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访谈·逐梦星辰|孙泽洲:在火星生存一定会变为现实

小微 小微
63677
2025月04月24日

权威访谈·逐梦星辰|孙泽洲:在火星生存一定会变为现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嫦娥六号月背取壤,天问一号火星“绕、落、巡”一气呵成,中国航天正以“每一步都算数”的笃定在宇宙中刻下更多新坐标。从嫦娥系列到天问一号,这些探测器的设计理念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还将推进哪些重点工程?近日,新华社记者专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孙泽洲揭秘深空探测的故事。

权威访谈·逐梦星辰|孙泽洲:在火星生存一定会变为现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统筹:李姝莛 吕馨慧 蔡金曼 张未

  记者:姜赛 杨志刚 梅元龙 李小卉 李亚光

  编导:阮帅 姜赛

  包装:夏勇

  素材支持:杨璐、李仪、王豪

  鸣谢:

  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群工作部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陈听雨】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A股破净股比例超10% 逼近2008年底部水平!

A股破净股比例超10% 逼近2008年底部水平!

小微 小微
58083
2024-02-01
近日A股市场整体表现疲弱,破净股数量也再次增加。据统计,目前A股市场破净股数量已达558只,破净股数量和破净股占比均创出年内新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历史情况来看,破净股数量与行情相关性较强,股市低迷时破净股数量大幅增加,市场估值下降,同时市场也进入价值区间,逐渐向市场底部靠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另外,据统计,目前的破净股群体中,主板企业占了九成以上,国资、中大市值特色较为鲜明。从行业分布来看,房地产、基础化工、银行、建筑装饰、医药生物、交通运输、非银金融、商贸零售、钢铁、环保、公用事业等行业破净股相对较多。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股市场破净股数量创年内新高 近日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弱,破净股数量再次明显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收盘,A股市场破净股(注:已剔除净资产为负的股票)数量已达558只,破净股数量和破净股占比均创出年内新高,目前破净股数量占A股市场股票总数的比例已超过10%,达10.4%。 相较之下,就在2023年年底,破净股数量不足400只,破净股占比为7%左右。这意味着,随着市场的调整,2024年以来破净股数量进一步增加。 通常来说,破净股数量与行情相关性较强,股市低迷时破净股数量大幅增加,市场估值下降,同时市场也进入价值区间,逐渐向底部靠拢,而在牛市中,消灭破净股也成为重要的标志。 目前破净股数量占A股市场股票总数的比例已比较接近历史上的一些峰值。 回顾历史数据可以发现,2005年6月6日,在连续4年的调整后,市场氛围接近冰点,彼时上证指数最低触及998.23点的低位,市场破净股数量占比高达13.4%,这是A股历史上破净股占比罕见超过13%的情形。但在此后,A股市场逐渐企稳,并迎来连续两年的罕见牛市。 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在经受了超过70%的调整后,达到底部,当日市场破净股数量占比约11%。 2013年6月25日,上证指数盘中低见1849.65点,这是2010年以来上证指数触及的最低点,当日破净股数量占比约6.3%。 2018年底,A股破净股数量超过400只,占比约11.9%,此后不久,A股市场亦迎来反弹。 破净股群体最新情况如何? 记者统计发现,目前558只破净股中,主板股票达511只,占比超过九成,意味着主板股票构成了破净股主体。在主板股票之外,创业板、科创板、北证股票分别为29只、13只、5只。 另据Wind统计口径,从企业属性来看,上述破净股公司群体中,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分别有78家和209家,合计287家,占到破净股公司总数的一半以上,带有国资色彩的上市企业是破净公司最多的群体。除了各类国有上市企业之外,民营上市企业中破净公司也较多,超过200家。公众企业、集体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等其他企业属性的上市企业破净股公司数量相对较少。 按照市值规模来看,目前的破净股群体中,市值超过千亿元的股票达33只,占到A股市场千亿级市值股票总数的约三成,意味在“大象级”公司中,存在不少破净的公司。另外,破净股群体中,市值超过百亿元的股票达到208只。总体来看,破净股中,市值规模中等偏大的公司数量占比不低。 此外,从目前558只破净股所属行业来看,若按申万一级行业进行分类,房地产行业最多,达60只,其次为基础化工行业,为46只。银行业破净股数量有42只,居于第三的位置。建筑装饰、医药生物、交通运输、非银金融、商贸零售、钢铁、环保、公用事业等行业破净股数量也居于前列,均超过20只。 食品饮料、社会服务、通信、家用电器、农林牧渔等行业破净股数量较少,均不足5只。 当前的破净公司普遍经营稳定,营收和利润规模较大,“块头”显得较大,公司规模普遍拖累了其市场估值。上述558家破净公司中,有196家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规模超过百亿元,其中43家公司营收规模超过千亿元。 从总资产角度来看,上述558家破净公司中,总资产达百亿级的公司接近400家,占比高达七成,其中资产达千亿级的公司也超过百家。 不少破净公司业绩成长性并不弱。统计数据显示,在上述破净股公司中,有122家公司在2021年度、2022年度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连续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中19家公司期间营收同比增速连续超过10%。另外,目前破净的公司中,有77家公司在2021年度、2022年度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续同比实现正增长。...
高瓴旗下HHLR Advisors去年四季度美股持仓披露

高瓴旗下HHLR Advisors去年四季度美股持仓披露

小微 小微
61924
2024-02-15
(原标题:高瓴旗下HHLR Advisors去年四季度美股持仓披露 中概股占主导)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瓴旗下独立的、专注于二级市场投资的基金管理平台HHLR Advisors公布了去年第四季度末的美股持仓情况。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HHLR Advisors在美股市场持仓总市值为49.62亿美元,环比去年三季度末增长10.7%,前十大重仓股为拼多多、百济神州、贝壳、传奇生物、微软、赛富时、TAKE-TWO互动软件、亚马逊、丹纳赫、DoorDash,中概股市值占比超过70%,占据主导地位。 具体来看,去年四季度HHLR Advisors对拼多多、亚马逊、京东等电商科技公司进行了增持。首次进入HHLR Advisors前十大重仓股的丹纳赫,是全球知名的生命科学与医学诊断领域的创新者,擅长通过精益管理和卓越运营提升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拼多多成为HHLR Advisors第一大重仓股,截至去年四季度末,HHLR Advisors持有拼多多101.1万股,相比于去年三季度末增持27.6万股。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在去年四季度股价表现亮眼,单季涨幅超过49%。...
证监会: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安排 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证监会: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安排 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小微 小微
62292
2024-02-24
2月23日,中国证监会首席检查官、稽查局局长李明,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出席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资本市场稽查执法的相关情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谈及“IPO要倒查10年”的报道,严伯进指出,防范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谈及部分投资者反映一些案件处罚结果过轻,李明表示,今后将会有更多案件适用新《证券法》,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 严伯进表示,证监会系统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从严审核拟上市企业,对违法违规、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严惩不贷,用监管的威慑力让企业不敢“带病闯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企业上市后,财务真实性仍是日常监管的重中之重。证监会综合运用定期报告监管、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循环筛查高风险可疑类公司,发现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的依法立案查处,情节严重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无论是在审的拟上市企业,还是已经上市的企业,无论什么时候上市,都要受到证监会持续严格监管。 “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严伯进指出,在发行上市监管工作中,证监会正在持续加强全链条把关,重罚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证监会也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以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回应投资者的关切。 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针对“部分投资者反映一些案件处罚结果过轻”的说法,李明表示,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是投资者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证监会从行政处罚、民事索赔、刑事追责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证监会积极推动修订《证券法》,提高行政处罚幅度,建立集体诉讼制度;推动《刑法修正案(十一)》出台,提高证券犯罪的刑期,加大处罚力度。 2020年《证券法》修订后,证券违法行为的罚款金额上限已有大幅提高。对欺诈发行行为,罚款限额从募集资金百分之五,提高到最高可至募集资金的一倍;对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从最高罚款60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交易,从给予违法所得1—5倍罚款,提高至1—10倍罚款。李明指出,近期按照新《证券法》查处的一批案件,已经充分体现了加大处罚力度的效果,比如奇信股份案,证监会对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和组织指使的实际控制人分别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公司欺诈发行行为处以4000万元的罚款。 “从执法周期来看,目前还处于新旧《证券法》的交替适用期。”李明介绍,证监会查处的部分案件,违法行为发生在新《证券法》实施前,随着这类案件的逐步加快处理完毕,今后将会有更多案件适用新《证券法》,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李明介绍,从追责程序来看,我国将行政处罚、民事索赔和刑事追责分为三类不同的独立程序分别处理。民事赔偿兼具赔偿投资者和遏制不法行为的多重功能,特别是集体诉讼,更能触及违法者痛处,令投资者拍手称快。行政执法常常可以为民事索赔和刑事追责提供证据先导,从过往案例来看,证监会一公布执法信息,投资者保护机构、律师和投资者就开始行动起来,组织民事赔偿诉讼,违法者往往因随之而来的民事责任而承担巨额赔偿,甚至倾家荡产,这也是执法震慑力最直接的体现。如康美药业案,证监会按照2005年《证券法》顶格罚款60万元,但后续有5万多中小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获赔24.59亿元。泽达易盛案,证监会依据新《证券法》罚款8600万元,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和解获得2.8亿元全额赔偿。对于一些涉嫌犯罪的证券违法案件,证监会都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如獐子岛时任董事长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天山生物相关主体被判处无期徒刑。 李明指出,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不枉不纵的法治原则,在法律授权范围内不断提高执法效率,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丰富惩戒手段和方式,综合运用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市场禁入、失信惩戒、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等行政措施,用好集体诉讼、支持诉讼和刑事手段,对违法者形成叠加打击效应。 不让造假者瞒天过海蒙混过关 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一目标,李明介绍,证监会将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欺诈发行、财务造假,以及大股东违规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证监会将持续投入更大人力、物力,通过年报审阅、公司历史数据对比、行业数据对比、重大舆情监测、投诉举报处置等多元化渠道识别造假线索,并通过现场检查核实验证,进一步提升线索发现能力。 这些年,证监会也逐步积累了大量有效的监管数据,在运用大数据比对方面也形成了很多成果。李明表示,证监会将紧盯上市公司滥用会计政策调节利润等恶劣行为,不让造假者瞒天过海蒙混过关。证监会还将注重全流程监管执法,把好“入口关”,坚持“申报即担责”,日前证监会对思尔芯申请科创板首发上市过程中欺诈发行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这也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的首例;畅通“...
工信部发文 事关工业数据安全 这些股去年盈利规模居前

工信部发文 事关工业数据安全 这些股去年盈利规模居前

小微 小微
51298
2024-02-27
工信部要求,到2026年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工信部发文 建立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2月26日,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围绕提升工业企业数据保护、数据安全监管、数据安全产业支撑三类能力,明确提出11项任务。 《方案》明确,到2026年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安全保护意识普遍提高,重点企业数据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重点场景数据保护水平大幅提升,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数据安全政策标准、工作机制、监管队伍和技术手段更加健全。数据安全技术、产品、服务和人才等产业支撑能力稳步提升。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是指导未来三年工业领域数据安全工作的纲领性规划文件,以“到2026年底基本建立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为总体目标,分别从企业侧、监管侧、产业侧等方面明确各工作目标,致力于实现企业保护水平大幅提升、监管能力和手段更加健全、产业供给稳步提升。 浙商证券评论称,《方案》提出的可量化总体目标和数据安全监管举措进一步规范了数据安全监管流程和落地手段,相较于此前政策文件对于数据安全监管的要求更加具体和深入。此次文件发布代表着我国工业领域数据安全建设与监管工作进入加速通道,同时也有望推动其他行业的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快速推进。 这些数据安全股盈利规模居前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以年报数据或预告区间中值统计,2023全年净利润规模在3000万元以上的数据安全股共计23只。其中,净利润规模最大的5家公司为神州泰岳、启明星辰、世纪华通、电科网安和深桑达A。 2023年,神州泰岳在较大盈利规模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高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59.65亿元,同比增长24.11%;归母净利润8.93亿元,同比增长64.82%。公司在ICT运维、云服务、信息安全、智能催收等业务领域的经营业绩取得稳定的增长。 从净利润增幅看,万兴科技、恒宝股份靠前,同比增幅依次为112.1%、101.44%,东信和平、神州泰岳、鸥玛软件净利润增幅超过50%。 恒宝股份是智能卡与电子标签制造企业,主营数据安全及身份认证等相关服务。2023年,公司持续聚焦金融、社保、通信及物联网和数字人民币领域的主营业务,同时进一步深耕海外市场,带动业绩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世纪华通、深桑达A、信雅达、中新赛克、格尔软件、证通电子则预计扭亏。近期,中新赛克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产品覆盖了网络空间数据提取、数据存储和计算、数据分析和挖掘、数据应用及安全服务等领域,可以为客户提供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
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发布 计划今年商用

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发布 计划今年商用

小微 小微
72756
2024-02-27
(原标题: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发布 计划今年商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由我国华为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正式发布。 5.5G也被称为5G-A,是介于5G和6G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的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5G,5.5G能够在连接速率、时延、定位、可靠性等方面提升十倍左右,还有望实现毫秒级时延和低成本千亿物联。 目前,这个方案已完成5.5G全部功能测试以及技术性能测试。其中,新通话技术作为华为5.5G智能核心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我国31个省份部署,预计可支撑5000万用户。此外,这一技术也在欧洲、拉美、中东和亚太等多个地区得到了广泛验证,并计划于2024年正式商用。 此外,华为还推出了通信AI大模型,可以通过语言交互的方式,面向不同角色,提供智能语言交互能力,提升员工知识水平和工作效率。还可以提供精准的网络状态、故障根因、处理建议等信息,协助降低故障处理时间,将有效解决业内出现的“网络崩了”的问题。...
收评:沪指涨0.28%,银行、保险等板块拉升,医药等板块走低

收评:沪指涨0.28%,银行、保险等板块拉升,医药等板块走低

小微 小微
64457
2024-03-05
(原标题:收评:沪指涨0.28%,银行、保险等板块拉升,医药等板块走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网讯,3月5日,沪指盘中震荡上扬,上证50指数涨超1%,北证50指数大跌超3%;两市成交额连续5日突破万亿元大关,北向资金午后逐步进场扫货。 截至收盘,沪指涨0.28%报3047.79点,深证成指跌0.23%报9416.8点,创业板指微跌0.06%报1833.66点,上证50指数涨1.15%,北证50指数跌3.49%;两市合计成交10670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15.54亿元。 盘面上看,军工、旅游、银行、保险等板块拉升,飞行汽车、AI手机、消费电子概念等活跃;环保、家居、医药、石油、农业、地产、券商等板块走低。 华龙证券指出,2月市场连续上行,资金短期获益明显,2月末因部分在市资金存在“高切低”或拟入市资金观望待机,引发市场短期调整。不过市场仍处于底部区域,当前布局市场的价值明显。近期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在“赚钱效应”回归的情况下,市场流动性持续改善。政策不断“输出”将促进经济持续改善和上市公司基本面预期好转。因此市场短期调整将提供布局机会,3月份有望筑牢“市场底”。建议关注政策和行业利好催化,并选择估值合理、业绩预期改善、历史3月胜率较高方向。...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