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红外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活动夹具”

小微 小微
54936
2025月04月05日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高德红外(002414)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活动夹具”,专利申请号为CN202421522408.0,授权日为2025年4月4日。

高德红外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活动夹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动夹具,涉及机械夹具技术领域,所述活动夹具包括底座、两个夹紧组件和径向定位组件,两个所述夹紧组件间隔设于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夹紧组件用于夹紧工件,所述径向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两个所述夹紧组件之间,所述径向定位组件用于在两个所述夹紧组件夹紧所述工件之前对所述工件径向初始定位。本实用新型通过径向定位组件对工件进行径向初始定位,在两个夹紧组件夹紧工件前,进行径向初始定位,使夹紧过程中工件径向定位稳固,实现对工件的准确夹紧。

今年以来高德红外新获得专利授权6个,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5%。结合公司2024年中报财务数据,2024上半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3.2亿元,同比增35.25%。

数据来源:天眼查APP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A股市场掀起增持回购潮 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

A股市场掀起增持回购潮 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

小微 小微
58591
2024-02-06
(原标题:A股市场掀起增持回购潮 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提质增效重回报”的号召下,近期,A股上市公司掀起“增持回购潮”。据《大众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本月4个交易日内便有近60家公司抛出增持预案,近300家公司抛出回购预案,另有不少公司股东承诺不减持。截至发稿,增持、回购的公司数量仍在增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家公司重要股东宣布增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上周超20家公司重要股东抛出增持计划后,本周,又有包括中国天楹、苏宁环球、三维股份、味知香、中科通达等多家公司抛出增持计划,不少公司更是将“提质增效重回报”写在了公告标题上。 容知日新6日公告称,公司接到告知函,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基于对公司信心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控股股东、实控人之一、董事长聂卫华,实控人之一、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贾维银,公司董事、董秘、财务总监黄莉丽拟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1075万元且不超过2150万元。容知日新表示,聂卫华、贾维银、黄莉丽在2023年8月25日至2023年11月9日期间已累计增持公司股份34.04万股,合计增持金额1738.74万元。 沪硅产业6日亦披露公告称,公司董事、总裁邱慈云,执行副总裁、董秘李炜,财务副总裁、财务负责人黄燕及其他核心管理人员计划使用其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增持公司股份,合计拟增持金额不低于600万元且不超过1200万元。 超124家公司已付诸行动 除了抛出增持预案,亦有公司在上周宣布拟增持后便付诸行动。中望软件2月3日公告称,控股股东、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杜玉林拟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500万元且不超过1000万元。6日,公司公告称,杜玉林已于2月5日增持公司股份3.15万股,支付总金额为200万元。 顺鑫农业6日公告称,顺鑫控股计划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本次增持不设定价格区间。抛出计划的同时,顺鑫控股于2月2日至2月5日增持568.34万股,增持金额9007.62万元,占公司总股本的0.77%。 《大众证券报》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除了上述两家公司,截至目前,本月已有124家公司重要股东及高管等实施了增持计划。 各方多举措提振市场信心 除了抛出真金白银的增持计划,不少公司亦宣布通过回购股份、承诺不减持的措施提振市场信心。 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截至目前,本月已有近300家公司宣布拟回购股份增强市场信心;近200家公司实施了回购行动。其中,东来技术、澜起科技、中环环保等多家公司在短短的4个交易日内已实施了两次回购。此外,香飘飘、百大集团等多家公司重要股东承诺半年年不减持公司股票。 对于近期上市公司纷纷抛出增持、回购、承诺不减持等举措,一资深市场人士在接受《大众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上市公司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提振市场信心。”记者 朱蓉...
国信证券曾光:大消费2024年大有可为!看好三类企业

国信证券曾光:大消费2024年大有可为!看好三类企业

小微 小微
60959
2024-02-16
(原标题:时报会客厅 | 国信证券曾光:大消费2024年大有可为!看好三类企业)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2023年初的淄博烧烤到2023年末的哈尔滨冰雪旅游,2023年的节假日人潮汹涌,整体消费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尤其是线下消费更是亮点颇多。不过,市场依然对消费行业未来的整体增速充满疑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此,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大消费组组长曾光近日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当前文旅市场的现象刚好契合了当前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消费的浪潮。在他看来,性价比消费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发达国家在消费理性化之后也会趋向性价比消费,他相信未来随着整个保障体系的建立以及就业率的回升,大消费市场在2024年大有可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记者:从淄博烧烤到哈尔滨冰雪旅游,您怎么看待2023年的消费行业现象,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呢? 曾光:2023年是属于疫情放开后的第一年,第一个特点是线下消费比线上增速要来得更高,因为2022年线下基数相对较低。第二个特点是性价比,疫情三年可能很多人的收入受到一定影响,所以2023年大家提到更多的是性价比消费。不管是淄博烧烤还是哈尔滨的冰雪游,最大的特点就是价格都属于非常有吸引力的。这也是很多人会选择淄博或者说哈尔滨的核心原因。当前热闹的文旅市场现象正好契合了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消费的浪潮。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推出各种各样的促消费政策,展望2024年,您觉得消费行业的复苏力度有望较2023年扩大吗? 曾光:在2023年线下回补性的消费之后,2024年线下消费会进入一个高基数或者属于一个常规性增长的阶段,所以2024年不管是线下消费还是线上消费,都会迎来一个平稳增长的格局。这是我们预测消费行业公司的一个关键的假设之一。 2024年,整个消费市场是中央和各个地方政府都非常重点抓的一个领域。目前消费在GDP的占比其实已接近40%,与美国的历史经验对比,它还会往60%、70%的方向走。中国未来也会从制造业往消费市场的大方向走,就是以前中国可能是一个制造中心,但未来也会变成一个消费中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也把2024年增长的很大一部分希望寄托在消费这一领域,因为不管是投资还是出口,可能都是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 因此,消费其实是GDP持续增长的重要依托,地方政府也都意识到这一点,很多政策以及财政补贴的出台,其实都是鼓励大家去消费。大家可能认为,性价比消费是大家没钱了,但是如果从银行的储蓄来看,中国人的储蓄其实还是挺多的。目前是属于可能有钱,但是消费的意愿在下降,未来随着整个保障体系的建立以及就业率的回升,我相信整个消费市场在2024年还是大有可为的。 证券时报记者:您刚刚也提到,现在的消费者更多的是转向了性价比消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向?对于消费行业以及上市公司的经营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曾光:我要强调一点,性价比消费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跟收入有关系,但是也没有绝对的关系。像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其实在慢慢地消费理性化之后,也会转向性价比消费,同时个性化的消费特征也会比较明显。 对企业而言,第一,你的研发实力要很强;第二,你的制造和供应链整合要非常突出,你要给别人的是一个物超所值的东西,但是企业也不是做公益,它也需要赚钱、给股东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反向理解,即提供给消费者不贵的好东西,同时企业也能赚钱,这也代表企业的成本管控是非常优秀的。所以中国企业未来也将开始逐渐走向一个精细化发展阶段,这能为企业提供一个长期增长的动能,我们对这类企业的成本、费用率相关指标的关注度也会比较高。 证券时报记者:近几年,国潮风在消费赛道劲吹,国货也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您觉得在国潮或国货品牌当中,拥有哪些特征的标的值得重点关注? 曾光:国潮代表着中国文化自信的成果。当前中国制造业已是全球第一大规模,所以我们看到,一方面中国制造业能够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同时中国企业也能够顺应互联网营销的思路,更加打动年轻人,跟年轻人更有亲近感,这几年国潮取得了非常蓬勃的发展,这都是中国制造业+互联网营销强强联合的效果。 中国制造业未来潜力还很大,目前,中国制造业在中高端层面可能跟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同一个赛道、同一个子领域来看,很多企业很多品牌的整体质量已经逐渐跟国际巨头接近,甚至赶超。 但部分领域要能真正追赶上还需要时间,同时整体国潮的价格相对于国际品牌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是品牌力和品质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但这一差距是越来越小的。 消费者之所以选择国潮产品,背后也还是性价比消费在其中起了作用。如果国内企业在定价时盲目追求高价,却没有进行品牌力的长期打造,这样可能会舍本逐末,高价格也会影响到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
Sora 催化AI行情 机构:持续性或难以复制2023年

Sora 催化AI行情 机构:持续性或难以复制2023年

小微 小微
62409
2024-02-20
(原标题:Sora 催化AI行情 机构:持续性或难以复制2023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农历新年第一个交易日,Sora、算力方向引爆市场,A股迎来开门红。 截至2月19日收盘,Wind光模块指数大涨14.08%,在一众概念板块中遥遥领先;Sora、多模态模型、ChatGPT、AIGC概念股也纷纷涨逾10%。 AI板块的爆发主要受益于OpenAI旗下最新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的亮相。 部分机构认为,Sora模型有望推动AI多模态领域飞跃式发展,AI创作等相关领域将迎来深度变革,AI赋能范围进一步扩大。 对应A股市场来看,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团队判断,AI大概率是本轮“龙抬头”行情主线,建议积极关注本轮AI主题,重点方向包括算力产业链、传媒等。 但中期看,AI行情高度和持续性恐难以复制2023年,具备业绩支撑的算力产业链有更强延续性。 Sora来袭意味着什么? 2月19日,上证指数上涨1.56%,重新站上2900点;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则分别上涨了1.13%、0.93%。全部A股成交额达到9646.89亿元。 板块方面,Sora、多模态模型、ChatGPT、AIGC领涨Wind概念板块,相关指数分别大涨11.36%、11.02%、10.41%、10.17%。 同时,Wind光模块指数(8841258.WI)收涨14.08%,为当日涨幅最大的概念板块。其中,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三只大市值蓝筹集体20%涨停。 节后首个交易日,AI板块之所以最先爆发,与近期AI领域实现新的技术突破有关。 2024年2月16日,OpenAI正式发布文生视频模型Sora。据OpenAI介绍,Sora可以根据用户的文本提示快速制作长达一分钟的逼真视频,这些视频可以呈现“具有多个角色、特定类型的动作、主题和背景等准确细节的复杂场景”。 以Sora官方演示的一个样片为例:Sora能够理解人吃汉堡的行为,并且在汉堡上留下咬痕。 同时,业内人士指出,Sora在视频画面一致性、长视频生成等方面的性能优于其他模型。 根据新智元转引的Sora测评,Pika等其他主流视频生成模型大多只能维持5s左右的动作和画面一致性,而Sora可在长达17s的视频中保持动作和画面一致性。此外在长场景视频生成中,Sora的细节丰富度和画面流畅度显著高于其他视频生成模型。 据悉,目前Sora尚未公测,仅对小部分人开放。但它的出现还是引发了市场的无限遐想。 “Sora的诞生预示着用户可以省去繁琐冗杂的制作过程,将自我想象力转换为视频作品,预期将推动短视频行业实现爆发式增长。”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姚旭升进一步谈到,假日期间,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大厂纷纷借着春节热度,推出AIGC新春应用,加速推动大模型的落地和商业化布局。Sora模型有望推动AI多模态领域飞跃式发展,AI创作等相关领域将迎来深度变革,AI赋能范围进一步扩大,多模态相关的训练及推理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对算力基础设施的相关需求,这有望缓解市场对于算力设备投资持续性的担忧,从而打开龙头厂商估值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2月15日,谷歌也宣布了下一代大模型Gemini 1.5 Pro。 太平洋证券计算机团队介绍,Gemini 1.5 Pro是一种中型多模态模型,针对多种任务的扩展进行了优化,其性能水平与谷歌迄今为止最大的模型1.0 Ultra类似,并引入了长上下文理解方面的突破性实验特征。目前,少数开发人员和企业客户可以通过AI Studio和Vertex AI的私人预览版在最多100万个token的上下文窗口中进行尝试,这意味着使用1.5 Pro能够一次性处理海量信息,比如1小时的视频、11小时的音频、超过30000行的代码库,或是超过700000个单词。 AI反弹行情可期 AI概念在春节假期后爆发的这一幕似曾相识。2023年春节期间Chat GPT走红,此后A股市场上掀起了一轮AI热潮。 2024年春节后,在Sora的带动下,A股是否将再次上演AI行情?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团队分析,对比2023年节后,相同的是,AI技术创新将推动传媒、教育等多领域的变革,拉动算力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并利好手握优质数据资源的企业。AI指数从2023年6月以来开始调整,2024年开年来受风险偏好压制和资金行为影响跌幅靠前,截至2月8日人工智能指数已基本抹去2023年以来涨幅, TMT板块四行业的估值均处于2010年以来35%以下的合理偏低位,情绪反转及消息面利好催化下反弹可期。 该团队指出,AI大概率是本轮“龙抬头”行情主线,维持红利+央国企底仓推荐同时,建议积极关注本轮AI主题,重点方内算力产业链、传媒等。但中期看,AI行情高度和持续性恐难以复制2023年,具...
A股收评:沪指跌近1%止步8连阳 机器人板块逾50股涨停

A股收评:沪指跌近1%止步8连阳 机器人板块逾50股涨停

小微 小微
49663
2024-02-26
(原标题:A股收评:沪指跌近1%止步8连阳 机器人板块逾50股涨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南方财经2月26日电,市场全天震荡调整,沪指止步8连阳,指数黄白分时线继续分化,小微盘股表现偏强。截至收盘,沪指跌0.93%,深成指跌0.04%,创业板指跌0.37%。盘面上,工业母机概念股开盘大涨,华中数控、宏德股份、华东重机、华东数控等近20股涨停;智能物流概念股表现活跃,东杰智能、音飞储存、天奇股份等10余股涨停;机器人概念股持续活跃,中亚股份、丰立智能、克来机电、克劳斯等超50股涨停。飞行汽车概念股尾盘活跃,山河智能、光洋股份涨停。AI概念股走势分化,维海德20CM7连板,信雅达6连板。下跌方面,煤炭股等权重蓝筹股陷入调整,中煤能源跌超5%。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停。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9891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72亿。板块方面,工业母机、智能物流、家用电器、飞行汽车等板块涨幅居前,跨境支付、煤炭、中字头、白酒等板块跌幅居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股息股与

高股息股与"十倍股",如何选择?不买蓝筹股的执念在哪里?

小微 小微
64089
2024-03-03
(原标题:高股息股与"十倍股",如何选择?不买蓝筹股的执念在哪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期各类资金纷至沓来,高股息类蓝筹股持续创出历史新高。A股和港股的聪明投资者早在2015年中期巨震过后的漫漫下跌途中,就开始建仓高息股,并通过长期的持有和等待,终于迎来高股息策略浮出水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个世纪以来,价值投资大师们都将高股息率作为选股的重要方面。但面对以蓝筹为主的高息股,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心中总会面临一个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那就是“买蓝筹股还能上涨多少?我为何不买一个十倍股?” 早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小弗雷德·施韦德就曾经对这一疑问有过答案:投机是一种想要把小钱变成大钱的努力,但可能不会成功;投资是一种想要避免大钱变成小钱的努力,应该要成功。 就如巴菲特在最新一期致股东的信中所说,预测哪些企业将成为赢家,哪些将成为输家,这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A股价投大佬也曾说过,踩中十倍股基本就是妄念,它会导致投资者在最坏的时点超配特定的股票,妄念不可为,投资的初衷不是买到十倍股,投资正念应是“增值和保值”。 短期暴利难以实现,妄念不可为 早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小弗雷德·施韦德就曾经举过一个例子: “如果你带着1000美元到华尔街,试图在一年的时间里把它变成25000美元,你就是在投机。但如果你带着25000美元到那里,想要在一年内用它赚1000美元(通过购买25个4%的债券),你就是在投资。第一项冒险中,你成功的胜算是1:25,而第二项冒险中不成功的概率很小,大约是1:25。” 投机是一种想要把小钱变成大钱的努力,但可能不会成功;投资是一种想要避免大钱变成小钱的努力,应该要成功。 在投资中认清自己非常重要,对于一个普通投资者,有幸买到一个十年十倍股的概率微乎其微。就如巴菲特在2024年致股东的信中所说:“一些企业会崭露头角,长期繁荣发展,而另一些则可能陷入困境,成为所谓的‘沉沦坑’。然而,预测哪些企业将成为赢家,哪些将成为输家,这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聪明的资金不求短期暴利,而力求“本金安全和令人满意的收益率”。本土多位价投大佬将自己的年化收益率定为8%以上,高股息率策略首先看重的是本金安全,如果不能保证本金安全,再高的收益也会被自动排除在投资之外。 一位长期投资业绩出众的价值投资者曾说过:普通投资者想着轻易能买到十倍股这件事基本上就是个妄念,妄念不可为。在市场上梦想买到“十倍股”的后果之一是,可能会让投资者在最坏的时点超配特定的股票、行业或资产,当我们认为已经发现最有效的致富方式时,我们倾向于将当前趋势视为未来永恒的前景,而现实却不是这样。 大部分投资者的亏损原因来自于对自我认识不清,力图把小钱快速变成大钱,所以买入了安全度堪忧的股票,本金安全屡遭侵蚀。普通投资者的宿命是,当他们追求优秀业绩时,通常连平均业绩都难以实现。追求更高的业绩却很容易做得更差,投资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认清自己。 高分红策略具有遍历性 长年高分红类股票对投资者来说有多重意义:一是高股息率的公司估值不是特别贵,由于估值是股息率的分母,如果估值昂贵的话,股息率一定不高;二是公司生意模式不是特别差,只有现金充沛的公司才能坚持长期高分红的模式,生意模式较差需要不断投钱才能保持竞争力的公司难以做到长期高分红;三是公司具有回报股东的良好意愿。 很多投资者认为高股息率策略只是当下市场疲弱的无奈之举,但投资大佬无论牛熊都坚持这一策略,绝不做自己不懂的投资,才能享受长期的复利,历经二十年累积到数千倍的利润。 具有计算能力和经济常识的投资者通过将资金分散在高股息的蓝筹股中,可以长期实现超越固收产品的收益率。高股息策略是将投资从债券和优先股领域延伸到股票领域,它具有双重的增值优势:一是较优质债券利息更高的平均红利水平,二是来自因未分配利润再投资而产生的市场价值上扬的长期趋势。 在投资中绝不做不可逆的事情,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资产在第一时间排除于投资之外。重阳投资裘国根曾说过,如果一种策略不具有遍历性,那就意味着爆仓或出局的可能,投资就变成了危险的“俄罗斯轮盘赌”。 格雷厄姆曾说过,“质量较差的小盘股在牛市期间会被高估,因此在随后的价格暴跌中,它们不仅比大盘股损失惨重,而且其全面反弹也比较慢,多数情况将永远无法全面反弹。”格雷厄姆说,显然,对于聪明投资者而言,其教训是要避免把这类股票纳入到投资组合中,除非(在积极投资者看来)它们有充足的理由证明自己廉价。 与此同时,格雷厄姆还认为,如果以合理的投资年限来衡量,一组精心挑选的股票投资组合,能为我们提供满意的整体回报,那么,这一组合实际上就是“安全的”。 价投大佬无不是重视投资保护的人。正如格雷厄姆所说,重点关注研究时的股票价格,努力...
重磅!证监会主席吴清最新发声!

重磅!证监会主席吴清最新发声!

小微 小微
69925
2024-03-06
(原标题:重磅!证监会主席吴清最新发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召开,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到证监会主席岗位没有满月,还差一天,还是“菜鸟”,边学边干,以学为主,一方面是进一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市场工作的决策部署;一方面是通过调研向市场学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工作最重要的核心任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监管者要特别关注公平问题,把公开、公平、公正作为最重要的市场原则。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工作最重要的核心任务。 吸引更多投资者特别是一些长期资金参与这个市场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信任,以吸引更多资金,特别是长期资金参与到这个市场。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监管要强,就是要强本强基,从规模上看,中国资本市场现在已经是全世界第二大,但还不够强。前一段时间的市场的波动也再次暴露出一些深层的问题,值得思考。应当认识到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是资本市场源头活水,必须真诚地善待投资者,更好的服务投资者,从法律上、制度上监管、执法上、司法上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要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信任,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同时也必须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企业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投资价值。证监会也将与行业主管部门,一起协同发力,共同推进,让实体企业能够做优做强,营造更好的环境。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尊重规律尊重规则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正在梳理下一步的工作,把握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主线,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尊重规律、尊重规则。 具体来看,尊重规律,就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创新规律;尊重规则,首先是要尊重法律,尊重契约,尊重国际通行的技术规范,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的发展。 对重点领域、重大违法行为要重点严打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加快补齐监管短板弱项,对问题机构、问题企业强化早期纠正,对各类风险及早处置,对各种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对重点领域、重大违法行为要重点严打,严打造假、欺诈,严打操纵市场,严打内幕交易。我们也将“刀刃向内”,打造一只真正在政治上、专业上、作风上、廉洁上过硬的监管铁军。 针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各领域各主体各环节全面检视,并加快补齐监管存在的一些短板弱项。瞪大眼睛,对问题机构和企业强化早期纠正,对各类风险提早处理,对各种违规行为露头就打。 要严打造假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记者会上表示,监管工作重点为“两强两严”,强就是要强本强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严就是严监严管,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要严打造假欺诈,严打操纵市场,严打内幕交易。 责编:杨喻程 校对:杨立林...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