兔年收官!高股息板块成“宠儿”,“涨停王”出炉,全年涨停54次,牛熊股名单揭晓

兔年收官!高股息板块成“宠儿”,“涨停王”出炉,全年涨停54次,牛熊股名单揭晓

小微 小微
55913
2024-02-09
(原标题:兔年收官!高股息板块成“宠儿”,“涨停王”出炉,全年涨停54次,牛熊股名单揭晓)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癸卯兔年A股以三连阳收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股息板块兔年表现亮眼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癸卯兔年,A股主要指数集体回撤。上证指数全年收跌12.22%,近3日连续收阳,最新报2865.90点;深证成指跌26.38%;创业板指跌33.22%。 以申万二级行业划分,国有大型银行、煤炭开采和铁路公路等高股息板块涨幅居前,依次为23.7%、10.83%和4.58%。前海开源基金认为,近期高股息板块配置价值凸显。在宏观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社会无风险收益率中枢逐步下滑,有望推动发展成熟、稳定盈利且稳定分红的公司估值进一步提升。 下跌方面,光伏设备、医疗服务、互联网电商、房地产服务等多个此前涨幅巨大的板块回撤居前,幅度均在40%以上。其中,能源金属和光伏设备回撤均超过50%,分别为52.62%、51.57%。 325只新股兔年上市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兔年共计325只新股上市。以市值规模划分,最新市值在一百亿元以上个股共计36只,占比11.08%;50亿元至100亿元个股47只,占比14.46%;10亿元至50亿元个股206只,占比63.38%;10亿元以下个股36只,占比11.08%。 市值最高者为阿特斯,最新总市值477.26亿元。公司为光伏组件龙头,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关系中表示,在上市以后,将重点布局先进的N型制造产能,2024年公司主流产品出货将会是N型TOPCon产品。 新的上市公司也持续丰富着A股市场的投资选择。2023年8月上市的华虹公司,是半导体领域全球领先的特色工艺纯晶圆代工企业,还未上市时便受到资本市场的一致期待;中信金属主营金属及矿产品贸易,是中信集团先进材料板块的重要子公司;乖宝宠物是国内宠食领军企业,在上市后持续夯实龙头地位。 ST股霸屏涨跌停排行榜 数据宝统计,除去兔年上市次新股,241股全年收获10次及以上涨停,81股经历10次及以上跌停。涨跌停排行榜被ST股霸屏。其中,*ST榕泰、*ST新海、*ST美谷分别以54次、46次、43次涨停拿下涨停榜三甲;*ST爱迪、*ST博天、*ST美谷则依次跌停62次、52次、51次,位处跌停榜前列。 多只ST股表现极端。*ST爱迪、*ST美谷、*ST新海、*ST榕泰等整10只ST股同时进入涨跌停排行榜前二十。除*ST榕泰涨87.92%、*ST西发涨37.85%、*ST中捷跌1.53%外,其余ST股股价均大幅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鸿博股份、捷荣技术、圣龙股份、剑桥科技、通化金马5股以非ST股之身挤入涨停排行榜,涨停次数依次为34次、31次、26次、23次和23次,且累计涨幅均在130%以上。 鸿博股份为中国彩票印刷业龙头。但在跨界AI算力搭上行业巨头英伟达后,公司股价持续飙升,一跃成为AI板块的十倍大牛股。捷荣技术则可以提供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产品等模具开发及精密结构件产品。2023年8月以来华为概念的火爆,也让捷荣技术有了连续涨停的资本,并最终成为兔年最具爆发力的牛股之一。 兔年牛熊股一览 数据宝统计,除去兔年上市次新股,兔年二十大牛股全年涨逾150%,二十大熊股全年跌逾74.6%。细分来看,牛股中,凯华材料遥遥领先,累积涨幅413.84%;其后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涨逾300%。以申万行业划分,通信板块上市公司最多,共计5家,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剑桥科技、联特科技、新易盛均属于此。 2023年以来,生成式AI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拉动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光通信网络是算力网络的重要基础。中际旭创为光模块龙头,在800G等高速光模块需求显著增长的带动下,公司预计全年实现盈利20亿元至23亿元,同比增长63.4%至87.91%;天孚通信则位于光模块上游,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无源器件解决方案厂商之一,同样充分受益全球数通市场的高景气。 以上市板划分,北交所个股上榜率较高,凯华材料、中纺标、华密新材、曙光数创、五新隧装和天纺标均登上二十大牛股榜单。2023年10月23日至11月27日,受益于“深改19条”等政策利好落地、转板预期增强、流动性改善、估值较低等因素,北证50持续上行,累计涨幅55.94%。上述个股多在这一波行情中实现大涨,并在随后的回撤中维持住了股价。 熊股方面,全年跌幅超过80%个股共计5只,为*ST爱迪、*ST左江、*ST红相、*ST博天和海优新材。行业上,电力设备5股上榜,电池、光学设备为细分板块的重灾区。在前十大熊股中,ST股占据9席。分析人士表示,注册制全面实施后,壳资源价值大幅贬值,市场资金向头部优质蓝筹集中,ST等绩差垃圾股被边缘化,“炒新、炒小、炒差”将面临巨大风险。 ...
时报会客厅|长江证券曹海花:2024年锂电行业将有积极变化,产业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

时报会客厅|长江证券曹海花:2024年锂电行业将有积极变化,产业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

小微 小微
76719
2024-02-14
(原标题:时报会客厅|长江证券曹海花:2024年锂电行业将有积极变化,产业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两年,锂电行业的投资热潮逐渐降温,开启了漫长的调整期,而上下游的“冷暖”感知也并不一致,上游碳酸锂价格跌破10万元,从云端跌入谷底,下游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稳健增长,并且中国车企也逐渐走向海外市场。展望2024年,锂电行业整体行情能否回暖?哪些环节的投资机会更多?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长江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资深分析师曹海花走进时报会客厅,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的专访。采访中,她对2024年锂电行业的走势持有相对乐观的态度。一方面,海外市场将为中国锂电产业打开需求增长空间,尽管有一些贸易壁垒存在,但都能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快充、4680电池等新技术的持续突破也将催生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记者: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保持强劲。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我们看到2023年电池及碳酸锂的价格持续下滑,您对未来价格的走势如何看待? 曹海花:碳酸锂产业链项目开发难度大、扩产周期长、产能具备刚性,在2020年―2022年锂电需求爆发期出现明显的短缺,碳酸锂价格从最低4万元―5万元一路上涨至超过60万元;随着超额盈利的持续体现,碳酸锂供给快速扩张,包括国内盐湖、云母,海外澳洲、南美、非洲的产能都在2023年下半年起加速投放,同时锂电行业增速在2023年出现回落,去库存压力进一步放大了需求波动,导致碳酸锂价格在2023年底下跌至10万元附近。 从供需的角度看,碳酸锂价格2024年仍有下行压力,不过也逐步触及国内锂云母、非洲矿山的成本线,预计在7万元―8万元的区间内获得支撑。从节奏上看,2024年一季度产业链预期3―4月出现需求环比回暖和补库额外需求,碳酸锂价格阶段性企稳甚至有所反弹,后续随供给释放,价格中枢仍将有所回落。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年初宁德时代的市值被中国神华超越,有人戏称这是“新旧能源的交接”,您觉得2024年锂电行业持续下滑的态势能否得到扭转? 曹海花:锂电产业链在2020年四季度开始进入高景气,2021年二季度产业链进行大幅的资本开支以扩张产能,由于锂电产业链的扩产周期基本在1年到1年半的时间,产业链在2022年二季度起部分环节开始过剩,2022年四季度起绝大部分环节出现供给过剩、价格下行,2023年一季度在终端增速波动、去库存压力下,产业链盈利快速下行至制造业合理回报分位,并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一季度持续下探。 由于当前回报已经低于制造业合理收益率,且产业链融资环境明显收紧,2023年二季度起产业链的资本开支开始降速,因此2024年各环节的供给环比增速并不明显。同时从需求端看,2024―2025年行业需求仍将保持可观增长,并出现积极信号:首先,2025年欧洲碳排放考核约束力强,且欧洲步入消费崛起也值得期待,包括雷诺、PSA、FCA、名爵等为代表的A0级小车,以及德系车企普遍于2025―2026年开启的新车周期。其次,美国在IRA法案FEOC细则出台后,限制了中国产业链进入美国市场,进而影响美国需求;而中国产业链的材料环节将在2025年构建海外产业链配套,电池也将通过技术授权、合资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中国产业链重返美国市场有望助推需求高增。最后是国内市场,碳酸锂降价后有望出现需求拐点,一是5万―15万的经济型车型有望提升性价比,车企有望加快供给布局;二是EV渗透率和单车带电量的拐点有望出现,对动力电池需求形成进一步拉动。如果需求端出现积极的预期改善,在产业链供给扩张放缓的背景下,行业产能利用率拐点将于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逐步出现,盈利能力也随规模扩张、成本控制,有一定恢复空间。 证券时报记者:从上游的原材料设备端到中游的电池端,再到下游的应用回收端,您最看好哪个环节的投资机会? 曹海花:从锂电中游制造业来看,2024年价格体系相对稳定、盈利小幅下降的是锂电池、结构件环节,相关的龙头公司业绩底部相对清晰,估值有安全边际,属于板块中的确定性方向的配置。其余材料环节在产能利用率低位阶段、下游价格压力下,可能出现阶段性的盈利超跌,即跌破制造业合理回报率的水平,因此对短期业绩、估值构成一定压力,但从未来一年的维度看,各材料环节也有自身的弹性体现,包括六氟磷酸锂环节在格局出清后有潜在的价格弹性,隔膜、三元、负极等环节卡位海外市场、产品出口有超额盈利,以及一体化、技术进步带来的个股阿尔法。 对于上游而言,更多核心因子主要就是碳酸锂的价格。目前看的话,碳酸锂的价格已经在10万左右水平,其实碳酸锂的整个子板块相关的标的对于碳酸锂的价格弹性是比较敏感的。碳酸锂相关的股票的机会以及...
证监会:将构建“穿透式”线索筛查体系

证监会:将构建“穿透式”线索筛查体系

小微 小微
49520
2024-02-23
(原标题:证监会:将构建“穿透式”线索筛查体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证监会网站消息 2024年2月23日,证监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证监会回应了多个市场关注的问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针对媒体提出的“怎么看待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的危害,能否介绍一下稽查执法下一步打击操纵市扬、内幕交易方面的主要考虑”问题,证监会首席检查官、稽查局局长李明表示,操纵市场通过人为操控,扭曲股票价格,引发股价暴涨暴跌,误导投资者交易决策,获利离场后,留下“一地鸡毛”,让投资者损失惨重,其实质就是“骗”;内幕交易中少数人掌握内幕信息,抢先交易,占有更多获利机会,妄图在“无人察觉”中谋取暴利,其实质就是“偷”。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会破坏以价值投资为导向的市场生态,助长打探消息、投机炒作的恶劣风气,干扰投资者价值判断,形成了脱离基本面“炒差炒烂”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市场定价功能发挥,侵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 “对此,我会将通过全方位监控、大数据碰撞、多渠道收集、智能化分析等多维技术手段构建‘穿透式’线索筛查体系,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行为进行精准识别、严厉打击。一方面,重点惩治关键少数。部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监高违背忠实义务,利用其身份职位优势,偷看‘底牌’,控制信息披露、炒作热点、安排股评、囤积股票、对倒拉抬、抢先交易,性质恶劣、影响极坏,必须予以严惩。我们将加强信息披露与交易监管联动,对相关线索进行增维拓展分析,持续精准高效打击,让敢于以身试法的关键少数受教训、长记性;另一方面,紧盯新型违法案件。及时打击利用新产品、新技术从事违法违规行为,消除监管盲区。如某些团伙利用场外个股期权等金融衍生品放大操纵收益,部分人员对LOF基金、可转债等品种实施操纵,目前均已从严查办。近期,还出现部分团伙利用远程操控软件隐藏交易痕迹操纵市场,为快速卖出而清仓式砸盘出货,牟取巨额非法利益,我会已配合公安机关完成收网,后续将推动严肃刑事追责。”李明进一步表示。 对于近日有媒体报道IPO要倒查10年,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回应表示,“证监会系统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从严审核拟上市企业,对违法违规、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严惩不贷,用监管的威慑力让企业不敢“带病闯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企业上市后,财务真实性仍是日常监管的重中之重。我们综合运用定期报告监管、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循环筛查高风险可疑类公司,发现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的依法立案查处,情节严重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说,无论是在审的拟上市企业,还是已经上市的企业,无论是什么时候上市的企业,都要受到证监会持续严格监管。” “防范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媒体出现这方面说法,体现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质量的关心关注。在发行上市监管工作中,我们正在持续加强全链条把关,严审重罚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我们也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以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回应投资者的关切。”严伯进表示。 ...
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发布 计划今年商用

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发布 计划今年商用

小微 小微
72712
2024-02-27
(原标题: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发布 计划今年商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由我国华为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正式发布。 5.5G也被称为5G-A,是介于5G和6G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的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5G,5.5G能够在连接速率、时延、定位、可靠性等方面提升十倍左右,还有望实现毫秒级时延和低成本千亿物联。 目前,这个方案已完成5.5G全部功能测试以及技术性能测试。其中,新通话技术作为华为5.5G智能核心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我国31个省份部署,预计可支撑5000万用户。此外,这一技术也在欧洲、拉美、中东和亚太等多个地区得到了广泛验证,并计划于2024年正式商用。 此外,华为还推出了通信AI大模型,可以通过语言交互的方式,面向不同角色,提供智能语言交互能力,提升员工知识水平和工作效率。还可以提供精准的网络状态、故障根因、处理建议等信息,协助降低故障处理时间,将有效解决业内出现的“网络崩了”的问题。...
场景常“上新”,消费添“动能”:《焦点访谈》评遥望X27主题公园带动新消费需求

场景常“上新”,消费添“动能”:《焦点访谈》评遥望X27主题公园带动新消费需求

小微 小微
65717
2024-02-29
近日,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中,为探究“新消费”的新思维、新创意、新动作,央视记者亲身踏访多地多行业的“新业态”。节目中,遥望科技打造的遥望X27主题公园引人瞩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开资料显示,遥望科技打造的遥望X27主题公园位于杭州市临平区,是国内首家全天营业的“数实融合”商业综合体,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整个商场就像一个巨大的“网络直播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数实融合”的典型代表之一,遥望X27 主题公园独有“数实融合”新消费场景,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潮流IP集合体、新消费品牌宣发地,积极推动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客流,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地区全域商旅、餐饮、文创等产业提级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好看、更好玩、更好逛的“目的地”型商业综合体。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依绍华表示,“把我们的直播间和它背后的品牌商、企业给连接起来了,所以它能够实现这种商品的即时供给,也使消费者能够即时获得,(之前)直播间和后面的生产供给,它实际上是两套运营体系,所以就会使一些消费者感觉到,你直播间展示的商品,和最后到我手上的商品不一定一致,其实杭州的这个商业模式,就恰好解决了这样的一个痛点。” “现在数字化和商业的融合是越来越紧密,这种新模式、新场景对场地的带动、对人才的带动、对投资的带动,甚至对新消费需求的带动,作用会越来越强。”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说。 遥望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首个数实融合商业综合体之一,遥望X27主题公园以其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积极响应,积极探索,成为直播电商行业破局发展之路上新的风向标。...
黑石掌门人降薪了

黑石掌门人降薪了

小微 小微
53237
2024-02-29
(原标题:黑石掌门人降薪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出乎意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路透社报道,黑石掌门人苏世民(Steve Schwarzman)去年获得8.967亿美元的酬劳(约合人民币6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0%,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Jonathan Gray的收入也少了快一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也就是说,在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低迷情绪下,就连苏世民的年薪也降了,一下子少了近20亿元人民币。 这与去年黑石面临的种种挑战息息相关2023年黑石的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又因宏观市场影响,而不得不放缓退出步伐,整体退出数量与金额有限。于是才有了高管收入打折的一幕。这也是全球资本市场震荡下的一缕缩影。 2023,苏世民收入减少3成 我们从黑石最新提交的监管文件中,看到了更多信息 先来看看黑石高管人员的收入构成。根据文件,黑石指定执行官员的薪酬要素为:基本薪酬(由基本工资、现金奖金和股权薪酬组成)+绩效薪酬(由附带利息和激励费用分配组成)。这意味着,黑石高管的薪酬与公司的业绩强挂钩。 如苏世民,这么多年来,他的年基本工资与黑石总裁、CFO等执行官的薪资一样,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的35万美元(约250万元人民币)。不过,这位执掌万亿美金规模的PE老大在其他方面获得了更高的收入。 拥有黑石集团近20%的股份,约2.32亿股股票,苏世民绝大部分收入来自股息支付。文件显示,2023年苏世民近9亿美元的收入主要来自近7.8亿美元的股息支付。此外,他在去年还获得了约1.2亿美元的“附带利息”和其它薪酬。 对比前两年,苏世民2023年的收入是一降再降。2021年,苏世民年薪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到了11亿美元。2022年,这一数字更是攀升至创纪录的13亿美元,在当年是摩根大通和高盛等投行掌门人的30多倍。 职级仅次于苏世民,Jonathan Gray的收入也呈现大幅缩水2023年总收入为2.66亿美元,比一年前的4.792亿美元同比减少44%。他从与持有的股票挂钩的股息中获得了1.41 亿美元,以及1.25亿美元的工资、股票奖励和其它报酬。 文件中还提到,为增强员工与公司利益的一致性,黑石在2007年就为某些符合条件的员工制定了奖金递延计划。在2023年,除苏世民以外的所有员工均未获得2023年奖金,均被选为参加奖金递延计划。其中,Jonathan Gray 2023财年的年度现金奖金支付也将被推迟。 黑石高管的收入情况,也直接反映了黑石上一年度的真实境况。面对较高利率以及不确定的经济前景,黑石在2023年的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尤其是第四季度更是触目惊心去年最后三个月,黑石营收同比下降25%,净利润同比暴跌85%,稀释后每股收益大幅度缩减73%。 印象深刻的还有黑石房地产投资的估值缩水。过去一年,黑石最核心的房地产策略板块的价值经历不同程度地下滑:机会主义房地产投资2023年业绩下降了6.3%,而其更稳定的创收“核心+”投资则下降了4.3%。这已经是黑石房地产业务至少连续四个季度录得最差表现了。 而与高管薪酬直接挂钩的退出业务,同样面临挑战。受并购市场冷清影响,潜在买家保持谨慎观望,黑石通过出售投资项目套现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高利率抑制了估值,黑石减少了交易量。“如果我们不能为投资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我们的收益就会减少。这就是商业模式。”Jonathan Gray 曾谈此表示。 不过即便有所缩水,苏世民的收入仍然是金融行业有史以来最高的年薪之一。 交易枯竭 华尔街集体降薪了 如苏世民所言,2023年是全球市场动荡的一年。此情此景,私募股权从业者度过了艰难的一年。 在利率上升和宏观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情形下,许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跌入创立以来最糟糕时期。PitchBook数据显示,去年美国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活动相对于该行业管理的资本规模跌至前所未有的低点,目前退出投资的持有期中位数达到6.4年,为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退出阻碍加剧,LP难以回笼资金,于是部分投资机构越来越难筹集到新的资金,渐渐陷入到一个并不健康的循环。这也直接影响了机构里员工的工作和收入,甚至罕见出现裁员的一幕如美国一家VC机构Greycroft,由于未能达到募资目标,决定解雇旗下5名投资人;风险投资机构OpenView宣布停止投资并裁掉了大部分员工等等。 为削减开支,投资机构内部每年涨薪的规律渐渐停滞。美国一家与金融公司合作的猎头公司Heidrick & Struggles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基本工资增长放缓,机构即将支付的年度奖金也“受到了一些威胁”。这意味着,行业从业者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降薪。 “由于融资减少和并购减少,今年许多公司的奖金将持平。”该公...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