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召开党委会议部署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 以更大力度统筹抓好稳定市场措施落实落地

小微 小微
65519
2024月02月05日

2月4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有关会议精神,部署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

证监会召开党委会议部署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 以更大力度统筹抓好稳定市场措施落实落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会议强调,要积极会同有关方面以更大力度统筹抓好稳定市场各项措施的落实落地,稳预期、稳信心,坚决防范市场异常波动。

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上市公司调研走访工作,切实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优质上市公司支持力度。严把上市公司入口关,加大退市力度,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要深入排查违法违规线索,依法严厉打击操纵市场、恶意做空、内幕交易、欺诈发行等重大违法行为。要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机构加大逆周期布局,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要认真倾听广大投资者的声音,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证券监管“长牙带刺”震慑有力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保壳无门

证券监管“长牙带刺”震慑有力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保壳无门

小微 小微
53294
2024-02-01
1月30日,证监会通报了对*ST左江财务造假案阶段性调查进展情况。初步查明,公司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这只“A股最贵ST股”31日复牌跌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监管“长牙带刺”,尤其对涉嫌财务造假公司的立案处罚持续高压。借助近期披露的多份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纪律处分的决定、立案调查进展通报等途径,多家公司财务造假若干细节被市场所知,一些新特征浮出水面。 一方面,若干子公司财务造假使不少案例更趋隐蔽,在连续多年的造假链条中,利润表的虚增与虚减交替出现;另一方面,造假式“保壳”现身,给资本市场新陈代谢和良性循环带来挑战。 监管震慑力则持续推升,通过“一案双查”模式和立体化追责,造假保壳者应退尽退,另一部分公司虽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标准,但违规代价也大幅提升。 财务造假式保壳 全面注册制下A股新陈代谢进阶,个别公司为了规避退市,借助财务造假走险,以期保壳。 监管认定*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最终监管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不过回溯公司此前诸多公告、可能性运作以及背后动机,某些蛛丝马迹早有暴露。 例如,2023年公司出现的5100万元网卡合同履行情况,该收入确认与否对*ST左江保壳至关重要。按照退市新规,若*ST左江去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则公司股票面临终止上市的命运。此前,*ST左江曾向交易所报备了相关采购合同,明确相关采购事项;后来却在问询函回复中称已按约定发货,但尚未确认收入。信息披露前后矛盾,一度引发市场质疑。 随着近年来A股退市指标完善优化,一方面,多元化退市渠道通畅化,A股新陈代谢加速;但另一方面,个别公司也出现通过突击减少负债以实现净资产转正、通过虚增收入以避免触碰亿元营收红线等情况,在此过程中,个别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不实,从而形成造假式保壳,给A股退市制度的落实和资本市场良性循环带来挑战。 实际上,财务造假与争取或保留上市地位、成功融资或再融资之间,一直存在着诸多牵连。从近期监管公布的财务造假案例来看,不少就明里暗里指向了融资或再融资。 最典型的注册制下首个再融资欺诈发行案件思创医惠案。通过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思创医惠2019年和2020年都出现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的情况。而2021年公司启动一笔超过8亿元的可转债融资。 监管处罚双路并进。一方面,紧盯思创医惠以及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对思创医惠及相关责任人员予以公开谴责的“声誉罚”;另一方面,认定实际控制人10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对相关违法违规主体实施严厉的“资格罚”。由此,公司也成为注册制实施后深交所首次限制上市公司融资资格的案例,意味着相关主体违法违规成本的显著抬高。 与融资、再融资更为紧密适配的造假案例为*ST美尚。IPO招股说明书、2015年至2019年年报、2020年半年报、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2017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等信息披露文件均存在虚假记载。造假时间跨度长达九年左右,暗藏的造假手段包括了提前确认应收账款收回虚增净利润、虚记银行利息收入、不按审定金额调整项目收入和虚增子公司收入等多个方面。 实际上,从2023年全年因涉及财务造假被监管层处罚的30余家上市公司案例来看,相当比例的公司均为于IPO、再融资等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造假、业绩掺水等情况。 北京某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逻辑推理,IPO时期财务造假指向顺利首发;上市后财务造假则有维持上市资格等考量。通过建立健全对IPO公司、上市公司的各项审核、审批、监管制度,同时加大处理处罚力度,才能扎紧牢笼、形成震慑。” 子公司财务埋雷 子公司财务爆雷成为近期一些上市主体财务造假的重要路径,这既昭示出外延并购及后续整合的诸多不确定性,也映射出财务造假主体从某种程度上出现隐蔽化趋向。 最典型的是一度跌成科创板市值最低公司的*ST慧辰,借助前些年收购的子公司信唐普华,公司财务连续多年造假。信唐普华虚增收入和利润的方式,囊括了虚构与第三方业务、签订无商业实质的销售合同、提前确认项目收入的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等多种。公司董秘办人士曾明确,目前信唐普华已停止运营。 借道子公司财务造假的诸多案例中,通过虚假业务以虚增收入依然是主流方式。例如,思创医惠1月曾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思创医惠连续多年通过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以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进行虚增营业收入和虚增利润。日前,国资股东代表进驻董事会,公司重心有望重回基本面。 前述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认为,此前有个别公司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实现非公允交易或者利润输送,近期案例表明,非关联交易的并购重组,也可能是输送...
中信里昂证券龙年股市“风水指南”刷屏!用玄学预测股市不可取

中信里昂证券龙年股市“风水指南”刷屏!用玄学预测股市不可取

小微 小微
66992
2024-02-02
2月1日,中信里昂证券发布了一年一度的趣味胡诌式指南——《恒生指数年度风水指南》(以下简称“风水指南”),很快在业内刷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水指南显示,甲辰龙年,香港市场起步缓慢,先跌后回稳,在7、8月份恢复元气,之后平步青云,达到新高。五行方面,与土相关的行业有盈利之象,包括房地产、建筑业。与火、木相关的行业同样兴旺,前者包括科技和油气,后者则有医疗健康、服装和艺术类。生肖方面,鸡与蛇运势最佳,并列榜首。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过,在该风水指南的底部,中信里昂证券还特意注明,本指南并非研究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风水指南》于1992年以农历新年贺卡的姿态横空出世,轻松展望香港市场,是广受欢迎的公司传统。 恒指或在7、8月份后达到新高 回顾即将过去的兔年,中信里昂证券今年的风水研报显示,恒生指数(HSI)的变化恰如八字所预示,动作很多,收获却很少。在开市一次起落后,整个春季兔子都在上蹿下跳,上年的风水指南准确预测到夏末秋初的大滑坡,然后兔子就躲进地洞,不再动弹。按占卜预测,兔子应当一跃而起。但直到今年的指南出炉,仍然未见起色。 展望龙年全年的恒生指数点位,中信里昂证券指出,以风水理论分析,香港市场起步缓慢,先跌后回稳,在7、8月份恢复元气,之后平步青云,达到新高。 风水指南显示,诞生于1969年11月24日的恒生指数,五行属土,生肖为鸡。在生肖中,龙与鸡联系密切,因为龙属土,鸡属金,土能生金。并且,今年八字中的火直接强化了恒生指数过于清冷的命宫图。而另一方面,2024年八字缺水,通常这表示不利于贸易。土鸡恒生很难完全扭转这一趋势,但它的八字中水气充盈,应能确保门户畅通。 与土相关的行业有盈利之象 风水指南指出,随着新一轮飞星周期开启,火将继土成为主导,在未来的二十年,与火相关的行业很可能大发利市。 五行八字显示,与土相关的行业有盈利之象,包括房地产、建筑业。 与火、木相关的行业同样兴旺,前者包括科技和油气,后者则有医疗健康、服装和艺术类。 今年五行最弱的是水,航运、贸易等行业有机会遇上风浪,但很可能依旧业务繁忙。 风水指南还显示,巨龙抬头,大部分属相运势稳中向好。鸡与蛇运势最佳,并列榜首。紧随其后的是猪。垫底的则是兔与狗,可怜兔子刚刚逃离太岁的视线,又要迎来很可能是更加辛苦的一年。其他七个属相运势与龙相类: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可谓好坏参半。 用玄学预测股市不可取 趣味归趣味,实际上上述“风水指南”并非严肃的研究报告,而是中信里昂证券广受欢迎的公司传统,最早于1992年以农历新年贺卡的姿态横空出世。当时,他们在春节时寄给客户的贺卡上因地制宜地附上了几位风水大师的预测,然后再加上券商分析师的观点,巧合地预测了当年恒指全部的7个主要转折点,由此传为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2月份,有两会委员提出“严厉打击风水盲测股市动向”的建议。 彼时,针对“严厉打击风水盲测股市动向”的建议,证监会表示,监管实践中,发现部分证券分析师、证券投资顾问利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理论对证券及证券市场走势进行分析、预测或提供投资建议服务,背离了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独立、客观、公平、审慎的基本原则,违反了法律规定和相关执业规范。 证监会依法对违规证券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指导证券业协会对相关责任人员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并督促相关证券公司内部严肃追责。在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加强现场检查,向行业通报利用风水学说分析、预测股市的违规案例,重申、强调法规和监管要求,加强警示教育,净化行业生态。 下一步,证监会将从严落实中办、国办《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持续加强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监管执法和自律管理,严厉打击利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风水学说预测股市等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证监会召开党委会议部署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 以更大力度统筹抓好稳定市场措施落实落地

证监会召开党委会议部署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 以更大力度统筹抓好稳定市场措施落实落地

小微 小微
65519
2024-02-05
2月4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有关会议精神,部署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会议强调,要积极会同有关方面以更大力度统筹抓好稳定市场各项措施的落实落地,稳预期、稳信心,坚决防范市场异常波动。 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上市公司调研走访工作,切实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优质上市公司支持力度。严把上市公司入口关,加大退市力度,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要深入排查违法违规线索,依法严厉打击操纵市场、恶意做空、内幕交易、欺诈发行等重大违法行为。要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机构加大逆周期布局,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要认真倾听广大投资者的声音,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在长短债之间应该如何抉择?

在长短债之间应该如何抉择?

小微 小微
63766
2024-02-12
岁末市场走弱,债券市场交投情绪火热。放眼全年,债券基金整体表现不俗。Wind数据显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混合债券型一级指数、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混合债券型二级指数均取得了正收益。基于良好的收益表现,2023年债券基金规模快速增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但债券有长短划分,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债券到底是买长还是买短呢?今天就来探讨一下债券的“长”与“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1如何区分债券的长与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债券的长短通常是根据偿还期限的时间长短来划分的。 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的为短期债券;1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中长期债券或称中期债券;偿还期限为10年以上的为长期债券。 02债券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短债基金更受欢迎 规模的变化往往代表市场的选择。Wind数据显示,2023年债券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其中,短期纯债基金规模从2022年底的8329亿增长至2023年底的10300亿,单年度增长率为23.66%; 被动型债券基金规模增长最为明显,规模从2022年底的6393亿增长至2023年底的10067亿,单年度增长率达57.47%; 中长期纯债基金存量规模最大,增速略显逊色,规模从2022年底的48354亿增长至2023年底的56584亿,单年度增长率为17.02%。 从底层来看,无论是存量还是2023年度增量,被动型债券基金里跟踪短债的居多。所以整体上来看,短债基金在2023年更受欢迎。 03短债基金性价比更为突出 连续17年取得正收益 与中长期纯债基金相比,短债基金投资的债券资产久期相对更短,受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较小。虽然与中长期纯债基金相比,短债基金长期收益略低,但整体最大回撤相对更小,最大回撤的回复天数也明显快于中长债基金。 作为稳健投资的选择,短债基金在过往的投资中展现了突出的“稳定性”。无论市场牛熊,在各个年度均取得了可贵的正收益。Wind数据显示,短期债券型基金指数自2006年7月28日的基日以来,连续17个完整年度取得正收益。 2023年,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在各类债券指数中最大回撤最小,仅为-0.15%。相较于所取得的3.27%的全年收益而言,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的投资性价比突出。 04长债基金风险与收益更高 一般而言,长债利率与经济预期的相关度更高,短债利率与央行的操作、资金面环境相关度更高。从风险收益特征来看,组合久期越长,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就越大,所以长债潜在的风险和收益大于短债。 当前阶段长债对于资金的吸引力更高。根据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2024年1月第二周及第三周基金产品的债券交易情况,1年及以下期限的利率债被买入,而7-10年以及20年以上期限的品种也在被买入,居于中间段的有所卖出,长端买入的规模大于短端。 一方面,市场对于年初以来降息的期待强烈,同时对于未来的基本面预期相对较弱。在此背景下博弈利率下行带来的债券价格上涨。 另一方面是,年初时点机构的配置需求较强,进一步助推超长债行情的演绎。典型如保险机构,其负债端久期较长,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很高。他们在年初倾向于配置期限更长的利率债,以期获得更高的票息收益。 而在当前时间节点一年以下短期债券也被买入的原因在于机构需要借助短期债券流动性较好的特性便于随时调整投资组合。 05未来买长还是买短? 在高波动的A股市场下,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组合中加入债券基金非常有必要。 一方面,30年期国债、10年国债收益率近期持续下行。短期长债对于经济偏弱和货币宽松预期的定价较为充分,进一步大幅下行或需要新的催化条件;另一方面,从曲线形态来看,当前十分平坦。未来存在走陡的可能(短端利率下行),短端性价比相对更高。 从配置端的生态变化来看,随着存款利率下行,货币及现金类产品受到更严格的投资约束,越来越多稳健理财需求将目光瞄向短债基金。...
MSCI最新季度调样出炉 纳入华大智造等4只A股标的

MSCI最新季度调样出炉 纳入华大智造等4只A股标的

小微 小微
60626
2024-02-15
(原标题:MSCI最新季度调样出炉 纳入华大智造等4只A股标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时间2月13日,MSCI公布2月定期调样结果,将于2月29日收盘后生效。本次季度调整公布了MSCI全球标准、MSCI全球小盘、MSCI全球微小盘等主要指数系列的新增、剔除名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MSCI此次季度评审不涉及A股纳入因子变化。具体到MSCI中国A股指数,本次调整新增4只个股,剔除48只个股。新增四只个股分别为招商公路、华大智造、美的集团、三星医疗。整体来看,本次调样为常规季度调整,剔除样本可能因为降至市值门槛以下而被剔除,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剔除样本合计权重不大,约为2%左右,预计流出资金有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除全球指数系列外,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以及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的成份股名单也有所调整。不过,跟踪上述两只指数的海外资金相对较少,业内预计调整带来的资金进出均不大。...
五大机构解读:节后行情能否回暖?

五大机构解读:节后行情能否回暖?

小微 小微
59720
2024-02-17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当前A股是否处于筑底阶段,市场信心何时修复?节后行情能否回暖?对此,五大机构最新研判指出,市场开年以来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整,当前市场估值与情绪都位于极端低点,节后是稳增长政策关键窗口期,投资者对后市不必悲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奶酪基金:近期股市低迷或与市场预期降息落空、信心不足有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奶酪基金研究员符文豪认为,近期股市低迷,可能是市场预期降息落空、信心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已经达到了历史低位,在市场悲观的阶段正是投资布局或逐步加仓的良好时机。考虑到国家增发万亿国债打开财政赤字的空间、美国将于2024年开始下调利率等宏观因素影响,节后增量资金有望加速回流市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华金证券:“春季躁动”只会迟到而不会缺席 A股历史上来看,在春节前后,通常会出现变盘行情。比如2015年、2016年、2019,A股在春节之前都有一个阶段性的低点,然后在春节之后就开始了快速回升。那么今年节后行情能否回暖? 对此华金证券策略分析师邓利军表示,春季行情开启多源于流动性和政策宽松,而今年春季行情可能延后开启。其原因在于:首先当前经济和盈利修复偏弱,基本面的边际改善尚需时日;其次海外流动性宽松预期反复,国内资金面宽松可能延后到春节前后;最后基金、外资等调仓由去年底延后至今年初,对春季行情开启和结束节奏有影响。不过“春季躁动”只会迟到而不会缺席,投资者对后市不必悲观。 博时基金:相对便宜的市场会对投资者更有利 目前,整个经济基本面仍然处于微弱的修复状态,短期风险偏好仍会出现反复,市场或还将震荡磨底。博时基金认为投资者需要对A股更多点信心和耐心,以时间换空间,等待市场企稳向上。站在当下时点,短期市场情绪问题仍需关注,但中期来看,一个相对便宜的市场会对投资者更有利。 银华基金:景气回升和红利资产结合仍是相对有效配置思路 近期市场盘整给投资者带来的恐慌情绪加剧了资金负反馈,导致市场出现一定的超调,但银华基金认为这也意味着局部估值风险进一步得到释放。从长远来看,今后仍然处于一个重要的政策窗口时期,后续需要关注稳增长政策发力及落地情况。当前短期市场资金面问题仍需关注,但对市场中期表现不必悲观。 配置层面上,已跌至相对有吸引力的优质核心资产,可能在当前环境下有相对表现,并逐步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待市场流动性风险释放充分后,景气回升和红利资产的攻守结合仍是相对有效的配置思路。 西部利得基金:政策仍有空间,不必对后市过于悲观 对于A股市场西部利得基金认为,首先,稳增长政策持续推进,国内货币和财政政策层面仍有较为充足的空间;其次,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目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上的低位区间。随着全球流动性好转,A股市场进一步压缩估值的空间有限;此外,国内科技产业持续地创新升级,AI行业的创新等,也将会为国内的科技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利润。 展望后市,西部利得基金表示,未来稳增长政策仍有空间,叠加估值低位和产业创新升级,对于后市不必过于悲观。策略选择来看,短期结合市场风险偏好和经济修复预期,关注股息率相对较高的红利类资产和前期调整幅度较大且中期盈利稳健的价值类资产;中期来看,随着经济预期逐步清晰和市场风险偏好修复,以科技成长为代表的景气和主题方向依然是重要配置方向。...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