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让“想象力”变成“生产力”——2024云栖大会观察

小微 小微
77135
2024月09月30日

  展台上,观众正在电脑上试玩游戏《黑神话:悟空》。令人称奇的是,现场提供的电脑仅有显示器,不见主机的踪影。这是科技日报记者近日在2024云栖大会上看到的场景。

AI让“想象力”变成“生产力”——2024云栖大会观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无主机是如何实现的?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这背后是无影云电脑的支撑。无影云电脑基于终端云计算技术和大模型能力,可通过高速网络将个性化计算资源分配给用户。用户只需在个人电脑或移动设备上下载客户端,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台云上超级电脑,不仅可以畅玩游戏大作,还能进行复杂的图形处理和数据计算。

AI让“想象力”变成“生产力”——2024云栖大会观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届大会上,来自大模型、自动驾驶、机器人等行业的专家和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展示人工智能(AI)时代的云上创新,探讨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落地现状和未来潜能。

AI让“想象力”变成“生产力”——2024云栖大会观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展速度前所未有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4500家,截至今年8月,我国完成备案并上线、能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达到190多个,注册用户数超6亿。

  “去年GPT-4一家独大,今年群雄并起、你追我赶,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新模型、新产品、新应用发布。”阶跃星辰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姜大昕说。

  如姜大昕所言,大模型发展呈现突飞猛进之势。如今,大模型已具备文本、语音、视觉的多模态能力,开始完成复杂指令。同时,模型推理成本指数级下降,开源生态蓬勃发展。在本届大会现场,通义大模型、百川大模型、“月之暗面”Kimi、智谱·AI的GLM-4、零一万物的Yi系列大模型等各显神通;图片生成、3D生成、音视频生成、智能编码等10多种多模态模型,共同打造沉浸式交互体验。

  “过去22个月,AI发展速度超过任何历史时期。”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说。同时,他也认为,现在还处于通用人工智能(AGI)变革的早期阶段。

  在吴泳铭看来,实现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需要下一代模型具备更大规模、更通用、更泛化的知识体系,以及更复杂、更多层次的逻辑推理能力。全世界先进模型竞争的投入门槛,将达到数十亿、数百亿美元级别。AI具备创造能力、帮助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未来清晰可见,AI在各行业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将成为可能。

  那么,关于AI的想象空间究竟有多大?

  “AI最大的想象力不在于手机屏幕,而在于改变物理世界。”吴泳铭认为,过去30年,互联网浪潮的本质是连接。它连接了人、信息、商业和工厂,并通过这种连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世界协作效率,创造出巨大价值。而生成式AI则通过生产力的供给为世界创造价值,这种价值可能是移动互联网的十倍甚至几十倍。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生数科技首席科学家朱军认为,AGI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代表是聊天机器人,比如ChatGPT。第二阶段是推理者,AI可以做复杂问题的深度思考和推理。第三阶段是智能体,AI开始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第四阶段是创新者,它会发现并创造新知识。到了第五阶段,AI变成组织者,可以完成组织工作、实现协同高效运转。目前AI还处于第二阶段发展早期,但仍在不断加速发展。未来18个月,可能出现第四阶段的突破。

  加速落地千行百业

  经历“百模大战”的洗礼,应用落地已成为大模型产业的核心议题。本届大会也更加注重展现AI技术在千行百业的实际应用,推动AI技术进一步落地。

  变革,正在汽车行业发生。

  过去,自动驾驶技术主要靠人写算法规则,几十万行代码仍然无法穷尽所有驾驶场景。采用“端到端”的大模型技术训练后,AI模型可直接学习海量人类驾驶视觉数据,极大提高模型训练效率。

  英伟达全球副总裁、汽车事业部负责人吴新宙认为,经过互联网海量数据训练的大模型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大幅提升。“有了这样的通用能力,我相信自动驾驶的上限有望极大提高。”吴新宙说。

  在本届大会上,小鹏汽车全新车型P7+的亮相备受关注。通过采用AI大模型实现快速迭代升级,小鹏P7+展现出未来智能出行的可能。

  另一个被认为将迎来巨变的是机器人行业。“未来,机器人可以是工厂里的机械臂、工地里的起重机、仓库里的搬运工、救火现场的消防员,也可以是家庭里的宠物、保姆、助理。”吴泳铭说。

  生成式AI还将带来计算架构的根本性变化。中央处理器(CPU)主导的计算体系,正在加速向图形处理器(GPU)主导的AI计算体系转移。

  “在新增算力市场上,超50%的新需求由AI驱动产生,AI算力需求已经占据主流地位。这一趋势还会持续扩大。”吴泳铭说,大量新增需求正是由GPU算力驱动产生,大量存量应用也在用GPU改写。在生物医药、工业仿真、气象预测、教育、企业软件、移动应用软件、游戏等领域,AI计算正在加速渗透。

  在此背景下,所有行业都需要性能更强、规模更大、更适应AI需求的基础设施。

  阿里云首席技术官周靖人表示,围绕AI时代需求,阿里云正在打造AI基础设施的新标准,全面升级从服务器到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和推理平台的技术架构体系,让数据中心成为一台超级计算机,为AI和应用提供高性能算力服务。(记者 崔 爽)

【责任编辑:朱家齐】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135家保险公司亮出投资业绩 整体承压 收益率现分化

135家保险公司亮出投资业绩 整体承压 收益率现分化

小微 小微
61511
2024-02-08
利差正在成为决定保险公司盈利的“生死线”,备受行业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是衡量当前保险公司财务表现的核心指标之一。近日,135家非上市保险公司在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了当年投资业绩。证券时报记者根据上述数据统计了这些机构2023年投资业绩和近3年平均投资收益率。 从影响利润表的投资收益率指标看,2023年保险公司有一定分化,有7家公司超过5%,不过行业投资业绩整体承压。而从近3年更长时间维度来看,保险公司投资业绩有一定稳健性。 投资业绩分化 据证券时报记者梳理,截至目前,共计135家保险公司披露了2023年投资收益率数据。 在62家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寿险公司中,除信泰人寿未在报告中披露投资收益率外,其他61家寿险公司去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3.22%,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85%;75家财险公司披露报告的公司中,除安心财险外,有74家公司披露投资收益率,平均投资收益率为2.61%,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69%。 具体而言,寿险公司方面,去年投资收益率最高为5.43%,最低为-1.43%。其中,投资收益率高于5%的有4家,包括恒安标准人寿、财信吉祥人寿、国富人寿、陆家嘴国泰人寿。另有18家投资收益率在4%~5%区间,9家在3.5%~4%之间,而21家公司低于3%,占比三分之一。 从寿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来看,有半数寿险公司低于3.5%的同时,还有公司取得了超预期的综合投资收益。有15家寿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高于5%,其中有7家综合投资收益率高于6%,最高为泰康人寿的6.68%。高于6%的还包括中英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工银安盛人寿、中意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和陆家嘴国泰人寿。 从财险公司来看,去年投资收益率最高为6.22%,由广东能源自保公司取得;综合投资收益率最高的是汇友相互保险的7.43%;投资收益率最低为-5.78%,综合投资收益率最低为-5.02%。不同财险公司投资表现差异较大。 投资收益率高于5%的财险公司仅3家,分别为广东能源自保、国元农业保险、紫金财险;综合投资收益率高于5%的有4家,包括汇友相互保险、广东能源自保、国元农业保险、永安保险。 新旧准则存在差异 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计算口径比较复杂,有多套不同标准。一般而言,险企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的投资收益率可简单视作“财务投资收益率”,即相关收益计入当期利润,影响净利润表现;而综合投资收益则包括不计入利润的浮盈或浮亏部分的所有投资收益,尽管这部分浮盈或浮亏不影响净利润,但会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影响净资产。 保险公司投资业绩分化明显,大多源自不同公司的不同配置策略和不同投资偏好。一位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对于权益资产占比较重的公司来说,近年受到的市场影响较大,投资业绩大概率较差。一位保险公司首席投资官认为,即便保险公司对固收资产配置较多,若信用风险管理不当,也会出现投资业绩波动。诸如,过往几年一些中小保险通过信用下沉投资地产债、城投债等,此前可能获得了信用利差,但近两年可能遭遇债券违约,也会直接影响投资收益。 此外,多位保险投资人士提到,2023年非上市保险公司的会计准则存在差异,部分公司采用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在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9)下,更多的金融资产被分类为公允价值计量,市场波动会直接造成投资业绩波动的增大。与此同时,债券资产从持有至到期的摊余成本法,调整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使得一些保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较高。去年债市走牛,债券公允价值提升,持有长久期债券获得了资产市值浮盈,特别利好寿险公司的综合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率 经历多次波动 自去年三季度以来,保险公司开始在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近3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和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展现相对长周期的投资业绩。 据记者统计,58家寿险公司披露了近3年投资业绩,其中近3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最高为7.03%,最低为1.36%,简单平均为4.72%;近3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最高7.35%,最低0.45%,简单平均为4.34%。财险方面,据72家财险公司披露的数据,近3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3.90%,近3年综合投资收益率的平均值为3.51%。 从行业层面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保险公司整体投资收益率依次为5.41%、4.84%、3.76%;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98%、4.45%、1.83%。即使在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等其他长线资金出现负收益率的2022年,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也保持一定的稳健性。 目前,官方尚未发布2023年全年保险行业投资业绩数据。据证券时报记者从业界获悉,2023年保险行业财务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两个重要指标,或都处于历史低位。此前...
腾讯去苏州,一举领投信诺维7个亿

腾讯去苏州,一举领投信诺维7个亿

小微 小微
57272
2024-02-27
(原标题:腾讯去苏州,一举领投信诺维7个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 I 岳笑笑 王露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腾讯罕见出手了。 投资界获悉,苏州信诺维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信诺维”)宣布完成7亿元的E轮系列融资,由腾讯投资和国鑫投资领投,济南产发、华控投资、粤开资本、辰海资本、浦东创投、卓璞资本等跟投,老股东正心谷持续支持。 信诺维创始人强静,这个名字于医疗圈并不陌生他与妻子刘文溢创立杏泽资本,迄今投出了一众知名医疗案例。2017年,强静选择创办信诺维,不但成为目前国内生物医药领域达成License out最多的公司之一,同时也累计融资超20亿元。 信诺维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崛起的一缕缩影。一张蓝图绘到底,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历经十多年发展,正在成为中国医药领域的“硅谷”。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无数生物医药创业者慕名而来,扎根于此。 他带队 苏州崛起一个准独角兽 信诺维的故事,始于一位博士。 强静,身后是一份学霸履历:上海交大药学本科、复旦金融学硕士、清华金融学博士、哈佛医学院进修肿瘤学。后来,强静在中金公司担任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兼医药医疗行业负责人,推动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海医药、复星医药、贝达药业等企业上市。 2015年前后,强静判断“中国创新药的时代已经到来。”于是,他萌生创业的念头。2017年,信诺维正式成立,专注小分子靶向药,落地苏州工业园区,强静亲自担任董事长。 事实上,强静还有另一个身份:杏泽资本创始合伙人。专注于大健康产业投资,杏泽资本投出了君实生物、康方生物、荣昌生物等上市公司,至今管理规模超6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杏泽资本另一位创始人正是强静的妻子刘文溢。 强静曾分享过,中国医药产业将从过去仿制药、中药为主的“渠道为王”的发展逻辑转变为“创新为王”的产业逻辑,“差异化就是竞争力,没有显著性差异化的产品是负资产。” 沿着这一逻辑,信诺维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管线、独特的产品研发策略和研发体系接连建立起来。 团队同样重要。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乐美杰是一位管理型人才:他曾在拜耳和恩华药业担任高管,有着20多年学术销售和管理经验。这也为后来信诺维的商业化成果打下基础。 创业7年,信诺维建立起基于自主创新的靶向治疗、抗感染和PROTAC三大技术平台,研发了BLI抑制剂、EZH2抑制剂、hURAT1抑制剂等核心产品,覆盖肿瘤、抗感染和代谢等疾病领域。如今,信诺维已有9个产品处于国内外临床研发阶段,其中两款产品已进入临床III期。公司在苏州、上海、北京、波士顿和澳洲城市均设有研发机构,与康宁杰瑞、君实生物、中国抗体等上市公司合作已久。 更难得的是,在Biotech普遍亏损、依赖融资的背景下,信诺维已经通过五笔License out取得了数亿元的收入,累计总价最高可达约20亿美金,在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中数量排名第一,被视为开创Biotech出海先河。 其实早在2022年底,信诺维便启动了科创板IPO进程,同中金公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在此前的采访中,强静曾以投资人的身份表示,“浮躁是FIC(First in Class,首创药物)最大的敌人,真正的科学创新需要长期经验的积累。” 7年,融资超20亿 腾讯也投了 一路走来,信诺维集结了一支投资人队伍。 那是2017年末,成立刚半年,信诺维就完成了首次融资。此后两年,公司保持着一年一轮的节奏,分别完成了A轮、B轮融资,交割金额过亿。而两次融资中,杏泽资本都以领投方身份出现,国发创投、聚明创投、正心谷资本等VC/PE机构,以及上市企业乐普医疗参与其中。 最难忘的是2020年,信诺维连续完成两起大额融资先是8月底,由正心谷资本与国际知名长线基金联合领投,海松资本、中金资本旗下中金启德基金、芯云资本、久友资本、德观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共同参与的10亿元C轮融资落地;年末最后一天,公司又宣布完成数亿元Pre-IPO轮融资,老股东海松资本领投,久友资本、德观资本再度押注,中华开发资本、峰毅远达资本、农银国际等知名机构加入。 谈及投资逻辑,彼时C轮领投方正心谷资本创始合伙人林利军曾表示,他们正是看中了信诺维雄厚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及体系化运营能力:“公司致力于为全球病人开发新一代的小分子药物,解决抗感染、肿瘤等临床紧迫的未满足需求,我们非常看好公司XNW4107及其后续产品将会持续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价值。”当中所提到的XNW4107,正是信诺维进入III期临床研究的药物之一,是新一代抗耐药菌药物。 海松资本创始人陈立光也曾表示,信诺维药物研发能够解决多个治疗领域的临床需求,显示出优异的疗效和独特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两位医药老兵带领的团队也备...
超过600亿!深市回购浪潮涌动,龙头企业领衔“注销式回购”

超过600亿!深市回购浪潮涌动,龙头企业领衔“注销式回购”

小微 小微
65808
2024-03-03
(原标题:超过600亿!深市回购浪潮涌动,龙头企业领衔“注销式回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2023年8月以来,A股上市公司主动运用回购工具维护公司价值的意愿不断增强,出现延续至今的“回购潮”。 以深市为例,累计披露662单回购方案,拟回购金额上限876.9亿元;披露回购进展超过2100次,累计回购金额达到602亿元。与此同时,从股票回购的用途来看,上市公司注销式回购涌现。 “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长期以来,股份回购在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健全投资者回报机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会议召开以来,深市公司,尤其是龙头企业,纷纷响应,积极开展股份回购,持续向市场传达积极信号,对修复市场信心、稳定投资者预期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前,荣盛石化公告,截至2024年2月29日,公司前三期累计回购公司股票5.5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4553%,成交总金额为69.8亿元(不含交易费用)。公司第三期回购通过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票2.6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511%,最高成交价为12.7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9.38元/股,成交总金额为29.92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再看格力电器,公司2023年10月30日召开第十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的种类为公司发行的A股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15亿元(含)且不超过30亿元(含)。截至2023年12月29日,格力电器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买入公司股份累计9189.80万股,成交总金额为3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根据格力电器在今年2月19日披露的《关于推动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自2020年以来,公司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6.17亿股(含2023年回购公司股份约9190万股),累计注销公司股份约3.84亿股,有效提高投资者回报,切实维护股东利益。公司将在保证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制定利润分配政策,继续切实让投资者分享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成果。 积极回购的还有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2023年10月30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用于后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20亿元(含本数)且不超过30亿元(含本数)。截至2024年2月29日,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160.96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2639%,最高成交价为181.1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46.31元/股,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18.97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深市注销式回购不断涌现 从过往历史经验来看,上市公司集中实施回购的区间与市场整体低位调整区间基本吻合,股份回购作为具有显著“逆周期”特征的市值管理手段能够切实向市场传达“稳预期、强信心”积极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以来,已有18家深市公司披露回购注销完成公告,累计回购注销股份涉及金额超过90亿元,注销式回购在深市不断涌现。 今年2月26日晚间,东方财富公告回购方案实施完成,并拟调整已回购股份用途为全部用于注销。具体来看,东方财富公告,东方财富股份回购方案实施完成,累计回购金额约10亿元,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7145.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5%。根据东方财富此前披露的回购计划,该次回购股份拟使用的资金总额5亿至1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2.00元/股,回购股份的实施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该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东方财富本次回购按照回购计划资金上限足额完成。同日,东方财富公告,董事会拟调整已回购股份用途,由原计划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调整为全部用于注销,并相应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2024年2月19日,美的集团披露《关于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公告》,公司于2024年1月召开董事会和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的议案》,同意公司对前次回购方案剩余的回购股份用途进行变更。该次回购股份的原本用途为实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经综合考虑资本市场情况,为提高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并提升每股收益水平,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将剩余回购股份的用途变更为“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该次回购方案中剩余回购股份数量为6980.79万股。公司于2024年2月7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
AI PC风口来了,科技巨头抢先布局,A股这些概念股获扎堆调研

AI PC风口来了,科技巨头抢先布局,A股这些概念股获扎堆调研

小微 小微
53449
2024-03-03
(原标题:戴尔突然暴涨,什么情况?AI PC风口来了,科技巨头抢先布局,A股这些概念股获扎堆调研)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I PC越来越成为受关注的对象,诸多上下游厂商纷纷展开布局。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戴尔科技股价大幅走高 美国当地时间周五,戴尔科技(DELL.US)股价大幅走高,盘中股价一度涨超38%,股价创下历史新高。截至收盘,该股收于124.51美元/股,总市值达到886亿美元。 美国时间2月29日盘后,戴尔科技集团(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DELL)公布了2024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业绩报告。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23.2亿美元,同比下降11%,市场预期为221.6亿美元;第四季度净利润为11.6亿美元,同比增长91%。 戴尔业绩的强势增长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为AI技术的拉动。戴尔首席运营官Jeff Clark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AI优化服务器持续增长,订单数量几乎环比增长了40%,积压订单几乎翻了一番,在我们财年结束时达到了29亿美元。” 戴尔商用电脑和软件副总裁Meghana Patwardhan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从短期来看,市场上存在着配备AI硬件和未配备AI硬件的两种PC,但从长期来看,所有的个人电脑都将成为AI电脑。 AI PC出货量将爆发式增长 根据IDC的定义,AI PC是具有特定系统级芯片(SoC)功能的PC,能够在本地运行生成式人工智能任务。IDC预测,AI PC的出货量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近5000万台。而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1.67亿台以上,将占全球PC出货量的近60%。 Canalys预计,2024年将是AI PC放量的初期,2025年成为市场主流产品,2026年占整体PC销售的一半以上,2027年出货量占比升至60%。 从年初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ES),到近期在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一些新的行业趋势正逐步显现,比如AI PC越来越成为受关注的对象,诸多上下游厂商纷纷展开布局。 在本届MWC上,联想推出新一代商务AI PC,包括ThinkPad T14第5代等多款产品;荣耀面向全球发布了自家的AI PC——荣耀MagicBook Pro 16;戴尔也推出了多款具备AI能力的商用笔记本新品。而作为诸多PC厂商的核心供应商,英特尔更是宣布百款商用AI PC即将上市,明年将为1亿台AI PC提供处理器。 对于AI PC的前景,行业巨头相当看好。高通的高管认为,AI将推动PC市场进入超级换机周期,而这个周期将在2024年开始。英特尔的高管则表示,AI PC将在未来四年内逐步成为主流,占据80%的PC市场份额。戴尔的高管更直言,未来每台PC都会变成AI PC。 机构密集调研这些股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公司中涉及AI PC概念的股票超20只,合计A股市值5299亿元。截至3月1日收盘,2月以来概念股平均涨幅23.75%,软通动力、博杰股份、思泉新材、拓维信息、飞荣达、海光信息、光大同创累计涨幅均超30%。 多只概念股今年以来获机构密集调研。数据宝统计,截至3月1日收盘,合计有12只概念股迎来机构调研,其中龙芯中科、亿道信息、莱宝高科、协创数据、泓禧科技均获调研3次以上。 龙芯中科今年以来获调研6次,次数排在首位。公司在最近1次被调研时透露,目前已建成与X86/ARM并列的顶层基础软件生态。龙芯第二代GPU核LG200将在2K3000中应用,支持图形加速、科学计算加速、AI加速;2K3000计划在今年上半年交付流片。 从未来增长潜力来看,根据5家以上机构一致预测,2024年、2025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20%的概念股有7只,分别是海光信息、闻泰科技、软通动力、龙芯中科、长盈精密、芯海科技、春秋电子。 以最新收盘价与机构一致预测目标价相比,闻泰科技、龙芯中科、长盈精密、芯海科技上涨空间逾30%。 闻泰科技上涨空间达66.27%,居首位。德邦证券在研报中认为,未来随着笔电ODM、汽车电子等新业务进展顺利,消费电子行业复苏叠加新客户开拓,闻泰科技将持续成长。公司在IGBT和第三代半导体上积极布局,不断推出新品实现矩阵式覆盖,进一步打开成长天花板。...
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 “创赢未来”第三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 “创赢未来”第三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小微 小微
49874
2024-03-04
(原标题: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 “创赢未来”第三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创业大赛启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赢未来”第三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3月4日举行。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专责小组办公室主任、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刘福升表示,今年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十周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周年,也是G60九城市共商共建共享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六周年。联合举办科技与产业创新大赛,是区域机制协同、共谋创新、共促发展的实际举措,也是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国际一流科创生态的创新安排。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从大会上获悉,下一步,G60九城市将于4月上旬分别组织初赛,项目团队将纳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融对接项目库。决赛将于9月在合肥举行,决赛项目团队将获得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方或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服务联盟机构的一对一深入沟通。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1月上旬,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相关活动将为决赛获奖项目团队举行颁奖仪式,并集聚带动各类投融资机构,为参赛团队提供金融赋能、要素对接、政策支持等综合赋能方案,加速企业走向资本市场蓝海。 “希望通过此次大赛,凝聚资源力量,共同搭建九城市合作交流平台,不断培育和壮大创新主体,加速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刘福升表示。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朱民表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上海科创集团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的重要力量,将与创业家朋友们携手共进,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方式,布局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的创新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 长三角科创投资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瞿秋平表示,本届大赛的举办,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次重要实践,科促会将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继续深化“科技、产业、金融、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形成统一、协同的科创生态系统。 据了解,“创赢未来”第三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创业大赛由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G60九城市人才、科技、人社、团委、妇联、退役军人等相关部门联合举办。大赛旨在通过搭建政府、园区、企业、金融机构交流合作的优质平台,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加速集聚,加快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力科技型企业成长,助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 校对:王锦程...
事关量化交易,沪深交易所再发声

事关量化交易,沪深交易所再发声

小微 小微
70313
2024-03-04
(原标题:事关量化交易,沪深交易所再发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4日,据沪深交易所消息,日前,沪深交易所联合举办量化私募机构交易合规培训,帮助量化私募机构及时、准确理解量化交易监管思路和工作要求,切实提升合规交易水平,防范量化交易风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是近期沪深交易所针对量化交易又一次发声。此前,2月20日,沪深交易所宣布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平稳落地,同日还均对量化巨头的异常交易行为开出罚单。 提升量化私募机构合规交易水平 据悉,来自28家头部量化私募机构的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了沪深交易所联合举办的量化私募机构交易合规培训。 此次培训,沪深交易所通报了量化交易异常交易典型案例,介绍了量化交易监管总体思路,明确要求量化私募机构加强内部风控管理,防范交易过程中出现影响证券交易所系统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等情形,切实规范量化交易行为,落实好合规交易要求,保障市场稳健运行。 沪深交易所均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投资者为本,把维护公平性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证监会统一部署,加快建立完善量化交易监管安排,进一步扩大量化交易合规培训的范围对象,规范量化交易行为,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对量化巨头的异常交易行为开“罚单” 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加强量化交易监管,对影响市场正常秩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量化交易异常交易和违规行为,快速反应、重拳出击。 2月20日,针对量化私募巨头宁波灵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灵均)的异常交易行为,沪深交易所还均开出“罚单”:限制交易并启动公开谴责程序。 沪深交易所在交易监控中发现,龙年首个交易日开盘,宁波灵均管理的多个产品大量卖出股票,在一分钟内,合计卖出沪深两市股票超过25亿元,期间股指快速下挫。 具体来看,沪市方面,2月19日9:30:00至9:31:00,宁波灵均管理的多个产品大量卖出沪市股票,合计11.95亿元,占期间市场成交额的比例较高,期间上证指数由2886.59点下跌至2868.07点,跌幅0.65%。深市方面,2月19日9:30:00至9:30:42,宁波灵均名下多个证券账户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交易指令、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下单,卖出深市股票合计13.72亿元,深证成指当日开盘后一分钟内,由8957点迅速下跌至8875点附近。 沪深交易所认为,宁波灵均上述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交易秩序,构成异常交易行为。沪深交易所决定从2024年2月20日起至2024年2月22日止对宁波灵均管理的相关产品连续实施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的监管措施,即暂停相关产品账户在上述期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所有股票交易,同时启动对宁波灵均予以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程序。 沪深交易所当时表示,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坚守监管主责主业,持续加强交易监管,对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严的基调和“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快速反应、重拳出击。同时,提醒投资者依法合规参与交易,共同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 加强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的监测分析 近年来,随着新型信息技术广泛运用,量化交易已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量化交易有助于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但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相对中小投资者存在明显的技术、信息和速度优势,一些时点也存在策略趋同、交易共振等问题,加大市场波动。从国际经验看,境外市场普遍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以防范对市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2023年9月1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了《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建立起针对量化交易的专门报告制度和相应监管安排,于2023年10月9日正式实施。2月20日,沪深交易所均宣布,目前上述制度已平稳落地,存量投资者已按要求如期完成报告工作,增量投资者落实“先报告、后交易”的规定,各方报告的质量总体符合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量化交易监管打下了基础。 沪深交易所表示,将结合报告信息,持续加强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的监测分析,动态评估完善报告制度。 沪深交易所同时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投资者为本,把维护公平性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借鉴国际监管实践,趋利避害,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安排,包括严格落实报告制度,明确“先报告、后交易”的准入安排;加强量化交易行情授权管理,健全差异化收费机制;完善异常交易监测监控标准,加强异常交易和异常报撤单行为监管;加强对杠杆类量化产品的监测与规制,强化期现货联动监管。 同时,沪深交易所还将进一步压实证券公司客户管理责任,完善与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协作机制,加强对量化私募等机构的交易监管等。 此外,沪深交易所还将加强与香...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