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降本增效 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抱团取暖

小微 小微
49729
2024月11月20日

证券时报记者 黄钰霖

推进降本增效 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抱团取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今,什么样的礼品可以打动你去办一张信用卡?

推进降本增效 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抱团取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在人头攒动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门口看见,数十辆不同型号的山地自行车整齐摆放在一处摊位前。尚未走上前,便有工作人员向记者发起推销:自行车免费领,办信用卡即可得。

对于周末游览公园的家长及孩子来说,这无疑是充满吸引力的礼品,但对于正处于降本增效阶段的商业银行来说,这样的礼品成本是否过高?记者一番询问后,得到答案:想获得山地自行车并不简单,需要办理数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

这背后折射出银行信用卡业务日渐兴起的“过冬”方式:组团营销。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组团营销可以让参与银行节省信用卡获客成本,办卡的客户也能获得更加丰厚的礼品。

有业内人士认为,组团营销的方式现阶段仍有探索空间,但在执行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办卡数量,避免过度发卡。

礼品丰厚背后:

办理信用卡数有门槛

现场工作人员这样向记者介绍:“为提升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方式,倡导与节能减排同行的环保理念,现银行特推出办理绿色低碳信用卡送品牌山地自行车的限时活动。”

据了解,想要拿得自行车,需成功办理2到4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邮储、广发、中信、兴业、光大、平安……”工作人员列举了多个参与活动的银行,并表示只要现场填写资料审批,线上完成卡片发放后即可领取礼品。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家银行联合举办送自行车、电动车的信用卡营销活动近年来并不少见。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浙江等多个省份的不同银行均有类似营销活动,其中以股份行、城农商行为主,活动地点一般集中在小区、商场、公园等人员流量大的公共场所。

“之前想尝试自行车运动,但又怕买了会闲置,就没有行动。今天看到办信用卡就能免费领自行车,比较心动。”参与该活动的苏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原来已有一张信用卡,此次为了领取自行车,新办理了两张股份行的信用卡。

记者注意到,礼品越丰厚,要求办理的信用卡张数就越多。在北京一家商场门口举办的推广活动中,用户想要获得一品牌的电动自行车,总共需要办理8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可以让家人一起办,统一算张数。”工作人员提示。

银行抱团取暖

“假设每家银行推广一张信用卡的礼品成本是100元,五六家银行联合在一起,预算就可以达到500至600元,覆盖了自行车等礼品的成本。”华北一家股份行支行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参与组团营销可以降低获客费用,还能提高获客效率。

据了解,组团营销的行动单位一般是各家银行的支行,“总行、分行会下发信用卡的营销预算和业绩目标到支行。之后,不同银行联合采购礼品、商定营销地点和时间,再派工作人员过去。”前述工作人员说。

“单家支行自行举办信用卡地推活动,人力、物力成本高,能提供的礼品类型也不多,如果客户已经办过你家银行的信用卡,那选择再开不同类型信用卡的可能性不高。”另一家股份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说。

通过组团营销,客户选择范围增加,因此获客成功度就会提升。“即使客户已办理过某家银行的卡,现场还有其他银行信用卡可以选择。”该客户经理表示。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告诉记者,在竞争激烈的信用卡市场中,组团营销的新颖模式以及高价值礼品能够吸引更多客户的关注和参与,从而增加银行新客数量。“对于那些原本申请信用卡意愿不高的客户,好的礼品会增加吸引力。”王蓬博表示,通过该方式,客户也可以同时了解多家银行的信用卡产品特点、优惠政策、服务优势等信息,方便对比和选择。

有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今年以来,所在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投入预算有所缩减。另有多个股份行工作人员也表示,所在银行的信用卡用户福利有所缩减。

近日,上海银行、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等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将调整旗下信用卡的用户权益,包括取消机场接送机、取消文旅游乐权益、增加交易权益点获得要求等多项服务。

业务难题仍待解

在银行花式揽客热情高涨的背后,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拓展面临诸多难题。

一方面,用户对于信用卡办理及交易趋于理性。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信用卡总量已连续6个季度下降。此外,根据记者此前统计,在纳入统计的14家上市银行中,上半年信用卡总交易额合计减少了约1.86万亿元。

另一方面,信用卡新规全面实施后,银行急需探索新打法。2024年7月,信用卡新规全面实施,新规要求银行在信用卡经营时不得以发卡数量、客户数量等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标准。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银行信用卡竞争告别跑马圈地,迎来精耕细作。

“信用卡业务能够带来多样化的综合收入,既有借贷利息收入,也有信贷利差收入。”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记者,信用卡业务对于银行拓宽收入来源、优化收入结构来说非常重要。

记者获悉,近期京东支付发布“信用卡积分抵现双向授权”模式,即银行信用卡用户在银行App和京东App上,可授权“积分抵现”,在消费时,可以将银行信用卡积分“抵钱花”。业内人士认为,该举措在银行扩充信用卡场景、促进用户用卡活跃度等方面有借鉴意义。

对于部分礼品设置了数张信用卡的领取门槛,王蓬博认为,“《新规》里并没有直接说明不允许不同银行让客户同时办卡,但新规的方向很明显,就是要促使银行更加注重信用卡业务的质量和风险控制,避免过度发卡。”

“过度的‘组团营销’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不能给银行带来实际收益。”董希淼表示,如果礼品设置的办卡张数过多、造成过度发卡,不仅与信用卡新规方向不符,还会造成未实际使用的“睡眠卡”增多,增加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

董希淼认为,银行信用卡业务“组团营销、抱团取暖”仍有探索空间,例如部分中小银行可以组成联盟,在信用卡权益上发力,将礼品兑换、生活娱乐等方面权益服务整合升级,以此吸引更多用户,带来业务增量。

(编辑:李京硕) 关键字: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券商今日金股:7份研报力推一股(名单)

券商今日金股:7份研报力推一股(名单)

小微 小微
61773
2024-01-29
券商评级是指证券公司的分析师,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潜力、财务指标、公司运营治理能力,然后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后得出的评论,备受投资者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证券之星数库不完全统计,1月29日券商共给予超60家A股上市公司“买入”评级。从行业分布看,券商1月29日关注的个股聚焦于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文化传媒、通信设备、石油、医疗器械、玻璃玻纤等行业。 “功能性饮料第一股”东鹏饮料最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华鑫证券、国金证券、中国银河、国联证券、中邮证券、华安证券等7份研报,位居1月29日券商力推股榜首。 1月29日又有西南证券发布研报《2023圆满完成,期待第二曲线放量》,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亿元、26.9亿元、32.9亿元,EPS分别为5.07元、6.73元、8.22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32倍、24倍、20倍,维持“买入”评级。 作为中高端男装领军企业,报喜鸟同样也备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中银证券、开源证券、东吴证券、中邮证券等7份研报关注,仅1月29日就有天风证券和国信证券两份研报关注。 其中,天风证券发布研报《23Q4归母预计高增,渠道持续稳健拓展》,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7.01/8.46/10.40亿元,EPS分别为0.48/0.58/0.71元/股,对应PE为13/11/9x。 国内综艺节目领头羊——芒果超媒也备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东吴证券、万联证券、国海证券、华鑫证券等6份券商研报关注,仅1月29日就有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等两份券商研报,位居1月29日券商力推股第三。 其中,国联证券发布研报《综艺节目行业领先,影视剧奋力追赶》,短视频冲击边际减弱,长视频竞争趋缓进入提价阶段;芒果超媒综艺霸主地位稳固,影视剧存在提升空间;2024年在宏观经济整体复苏和优质内容推动下,芒果超媒有望迎来广告业务的复苏。 除了上述个股外,还有中际旭创、米奥会展、中国海油、迈瑞医疗、中国巨石、山东黄金、水井坊等多股备受券商关注,近一月获多家券商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券商给予“评级”并不绝对预示着股价的上涨,“增持”或“买入”与否,其实都是机构对于股票的“一家之谈”。因此,券商金股在大多数程度上仅是用作投资参考意义的,投资者切不可盲目买入。...
【ETF观察】2月6日股票ETF净流入805.79亿元

【ETF观察】2月6日股票ETF净流入805.79亿元

小微 小微
71690
2024-02-07
证券之星消息,2月6日,上证指数报收2789.49,上涨3.23%;深圳成指报收8460.38,上涨6.22%;行业主题中,医药生物、美容护理、电力设备涨幅居前,煤炭、石油石化领跌。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中证创新药产业、沪深300金融地产、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涨,其中银华上证科创板100ETF、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国泰上证科创板100ETF分别以10.74%、10.32%、10.11%的涨幅居前三。以上海金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金ETF分别以-0.23%的跌幅居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入805.79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226.46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入的有3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当日有642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份额增加了6.37亿份,净流入额为71.02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 当日有21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国泰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ETF(517090),份额减少了3800.0万份,净流出额为4523.98万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非对称下调贷款利率传递积极信号

非对称下调贷款利率传递积极信号

小微 小微
68502
2024-02-20
(原标题:非对称下调贷款利率传递积极信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0日,央行公布的2月LPR报价数据显示,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25个基点至3.95%,而1年期LPR报价保持在3.45%不变。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史上“最不对称”的一次降息,5年以上LPR下调幅度超过一年期25个基点,为LPR报价机制形成后最大的差额。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释放更积极的货币政策信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Wind统计,历史上,央行共有13次不对称降息。在2019年8月LPR报价机制改革前,央行共有4次非对称下调存贷款利率,分别发生在2002年、2008年、2012年、2014年。其中,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幅度低于存款基准利率6个基点至27个基点;2019年8月以来,央行累计共有9次非对称下调LPR报价,其中,2022年5月、8月,5年期以上LPR下调幅度分别超过1年期15个基点、10个基点,均低于此次非对称降息。 “年初地产销售平淡,利率调降是‘当务之急’。四个一线城市1月商品房成交量环比继续回落,加之恒大清盘事件等房企风险持续扰动市场情绪,政策托底地产在今年年初就显示出紧迫性。本次5年期LPR降幅超预期,意在促使楼市量价尽快企稳,也释放出地产政策后续出台的信号。回顾2022年5月,同为5年期LPR单独调降时,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降等稳楼市政策配合出台。”东吴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陶川20日分析认为。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则表示,本次报价是对于1月24日国新办会议的呼应。“其中提到将把提供给金融机构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由2%下调到1.75%,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推动信贷定价基准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我们说的LPR下行,同时,2023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提到‘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此外,目前货币政策发力点聚焦于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带动整体利率水平下行,当前,经济环境需要降低实际利率,2022年以来,大行连续四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今年1月25日起,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各下调了0.25%,也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1月以来,银行主动负债工具的发行成本逐渐下行。 MLF与LPR不必然线性挂钩 从历史来看,LPR报价由MLF操作利率和报价加点共同决定,其中,报价加点主要受银行资金成本变化、信贷市场供求状况和信用风险溢价等因素影响。2月MLF操作利率保持稳定,这意味着当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未发生变化。此次突破“范式”的降息,可窥见金融工作会议后央行政策思路变化。MLF降息落空不影响LPR调降,LPR存在单独调降的情况。 “MLF-LPR利率联动调降并不绝对,前有2023年8月5年期LPR不降为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打开空间,现有5年期LPR率先调降兼顾稳汇率与稳地产,意味着后续MLF与LPR有依照各自逻辑进行操作的空间――MLF关注汇率,而LPR则注重实体,存款利率市场化可为银行息差打开空间。”陶川分析认为。 根据Wind统计,2019年9月至今,四次LPR单独调降前后均有降准为银行成本作缓冲;此外,去年LPR降幅小于MLF,且有三次存款利率调降,为本次LPR单独下调保留了银行息差空间。 “2月MLF利率不变,或许是出于内外均衡考虑。1月24日国新办会议上提及‘价格上兼顾内外均衡’,目前,发达经济体通胀大概率延续回落势头,但服务项目通胀仍具粘性,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何时启动降息有较大不确定性,中美利差倒挂幅度仍处在历史较高水平。未来,MLF是否调整仍需观测海外市场形势。”朱启兵亦认为。 此外,陶川指出,从节前央行超预期降准、地产白名单加速推进及信贷投放量创同期新高,到节后国常会及各地方部委显示的“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再到本次非对称降息,可以看出政府对今年“开门红”的成色更加重视。 记者 刘扬...
金融舆情周报:2月LPR报价出炉,一年期LPR维持不变

金融舆情周报:2月LPR报价出炉,一年期LPR维持不变

小微 小微
54670
2024-02-23
一、宏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2月LPR报价出炉:一年期LPR维持不变 五年期LPR下调至3.95%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迎来2024年首度下调,5年期以上品种大幅下降25个基点,1年期品种保持不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保持不变,5年期以上LPR为3.95%,下调25个基点。 LPR上一次调整要追溯到2023年8月,当时1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按兵不动。2023年全年,1年期LPR累计下调2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下调幅度为10个基点。 2. 证监会:正常市场交易不干预违法违规坚决打击 据证券时报消息,针对有外媒报道监管部门限制主要机构投资者在开盘、收盘阶段净卖出股票、禁止机构通过股指期货做空A股等情况,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于正常的市场交易不干预,对于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予以打击。近日,沪深证券交易所依规对个别机构的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监管措施,是履行交易监管职责的举措,不是限制卖出。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股市有涨有跌是规律,有买有卖是常态。监管部门对于正常的市场交易不干预,依法保障投资者公平自由交易的权利,对于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予以打击。下一步,证监会将指导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完善异常交易监管标准,依法依规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 3.统计局:2024年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收窄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4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个数减少,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整体收窄、同比整体延续降势。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其中,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1%、0.8%和0.7%,上海上涨0.4%。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1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0%,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7%、0.8%、1.2%和1.6%。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6%和0.7%,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2和0.1个百分点。 二、行业观察 1.中小银行、理财子争夺节后资金 龙年开工首日,已有理财子公司强势出击。目前,主流理财子公司基本上都已启动节后产品宣传,力争窗口期。纵观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推荐重点,“稳健”和“中长期”仍是主要策略。具体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推荐理财产品风险级别多为R2,小部分为R3。不少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梯队配有支持单日快赎的零钱理财、封闭期为七日至三年不等的理财产品。 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多家中小银行却宣布上调存款利率,争夺节后资金。不过,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小银行上调部分存款利率实属无奈之举。在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大背景下,上调存款利率会对中小银行负债成本造成一定压力,长期来看并不可持续。 2.瞄准压岁钱理财需求 金融机构力推特色产品 近期部分金融机构已将目光瞄向居民的压岁钱理财需求,推出了包括特色存款、专属理财等产品。如宁德农商银行针对18周岁以下客群推出了“未来鑫”专属存款产品,发行时间自2月18日至4月30日,存款种类有一年、二年、三年期整存整取,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执行利率为3.05%。 再如招银理财,将现金、短债产品的营业时间升级至“24小时”,使得除夕红包也可享假期收益。兴银理财、中银理财等则针对压岁钱推出“迎春款”理财产品,认购期覆盖了春节假期。 3.银行“补血” 同业存单年度发行超25万亿 近日,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近71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去年4季度来超万亿地方债和国债快速发行,对银行资金形成了压力,“补血”需求较强,全年来看,银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高达25.78万亿,同比增速25.69%。 多数机构认为,随着今年金融化债进程持续,叠加资本新规落地,同业存单供需规模预计仍会保持增长,同业存单收益率整体下行空间有限,短久期同业存单或存有相对价值。 三、公司新闻 1.A股上市银行今年首个稳定股价计划来了,重庆银行抛出2940万元增持方案 春节刚过,就有上市银行再次启动稳定股价措施方案。2月18日晚,重庆银行发布《关于稳定股价措施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基于对该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成长价值的认可,该行的...
【ETF观察】2月22日股票ETF净流入128.08亿元

【ETF观察】2月22日股票ETF净流入128.08亿元

小微 小微
66432
2024-02-23
证券之星消息,2月22日,上证指数报收2988.36,上涨1.27%;深圳成指报收9043.75,上涨0.76%;行业主题中,煤炭、石油石化、计算机涨幅居前。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中证煤炭、中证能源、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涨,其中国泰中证煤炭ETF、汇添富中证能源ETF、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分别以4.99%、4.27%、4.18%的涨幅居前三。以中证500等权重、中证800地产、中证浙江凤凰行动50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前海开源中证500等权ETF、华宝中证800地产ETF、浙商之江凤凰ETF分别以-0.63%、-0.63%、-0.57%的跌幅居前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入128.08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084.45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入的有4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当日有543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华夏上证50ETF(510050),份额增加了8640.0万份,净流入额为12.78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 当日有96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华安创业板50ETF(159949),份额减少了3.4亿份,净流出额为2.0亿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证监会: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安排 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证监会: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安排 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小微 小微
62228
2024-02-24
2月23日,中国证监会首席检查官、稽查局局长李明,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出席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资本市场稽查执法的相关情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谈及“IPO要倒查10年”的报道,严伯进指出,防范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谈及部分投资者反映一些案件处罚结果过轻,李明表示,今后将会有更多案件适用新《证券法》,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 严伯进表示,证监会系统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从严审核拟上市企业,对违法违规、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严惩不贷,用监管的威慑力让企业不敢“带病闯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企业上市后,财务真实性仍是日常监管的重中之重。证监会综合运用定期报告监管、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循环筛查高风险可疑类公司,发现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的依法立案查处,情节严重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无论是在审的拟上市企业,还是已经上市的企业,无论什么时候上市,都要受到证监会持续严格监管。 “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严伯进指出,在发行上市监管工作中,证监会正在持续加强全链条把关,重罚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证监会也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以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回应投资者的关切。 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针对“部分投资者反映一些案件处罚结果过轻”的说法,李明表示,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是投资者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证监会从行政处罚、民事索赔、刑事追责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证监会积极推动修订《证券法》,提高行政处罚幅度,建立集体诉讼制度;推动《刑法修正案(十一)》出台,提高证券犯罪的刑期,加大处罚力度。 2020年《证券法》修订后,证券违法行为的罚款金额上限已有大幅提高。对欺诈发行行为,罚款限额从募集资金百分之五,提高到最高可至募集资金的一倍;对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从最高罚款60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交易,从给予违法所得1—5倍罚款,提高至1—10倍罚款。李明指出,近期按照新《证券法》查处的一批案件,已经充分体现了加大处罚力度的效果,比如奇信股份案,证监会对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和组织指使的实际控制人分别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公司欺诈发行行为处以4000万元的罚款。 “从执法周期来看,目前还处于新旧《证券法》的交替适用期。”李明介绍,证监会查处的部分案件,违法行为发生在新《证券法》实施前,随着这类案件的逐步加快处理完毕,今后将会有更多案件适用新《证券法》,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李明介绍,从追责程序来看,我国将行政处罚、民事索赔和刑事追责分为三类不同的独立程序分别处理。民事赔偿兼具赔偿投资者和遏制不法行为的多重功能,特别是集体诉讼,更能触及违法者痛处,令投资者拍手称快。行政执法常常可以为民事索赔和刑事追责提供证据先导,从过往案例来看,证监会一公布执法信息,投资者保护机构、律师和投资者就开始行动起来,组织民事赔偿诉讼,违法者往往因随之而来的民事责任而承担巨额赔偿,甚至倾家荡产,这也是执法震慑力最直接的体现。如康美药业案,证监会按照2005年《证券法》顶格罚款60万元,但后续有5万多中小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获赔24.59亿元。泽达易盛案,证监会依据新《证券法》罚款8600万元,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和解获得2.8亿元全额赔偿。对于一些涉嫌犯罪的证券违法案件,证监会都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如獐子岛时任董事长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天山生物相关主体被判处无期徒刑。 李明指出,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不枉不纵的法治原则,在法律授权范围内不断提高执法效率,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丰富惩戒手段和方式,综合运用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市场禁入、失信惩戒、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等行政措施,用好集体诉讼、支持诉讼和刑事手段,对违法者形成叠加打击效应。 不让造假者瞒天过海蒙混过关 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一目标,李明介绍,证监会将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欺诈发行、财务造假,以及大股东违规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证监会将持续投入更大人力、物力,通过年报审阅、公司历史数据对比、行业数据对比、重大舆情监测、投诉举报处置等多元化渠道识别造假线索,并通过现场检查核实验证,进一步提升线索发现能力。 这些年,证监会也逐步积累了大量有效的监管数据,在运用大数据比对方面也形成了很多成果。李明表示,证监会将紧盯上市公司滥用会计政策调节利润等恶劣行为,不让造假者瞒天过海蒙混过关。证监会还将注重全流程监管执法,把好“入口关”,坚持“申报即担责”,日前证监会对思尔芯申请科创板首发上市过程中欺诈发行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这也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的首例;畅通“...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