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持续完善政策框架和“工具箱”

小微 小微
60228
2024月03月15日

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两会精神,以及中央金融委、中央金融办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落实举措。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会议并讲话。

央行:持续完善政策框架和“工具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对支持和促进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无旁贷。中国人民银行要对标对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重点工作,逐项细化措施,推动落地见效。

要聚焦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要聚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持续完善政策框架和“工具箱”,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构建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养老金融发展步伐,推动数字金融健康发展。要聚焦稳妥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各类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要聚焦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完善金融市场开放制度,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要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常态化、长效化抓好中央巡视整改和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强化全系统严的氛围。

会议指出,人民银行高度重视全国两会汇集的社情民意,始终把建议提案办理作为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下一步,要按照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有关工作要求,完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机制,在回应民声上倾真情,在沟通协商上求共识,在解决问题上见实效,真正把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体现到实际工作中。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MSCI最新季度调样出炉 纳入华大智造等4只A股标的

MSCI最新季度调样出炉 纳入华大智造等4只A股标的

小微 小微
60626
2024-02-15
(原标题:MSCI最新季度调样出炉 纳入华大智造等4只A股标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时间2月13日,MSCI公布2月定期调样结果,将于2月29日收盘后生效。本次季度调整公布了MSCI全球标准、MSCI全球小盘、MSCI全球微小盘等主要指数系列的新增、剔除名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MSCI此次季度评审不涉及A股纳入因子变化。具体到MSCI中国A股指数,本次调整新增4只个股,剔除48只个股。新增四只个股分别为招商公路、华大智造、美的集团、三星医疗。整体来看,本次调样为常规季度调整,剔除样本可能因为降至市值门槛以下而被剔除,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剔除样本合计权重不大,约为2%左右,预计流出资金有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除全球指数系列外,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以及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的成份股名单也有所调整。不过,跟踪上述两只指数的海外资金相对较少,业内预计调整带来的资金进出均不大。...
连续衰退!德国出了什么问题?

连续衰退!德国出了什么问题?

小微 小微
58252
2024-02-21
(原标题:连续衰退!德国出了什么问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素有欧洲经济“火车头”之称的德国雄风不再。 2023年,德国位列全球表现最差的世界主要经济体。 2024年,好消息并未降临,甚至最新的数据和研判都显示,德国经济举步维艰的局面仍将继续,改善希望渺茫。 25年前,因统一带来的冲击、就业市场僵化和出口需求放缓,德国经济严重疲软,失业率达到两位数,一度被称作“欧洲病夫”。如今,德国是否再次沦为“欧洲病夫”的讨论再起,增长引擎失灵带来的痛苦已不仅限于经济层面,对于经济改革的呼声不断。 一名男子在德国首都柏林的一处加油站为车加油,在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期间,德国通胀率一度升至7.4%,创下1990年两德统一后新高。图片来源:新华社 经济数据延续低迷 2023年,德国经济出现萎缩,延续长达6年的低迷态势。 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0.3%。经调整后,经济表现总体下降0.1%。 上周,德国公布了2023年工厂订单、出口和工业生产等几个关键数据,同样表明经济疲弱,特别是德国工业已不再是亮点。 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工厂订单下降5.9%,大规模订单的数量实际上已降至大流行后的低点;作为德国经济主要基石的出口在12月份下降4.6%,全年下降1.4%;受多个制造领域表现疲软影响,德国工业产出再次下滑,12月环比下降1.6%,为连续第七个月下降,全年同比下降1.5%,其中降幅最大的是高耗能行业和能源业。 警报连续响起。本周一,德国央行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继上季度负增长后,德国经济将在今年一季度继续萎缩,陷入技术性衰退(连续两个季度经济萎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去年表示,德国是2023年表现最差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其进一步预测,德国也将成为2024年增长最慢的主要经济体,仅增长0.5%。 更为悲观的预测者预计,由于经济面临能源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借贷成本高昂以及国内外需求疲软的影响,德国工业产出将连续第二年大幅下降。 德国经济也受到最近一系列罢工的影响,特别是铁路和航空领域的罢工。2月中旬,汉莎航空地勤人员罢工造成旅游业混乱;1月,火车司机因工资纠纷罢工;农民也封锁道路,以抗议计划削减补贴…… 在这个曾以强有力的法律保护工人利益而闻名的国家,全面罢工的发生更加突显经济的困境。 多种原因带来萎缩 造成目前德国经济衰退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全球贸易放缓、能源价格上涨以及国内外政治的不确定性。 不过从更深层次来看,德国的经济问题也是结构性的,从劳动力短缺和层层官僚体制,到过时的实体和数字基础设施,都在对生产力造成负面影响。 德国经济属于出口导向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出口占GDP的比例几乎翻了一番,远高于英、法、美等国家。 在快速全球化时期,出口显著提振了德国经济。但如今随着全球化的衰退,全球贸易不再是德国经济的增长引擎,其不能再依赖其他国家的需求来刺激本国经济。 与此同时,德国经济模式长期注重制造业,制造业增加值份额(19%)远高于美国(11%),是法国和英国的两倍多(9%)。尽管德国几十年来一直受益于其强大的工业基础,但如今,与拥有强大服务业的国家相比,能源价格高企和经济脱碳的需要给德国带来更大的挑战。 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拖德国的后腿。根据欧盟委员会最新报告,在德国,只有19%的家庭拥有光纤电缆连接高速互联网,而整个欧盟的平均比例为56%。 德国汽车行业在制造业中长期处于头部位置,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一度数字喜人,全国汽车产量曾于2017年达到顶峰。不过如今,德国汽车产量仍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并且由于比亚迪等中国电动车品牌的崛起,中国汽车出货量在2022年超过德国。 “德国之声”报道称,德国曾经一度成功的商业模式(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和廉价前期产品,加工成为高品质商品后再高价出口)已经不再奏效。近几年来的多重危机(疫情、供应链问题、俄乌冲突及其影响)无情地暴露了德国经济的劣势。能源密集型企业面临高能源成本的困境,将生产线转移至海外的企业不会回归。而问题还远不止这些,德国中央合作银行(DZ Bank)的一项研究指出,通常被称为“德国经济支柱”的德国中小型企业正面临更大的风险。 不少经济学家表示,德国当前最需要的是经济改革。 “德国需要根本性的经济转型。”柏林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弗拉茨彻表示,“德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未来两年,而是未来10年,需要重塑其行业。” 德国政府已朝这个方向采取试探性措施,比如激励投资,增加对新创企业的融资,加快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并放宽技术工人移民规则以帮助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但民众认为,德国的内部政治气候并不利于改变的发生。三元执政联盟内部的紧张关系正在阻碍政策制...
人社部:将从事网约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

人社部:将从事网约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

小微 小微
74268
2024-02-23
(原标题:人社部:将从事网约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的通知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月23日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等三份新办法。将从事网约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是这次新规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文如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的通知  人社厅发〔2023〕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和《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我们编制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各地要准确理解指引指南内容,做好宣传解读工作,指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法维权,切实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基本权益。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2023年11月8日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要指线上接受互联网平台发布的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工作任务,按照平台要求提供平台网约服务,通过劳动获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本指引所称企业是指平台企业和平台用工合作企业。 第二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 第三条   企业要制定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办法,科学确定劳动者工作量和劳动强度,确保劳动者获得必要休息时间,防止劳动者过度劳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第四条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包括当日累计接单时间和适当考虑劳动者必要的在线等单、服务准备、生理需求等因素确定的宽放时间。企业明确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线时间或在指定时间前往指定场所接受常规管理的,企业要求的在线时间和线下接受常规管理时间计入工作时间。 接单时间是指劳动者自执行订单任务时起至完成任务时止的全部时间。劳动者同一时间接两个及以上订单,接单时间不重复计算。劳动者因作业性质和特点,在接单时间内执行订单任务期间可获得连续较长休息时间的,该休息时间可不计入工作时间。 宽放时间由企业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结合行业实际,平等协商合理确定。 第五条   企业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要根据法律法规精神和行业管理规定,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平等协商合理确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连续最长接单时间和每日最长工作时间。劳动者达到连续最长接单时间和每日最长工作时间的,系统应推送休息提示,并停止推送订单一定时间。若劳动者当时正在执行订单任务过程中,从该订单任务完成后开始计算停止推送订单时长。 第六条   企业要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接单时间台账,确保劳动者可通过应用程序自主查询本人工作时间、接单时间等完整记录。 第三章 劳动报酬 第七条   企业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平等协商制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报酬规则,明确劳动定额标准、抽成比例、计件单价、劳动报酬支付周期、考核办法等,确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劳动获得合理劳动报酬。 第八条   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适用劳动者实际工作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第九条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企业应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的合理报酬。 第十条   企业要以货币形式将劳动报酬支付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第十一条   企业应按时足额支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报酬,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企业支付劳动报酬时,应向劳动...
【ETF观察】2月22日股票ETF净流入128.08亿元

【ETF观察】2月22日股票ETF净流入128.08亿元

小微 小微
66496
2024-02-23
证券之星消息,2月22日,上证指数报收2988.36,上涨1.27%;深圳成指报收9043.75,上涨0.76%;行业主题中,煤炭、石油石化、计算机涨幅居前。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中证煤炭、中证能源、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涨,其中国泰中证煤炭ETF、汇添富中证能源ETF、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分别以4.99%、4.27%、4.18%的涨幅居前三。以中证500等权重、中证800地产、中证浙江凤凰行动50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前海开源中证500等权ETF、华宝中证800地产ETF、浙商之江凤凰ETF分别以-0.63%、-0.63%、-0.57%的跌幅居前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入128.08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084.45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入的有4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当日有543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华夏上证50ETF(510050),份额增加了8640.0万份,净流入额为12.78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 当日有96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华安创业板50ETF(159949),份额减少了3.4亿份,净流出额为2.0亿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摩根士丹利证券获核准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两项业务资格,我国证券基金行业开放持续推进

摩根士丹利证券获核准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两项业务资格,我国证券基金行业开放持续推进

小微 小微
70333
2024-03-01
(原标题:摩根士丹利证券获核准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两项业务资格,我国证券基金行业开放持续推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1日,据上海证监局消息,已核准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变更两项业务范围,一是增加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二是将“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的自营”变更为“证券自营”。根据要求,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应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并自取得换发的营业执照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证监会申请换发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同时根据批复修改公司章程,并报备所修改条款。 近年来,外资金融机构加快在华投资展业。截至目前,国内外资控股或独资券商已达9家,分别是瑞银证券、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星展证券、大和证券(中国)、汇丰前海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渣打证券、高盛高华证券以及摩根大通证券(中国)。等待入场的外资券商还有花旗证券、法巴证券、日兴证券、青岛意才证券等。 外资金融机构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与证监会坚持证券基金行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无关系。2019年10月,证监会明确了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间,自2020年1月1日、4月1日和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分别取消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的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3月13日,证监会再次宣布,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可根据法律法规、证监会有关规定和相关服务指南的要求,依法提交设立证券公司或变更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申请。 在市场人士看来,外资券商、资产管理公司在华布局加速,或将掀起“鲶鱼效应”,为证券基金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同时,对外开放也有助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有助于引导国内投资风格向价值投资转变,改善投资者结构。未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坚定、成效显著,外资准入不断放宽,产品开放稳步推进,互联互通跨境投资的效率将持续提升。 校对:刘榕枝...
单日大涨88%!港股“机器人第一股”突然爆了 人形机器人产业关注三大方向

单日大涨88%!港股“机器人第一股”突然爆了 人形机器人产业关注三大方向

小微 小微
66744
2024-03-07
人形机器人彻底火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6日,港股“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大涨88.13%,日内放量成交12.83亿港元,截至收盘,报收202.8港元/股,总市值达848亿港元。 在优必选带动下,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午后大涨超3%,创历史新高,丰立智能、天奇股份等涨停或涨超10%。 展望产业发展,有基金经理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逐渐从0到1的实验室概念验证阶段,迈向1到N的商业化爆发阶段。 港股“机器人第一股”大涨88% 3月6日,港股“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大涨88.13%,日内放量成交12.83亿港元,截至收盘,报收202.8港元/股,总市值达848亿港元。 消息面上,优必选于3月4日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和恒生沪深港通大湾区综合指数,并正式进入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有分析人士称,优必选大涨的背后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优必选获纳入港股通标的,吸引了新增流动资金进入;二是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必选的walkerx是第一个在两会上岗的机器人;三是优必选近期发布视频中Walker S已进车厂作业,展示车身质检图像采集、3D物体定位、安全带监测、贴车标等动作,后续有望与多家车企入场测试。 据悉,优必选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研发、平台软件开发运用及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球性高科技创新企业。2023年12月29日,优必选登陆港交所。 优必选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根据招股书,2020年至2022年及2023上半年,优必选分别产生研发开支4.29亿元、5.17亿元、4.28亿元、2.24亿元,分别占当期总收入的57.9%、63.3%、42.5%及85.9%。 优必选在官网表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优必选全栈式技术拥有1800余项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专利,其中逾380项为海外专利,发明专利占比超50%。 人形机器人产业关注升温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催化剂事件频出,英伟达宣布将于3月18日至21日召开GTC2024大会,Agility Robotics、波士顿动力等公司将在现场展出25款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马斯克发布Optimus最新进展视频,机器人腿部运控能力以及运动算法迭代提升明显。 政策层面,2023年10月20日,工信部出台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按照谋划三年、展望五年的时间安排做了战略部署。 中信证券表示,看好后续AI进展持续取得突破、机器人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拓展,叠加GTC大会、特斯拉视频更新、量产准备等催化,机器人行业板块具备修复可能。 人形机器人产业关注三大方向 展望关于人形机器人的投资,多家机构认为该产业正处于初步阶段,或迎来贝塔投资机会。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经理张璐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逐渐从0到1的实验室概念验证阶段,迈向1到N的商业化爆发阶段。2023年是原型机落地的关键年,各家陆续发布原型机,而2024年或将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破晓之年——关键词是定型与量产。特斯拉二代Optimus预计2024年小规模量产并投入生产;多家国产品牌在24年也将批量出货。另外2024年机器人另一重点在于找到落地场景,实现商业化闭环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重点在于核心零部件和AI感知决策层, 随着AI技术革命带来有“脑”的机器人的智能化新趋势演绎,软件算法、 AI技术或成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厂商的技术护城河。当前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与智能驾驶L1—L5级别对比,大致相当于L1—L2层级,智能化水平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张璐认为,对投资者而言,后续一是密切关注行业风向标特斯拉Optimus的每次突破和进展;二是关注AI技术革命如何推动有“脑”的机器人;三是关注在海外供应链方案逐步明确后对A股如何映射,发掘具有高价值量、处于核心供应链、并拥有核心技术的优质国内厂商。人形机器人板块或将是未来10年大级别贝塔机会,人形机器人的星辰大海将带来属于新时代的投资机遇。 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经理宋巍巍表示,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当下的布局来看,今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最大的下游应用,会跟随GPU算力芯片的进步,AI大模型的迭代,出现持续的技术创新。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可以类比当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周期演进,它有望成为制造业行业少有的快速增长的大型赛道。...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