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舆情周报:央行同日宣布“降准+定向降息”

小微 小微
71825
2024月01月26日

一、宏观要闻

金融舆情周报:央行同日宣布“降准+定向降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金融舆情周报:央行同日宣布“降准+定向降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介绍,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在前期推动央企把上市公司价格实现相关因素纳入对于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国务院国资委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关注、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运用市场化的增持、回购等手段来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来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金融舆情周报:央行同日宣布“降准+定向降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央行同日宣布降准“降息”

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4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0%;自2024年1月25日起,分别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

业内专家表示,央行此次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中长期流动性,可以进一步优化流动性结构,为银行释放更多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为促进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创造有利条件。

3.国务院部署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要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打造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是继202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以来,高层再次就资本市场建设发声。2023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表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二、行业观察

1.最低已到1.1%?银行开年“血战”消费贷 利率持续探底

据券商中国消息,“符合要求的客户有机会领取到1年期‘浦闪贷’2.9%年化利率(单利)优惠券,每周二定时可抢3%利息券。”这是浦发银行新春消费贷的宣传文案。

事实上,除浦发银行外,多家银行瞄准春节时段,推出相应的消费贷利率优惠。3年前,各大银行的消费贷利率在5%到6%之间;2024年开年前后,银行的消费贷利率已普遍降至3%左右,甚至低至“2开头”。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血战”消费贷的现象,一方面响应了监管要求,降低居民消费金融成本;另一方面,银行能够扩大市场份额,通过低利率吸引更多客户。但对消费者来说,因利率优惠盲目借贷的行为不可取,且“低利率”通常匹配“高要求”,并不适合于每位消费者。

2.华为鸿蒙“朋友圈”扩容 多家银行参与其中

诸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华为鸿蒙生态建设。近日,邮储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已完成鸿蒙原生应用Beta版本开发。

目前,华为应用市场已在一级导航中加入“鸿蒙先锋”专栏,里面是部分确认加入鸿蒙生态的应用软件。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梳理,目前6家国有大行、9家股份制银行加入鸿蒙生态。

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积极接入鸿蒙,其更深层次目的在于参与鸿蒙生态的建设,结合鸿蒙系统强大的功能和延展性,有利于为用户推出更高效的产品和服务。

3.又有利好!个人养老金将全面实施 公募积极助力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将推进全面实施。

2022年11月开始,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正式实施运作。在商业银行、基金公司等行业主体的携手努力下,个人养老金产品不断扩容,开户数量稳步增长,为第三支柱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开头。

业内人士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或将提高个人养老金市场的总体规模。作为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公募基金将积极响应,助力实现养老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力争提高投资者在养老方面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公司新闻

1.这一重要资格 多家外资银行获批!

多家外资银行获批成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般主承销商及承销商!1月19日,星展银行(中国)宣布,已获批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商资格,可以从事全部类别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

同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也宣布,成为首批新增为“一般主承销业务资格”的外资银行之一。

1月18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也宣布,已获批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般主承销商资格。

2.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8万亿元

据中证网消息,1月24日,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责主业、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的精准性、适配性,全力服务制造强国建设。截至2023年末,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3.8万亿元,较年初净增超8000亿元,增幅近30%,余额、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3.花旗银行官宣将停止信用卡业务

1月23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花旗中国”)在官网发布通知称,自2024年5月6日起,花旗中国个人信用卡将停止交易功能,届时将无法继续用于消费支付等交易用途。同时,花旗中国将逐步停止提供相关产品权益与服务。

与此同时,花旗中国与富邦华一银行签署协议,在花旗信用卡停止还款服务之后的还款及分期还款服务将由富邦华一银行负责,即5月6日之后还有分期还款余额或因消费使用的欠款款项,将还至富邦华一银行。

四、海外动态

1.美国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3.3%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商务部25日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3.3%,增幅较当年第三季度明显收窄。

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增长2.8%,反映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当季,私人库存投资提振经济增长0.07个百分点,商品和服务净出口提振经济增长0.43个百分点。

2023年全年,美国经济增长2.5%,较2022年的1.9%有所提速。美国商务部认为,去年美国经济加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个人消费支出、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州和地方政府支出上涨。

美国商务部通常会根据不断完善的信息对季度经济数据进行三次估算。去年第四季度经济数据修正值将于2月28日公布。

2. 欧央行连续三次维持利率不变 拉加德:讨论降息为时过早

据财联社报道,当地时间周四(1月25日),欧洲央行再次维持利率不变,一如市场预期,并重申将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将利率维持在高位。欧洲央行承认通胀已有所放缓,但并未给出有关何时降息的暗示。

欧洲央行上一次加息是在去年9月,自那以来已连续三次维持利率不变。三大关键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分别为4.50%、4.75%和4.00%。

2022年7月,欧洲央行结束了长达八年的负利率时代,开启了有史以来最快的加息周期,一度连续10次加息,累计加息450个基点。

市场普遍预计欧洲央行本轮加息周期已经结束,并开始热议决策者何时开始转为降息。但欧洲央行官员一直坚称,讨论降息还为时过早,因为通胀压力尚未完全消除。

3. 日本央行行长释放最新利率信号

据经济日报报道,1月23日,日本央行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会议决定维持目前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并发布了关于今后一段时期日本经济、物价走势的展望报告。

日本央行公告显示,将维持当前的货币宽松政策,继续把短期利率维持在-0.1%水平,并通过长期国债的购买措施,将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此外,通过继续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将长期利率上限维持在1%水平。

市场普遍认为,鉴于目前日本央行的表态倾向性逐渐清晰,在今年3月劳资谈判结果公布后,4月可能成为日本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最佳时机。然而植田和男也通过“烟雾弹”式的发言,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政策实施的灵活性创造更多条件。同时,如何利用好手中的政策工具箱,避免货币政策调整后带来的金融市场波动,也将成为日本央行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1月29日证券之星早间消息汇总:今日起全面暂停限售股融券出借

1月29日证券之星早间消息汇总:今日起全面暂停限售股融券出借

小微 小微
64003
2024-01-29
宏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证监会经充分论证评估,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第一项措施自1月29日起实施,第二项措施自3月18日起实施。沪深交易所同步发布通知,决定暂停战略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出借获配股票,通知实施前尚未了结的出借合约到期不得展期。本通知自2024年1月29日起施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会议部署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会议认为,协调机制要发挥好地方政府的牵头协调作用,加强工作统筹,细化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要按照公平公正原则,筛选确定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推送。要加强信息共享,及时向相关金融机构提供项目建设运行、预售资金监管等信息。要指导金融机构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平等协商,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决策和实施,保障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央行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把握好新增信贷的均衡投放,注重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为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兼顾内外均衡,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强化金融稳定法治保障,加快出台金融稳定法等法律法规。 4.国家能源局: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2%;风电装机容量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2023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3592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01小时。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9675亿元,同比增长30.1%。电网工程完成投资5275亿元,同比增长5.4%。 公司新闻: 1、药明康德回应“业内流传美提案”所涉四点:业务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的安全构成风险; 2、TCL科技:预计2023年净利润21亿-25亿元,同比增长704%-857%; 3、山东黄金:拟收购西岭村金矿勘探探矿权,转让价款共计103.3亿元; 4、*ST正邦:预计2023年净利80亿元-100亿元,同比扭亏; 5、TCL中环:预计2023年净利润42亿元-48亿元,同比下降29%-38%; 6、中际旭创:预计2023年净利润20亿元-23亿元,同比增长63%-87%; 7、晶科能源:预计2023年净利润72亿-79.5亿元,同比增长146%-170%。 海外要闻: 1.美东时间上周五(1月26日)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指再刷历史新高,标普、纳指则双双结束日线六连涨。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16%,报38,109.43点,刷新了昨日录得的历史最高收盘价;标普500指数跌0.07%,报4,890.97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36%,报15,455.36点,与标普一同结束日线六连涨。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按市值排列)苹果跌0.23%,微软跌0.9%。谷歌C涨0.1%,报每股153.79美元,刷新历史最高收盘价。亚马逊涨0.87%,英伟达跌0.95%,Meta涨0.24%,特斯拉涨0.34%。 2.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1月26日警告称,若苹果公司对欧盟地区App Store政策的调整不符合欧盟即将生效的《数字市场法案》(DMA),该公司“将面临严厉处罚”。 3.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发表声明称,公司已完成第一批波音737 MAX 9型飞机的最终检查。首架737 MAX 9型飞机将于当地时间26日下午从西雅图飞往圣地亚哥,开始恢复运营。阿拉斯加航空表示,预计737 MAX 9型飞机的检查将于下周末之前完成。据介绍,每架737 MAX 9型飞机只有在完成严格检查,并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要求被认为适航后,才会恢复运营。每架飞机的单独检查约需要12个小时。 4.马斯克被问及特斯拉是否打算购买AMD芯片,回答道:“是的”。马斯克在X贴文中谈及AI芯片采购计划。...
金融舆情周报:央行1月再投放1500亿元PSL

金融舆情周报:央行1月再投放1500亿元PSL

小微 小微
61339
2024-02-02
一、宏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国务院国资委将全面实施“一企一策”考核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4年,在前期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国资委将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国务院国资委将对中央企业全面实施“一企一策”考核,即统筹共性量化指标与个体企业差异性,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承担重大任务等情况,增加反映价值创造能力的针对性考核指标,“一企一策”签订个性化经营业绩责任书,引导企业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国家统计局:1月制造业PMI为49.2% 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48.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7.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 3.央行再投放1500亿元PSL 多地获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 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1月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1500亿元。这是继去年12月重启PSL投放3500亿元后,央行再次投放1500亿元PSL。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两家政策性银行一日投放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逾140亿元,多地宣布获得首批专项借款。业内人士认为,专项借款是推动城中村改造的一个重要金融工具创新,有利于推动城中村改造加速。 二、行业观察 1.取消外资股份比例限制 金融业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已取消银行保险机构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同时大幅减少外资数量型准入门槛。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强、活力足、政策空间大,金融业稳健运行,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更有信心和底气,进而采取举措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国际资本分享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红利。 2.苏州、苏农等7家上市银行1月获33次调研 开年一个月以来,上市银行密集发布调研公告。据财联社不完全梳理,截至1月31日,2024年首月已有苏州银行、苏农银行、宁波银行等7家银行纷纷迎来机构密集的调研,1月份合计调研次数达33次。 此轮调研中,未来资产质量趋势、信贷投放情况以及息差等问题成为各机构关注的重点。从调研情况来看,2024年银行信贷储备较为充分,开门红进展良好,并对全年信贷投放持中性乐观态度。同时持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授信及审批策略,加大信贷资产管控和风险化解力度。 3.监管新规规范融券行为 私募量化多空策略将受平抑 近日,证监会重磅出手,融券业务也迎来了强监管。针对融券业务的新政,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 融券政策的收紧,对参与融券业务的一些机构影响较大,包括券商、私募等,尤其是作为融券大户的量化私募所受冲击最大。 三、公司新闻 1.6家上市银行2023年成绩单出炉! 1月29日晚间,青岛银行披露2023年业绩快报。截至目前,已有杭州银行、招商银行、长沙银行、齐鲁银行、中信银行、青岛银行6家上市银行的2023年成绩单亮相。 数据显示,营业收入方面,上述6家银行中,杭州银行、长沙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4家银行2023年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具体来看,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91.23亿元,同比减少56.60亿元,降幅1.64%。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总收入2058.96亿元,同比下降2.60%。 归母净利润方面,6家银行均取得同比增长。从金额来看,招商银行归母净利润最高,为1466.02亿元。增速方面,杭州银行表现最为亮眼,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3.83亿元,同比增长23.15%,是唯一一家增速超过20%的公司。 2.时隔三年!招商银行再度调整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招商银行日前对零售业务条线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新设零售客群部,并由财富平台部总经理厉明东兼任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在此次调整前,招商银行零售金融业务条线下共有零售金融总部、财富平台部、私人银行部、零售信贷部四个部门。在过往的组织架构中,招商银行曾设有基础客户部,后于2018年拆分合并为零售金融总部。2021年,随着招商银行大财富管理战略的推进,该行又将原一级部门零售金融总部的大部分团队...
市场震荡机构调研热度走高 半导体明星公司最受关注

市场震荡机构调研热度走高 半导体明星公司最受关注

小微 小微
51982
2024-02-03
(原标题:市场震荡机构调研热度走高 半导体明星公司最受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记者 李曼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周(1月29日至2月2日),A股核心指数全线受挫,沪指累跌6.19%,最终收于2700点上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盘面上,行业板块集体收绿,其中,综合、社会服务(申万一级行业)指数跌幅居前,银行、家用电器和煤炭行业相对抗跌。 尽管市场表现低迷,但前半周A股业绩预告密集披露,引发机构迅速跟进,故调研热度走高。截至2月2日18时,周内已有超过240家A股公司披露机构调研记录,环比前周显著上升。 受市场动能不足影响,本周获调研股中,仅有赛特新材、粤高速A、显盈科技、神农集团、江苏银行等不到10只个股全周股价收红。 具体看机构调研路径。行业分布上,Choice数据显示,电子行业重回调研热度最高行业,有33家板块内公司收获调研,计算机和医药生物行业紧随其后。进一步看,半导体为电子行业中最吸睛的子板块,获调研公司家数达16家。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相对冷门的板块本周受关注度明显提升,典型如银行业。调研数据显示,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苏州银行、齐鲁银行、青农商行等多家银行接待机构。 二级市场上,本周银行股指数全周下跌0.59%,在全部申万31个行业中跌幅最小。 热门个股方面,澜起科技、星环科技、天奈科技、唐人神、视源股份、安杰思等9家公司调研热度居前,均获超百家机构扎堆“叩门”。 其中,半导体公司澜起科技最受机构青睐。该公司为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龙头企业,也是A股机构热门调研标的。2023年,澜起科技全年累计接待机构1908家次,是半导体行业中接待机构总量最多的公司。 在近期披露业绩预告后,机构投资者继续关注澜起科技。1月29日、1月30日,澜起科技合计接待了超过250家机构。该公司本周股价下跌约10%,收报44.80元/股,当前市值约510亿元。 业绩预告显示,受全球服务器及计算机行业需求下滑导致的客户去库存影响,澜起科技预计,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至22.9亿元,同比减少37.6%至38.2%;归母净利润为4.4亿元至4.9亿元,同比减少62.3%至66.1%。不过,分季度来看,澜起科技第四季度环比改善幅度加大。 调研中,澜起科技介绍,2023年第四季度,随着DDR5(JEDEC标准定义的第5代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标准)内存接口芯片及内存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进一步提升,公司主要经营指标环比持续改善。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7.65亿元,环比增长24.7%~28.0%;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06亿元~2.56亿元,环比增长35.8%~68.7%。 此外,机构投资者持续关注澜起科技的成长驱动因素、相关产品的上量情况等。...
市场强烈反弹!后市怎么走,这一数据或透露玄机:“提质增效”加力,开年118家公司拟增持

市场强烈反弹!后市怎么走,这一数据或透露玄机:“提质增效”加力,开年118家公司拟增持

小微 小微
75916
2024-02-07
(原标题:政策“组合拳”出击,市场强烈反弹!后市怎么走,这一数据或透露玄机:“提质增效”加力,开年118家公司拟增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上市公司近期加大回购、增持力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业板指单日涨幅创历史第三高 北上资金净买入超百亿元 2月6日,绝对是A股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天,上证指数盘中一度站上2800点,最高涨133点,并呈现一阳包三阴的局面。截至收盘,A股全天成交额达到9359.12亿元,成交额创近两个月新高。 三大指数全面大涨,上证指数涨3.23%,创业板指涨6.71%,深证成指涨6.22%,其中创业板指单日涨幅创历史第三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单日涨幅均创下2015年9月17日以来新高。 从板块来看,华为概念、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板块纷纷大涨,主力资金净流入超40亿元。从单家公司来看,超3800家公司上涨,涨停数量超160家,涨停公司数量超过去5个交易日总和,赛摩智能、艾德生物、万祥科技和艾比森纷纷20cm强势涨停。 外资强势抄底,北上资金净买入超126亿元,单日净买入额创2023年12月29日以来新高,也是年内首个净买入超百亿元的交易日。北上资金大手笔净买入后,A股怎么走?历史数据显示,以北上资金净买入超百亿元的交易日为基准,沪深300指数后1日平均上涨1.19%,后2日平均累计涨1.2%,后1日、后2日上涨概率均超过50%。 政策“组合拳”强势出击 针对当前A股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行情持续低迷的情况,政策“组合拳”强势出击。‍‍ 2月6日上午,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中央汇金公司充分认可当前A股市场配置价值,已于近日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证监会网站2月6日消息,经研究决定,证监会对融券业务提出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证监会将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 据悉,有头部券商机构正紧急制定修改两融业务方案,涉及最低线下调等问题。广发基金公告称,公司将严格落实证监会关于融券业务的相关要求,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审慎稳妥推进存量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逐步了结,确保相关业务平稳运行。易方达基金在官网公告称,公司将严格落实证监会关于融券业务的相关要求,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审慎稳妥推进存量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逐步了结,确保相关业务平稳运行。 回购力度加大 2024年平均回购比例创近5年新高 在百余家涨停的上市公司中,出现协鑫集成、东材科技等身影。涨停或受多重利好影响,例如协鑫集成2月初发布业绩预告,2023年净利润预增1.5倍至2.7倍。2月5日,公司先后发布回购预案及拟增持计划,公司拟斥1亿元至2亿元回购股份,重要股东蒋卫朋、马君健、方建才拟增持上限2400万元。 像协鑫集成这样年内发布回购、增持计划的公司不在少数。今年以来,百余家公司发布提议回购股份暨落实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或增持计划。相关人士表示,上市公司通过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提升业绩和盈利能力,积极开展回购、增持行动,让投资者看到公司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以及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及时性等方式,是提升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手段。 从回购来看,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按照回购预案日计算,截至2月6日盘前,2024年预计回购比例(回购股份数量占总股本比例)平均超1%,达到1.16%,创近5年新高,较2023年均值提升0.5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4年上市公司平均回购金额上限1.15亿元,创近3年最高水平,与2021年的1.15亿元持平。 具体到单家公司,从回购股份来看,计划回购股本数占总股本比例超3%的公司有20余家,其中中科电气、森鹰窗业、九安医疗等5家公司计划回购股本占比超5%。从金额来看,九安医疗、凯莱英、韦尔股份、三安光电等行业龙头回购金额上限超10亿元。 回购诚意十足 市值管理型回购公司数量超2020年全年水平 与以往不同的是,受行情持续下行影响,上市公司回购颇有诚意,以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市值管理为目的回购预案数量明显增多。 统计显示,2024年以来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中,国安达、通策医疗等公司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进行回购。药明康德、移远通信等40余家公司以市值管理为目的进行回购,公司数量超过2020年全年的37家,与2021年全年持平。其中药明康德计划回购10亿元,目前已100%完...
135家保险公司亮出投资业绩 整体承压 收益率现分化

135家保险公司亮出投资业绩 整体承压 收益率现分化

小微 小微
61485
2024-02-08
利差正在成为决定保险公司盈利的“生死线”,备受行业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是衡量当前保险公司财务表现的核心指标之一。近日,135家非上市保险公司在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了当年投资业绩。证券时报记者根据上述数据统计了这些机构2023年投资业绩和近3年平均投资收益率。 从影响利润表的投资收益率指标看,2023年保险公司有一定分化,有7家公司超过5%,不过行业投资业绩整体承压。而从近3年更长时间维度来看,保险公司投资业绩有一定稳健性。 投资业绩分化 据证券时报记者梳理,截至目前,共计135家保险公司披露了2023年投资收益率数据。 在62家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寿险公司中,除信泰人寿未在报告中披露投资收益率外,其他61家寿险公司去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3.22%,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85%;75家财险公司披露报告的公司中,除安心财险外,有74家公司披露投资收益率,平均投资收益率为2.61%,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69%。 具体而言,寿险公司方面,去年投资收益率最高为5.43%,最低为-1.43%。其中,投资收益率高于5%的有4家,包括恒安标准人寿、财信吉祥人寿、国富人寿、陆家嘴国泰人寿。另有18家投资收益率在4%~5%区间,9家在3.5%~4%之间,而21家公司低于3%,占比三分之一。 从寿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来看,有半数寿险公司低于3.5%的同时,还有公司取得了超预期的综合投资收益。有15家寿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高于5%,其中有7家综合投资收益率高于6%,最高为泰康人寿的6.68%。高于6%的还包括中英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工银安盛人寿、中意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和陆家嘴国泰人寿。 从财险公司来看,去年投资收益率最高为6.22%,由广东能源自保公司取得;综合投资收益率最高的是汇友相互保险的7.43%;投资收益率最低为-5.78%,综合投资收益率最低为-5.02%。不同财险公司投资表现差异较大。 投资收益率高于5%的财险公司仅3家,分别为广东能源自保、国元农业保险、紫金财险;综合投资收益率高于5%的有4家,包括汇友相互保险、广东能源自保、国元农业保险、永安保险。 新旧准则存在差异 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计算口径比较复杂,有多套不同标准。一般而言,险企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的投资收益率可简单视作“财务投资收益率”,即相关收益计入当期利润,影响净利润表现;而综合投资收益则包括不计入利润的浮盈或浮亏部分的所有投资收益,尽管这部分浮盈或浮亏不影响净利润,但会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影响净资产。 保险公司投资业绩分化明显,大多源自不同公司的不同配置策略和不同投资偏好。一位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对于权益资产占比较重的公司来说,近年受到的市场影响较大,投资业绩大概率较差。一位保险公司首席投资官认为,即便保险公司对固收资产配置较多,若信用风险管理不当,也会出现投资业绩波动。诸如,过往几年一些中小保险通过信用下沉投资地产债、城投债等,此前可能获得了信用利差,但近两年可能遭遇债券违约,也会直接影响投资收益。 此外,多位保险投资人士提到,2023年非上市保险公司的会计准则存在差异,部分公司采用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在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9)下,更多的金融资产被分类为公允价值计量,市场波动会直接造成投资业绩波动的增大。与此同时,债券资产从持有至到期的摊余成本法,调整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使得一些保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较高。去年债市走牛,债券公允价值提升,持有长久期债券获得了资产市值浮盈,特别利好寿险公司的综合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率 经历多次波动 自去年三季度以来,保险公司开始在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近3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和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展现相对长周期的投资业绩。 据记者统计,58家寿险公司披露了近3年投资业绩,其中近3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最高为7.03%,最低为1.36%,简单平均为4.72%;近3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最高7.35%,最低0.45%,简单平均为4.34%。财险方面,据72家财险公司披露的数据,近3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3.90%,近3年综合投资收益率的平均值为3.51%。 从行业层面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保险公司整体投资收益率依次为5.41%、4.84%、3.76%;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98%、4.45%、1.83%。即使在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等其他长线资金出现负收益率的2022年,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也保持一定的稳健性。 目前,官方尚未发布2023年全年保险行业投资业绩数据。据证券时报记者从业界获悉,2023年保险行业财务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两个重要指标,或都处于历史低位。此前...
兔年收官!高股息板块成“宠儿”,“涨停王”出炉,全年涨停54次,牛熊股名单揭晓

兔年收官!高股息板块成“宠儿”,“涨停王”出炉,全年涨停54次,牛熊股名单揭晓

小微 小微
55886
2024-02-09
(原标题:兔年收官!高股息板块成“宠儿”,“涨停王”出炉,全年涨停54次,牛熊股名单揭晓)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癸卯兔年A股以三连阳收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股息板块兔年表现亮眼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癸卯兔年,A股主要指数集体回撤。上证指数全年收跌12.22%,近3日连续收阳,最新报2865.90点;深证成指跌26.38%;创业板指跌33.22%。 以申万二级行业划分,国有大型银行、煤炭开采和铁路公路等高股息板块涨幅居前,依次为23.7%、10.83%和4.58%。前海开源基金认为,近期高股息板块配置价值凸显。在宏观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社会无风险收益率中枢逐步下滑,有望推动发展成熟、稳定盈利且稳定分红的公司估值进一步提升。 下跌方面,光伏设备、医疗服务、互联网电商、房地产服务等多个此前涨幅巨大的板块回撤居前,幅度均在40%以上。其中,能源金属和光伏设备回撤均超过50%,分别为52.62%、51.57%。 325只新股兔年上市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兔年共计325只新股上市。以市值规模划分,最新市值在一百亿元以上个股共计36只,占比11.08%;50亿元至100亿元个股47只,占比14.46%;10亿元至50亿元个股206只,占比63.38%;10亿元以下个股36只,占比11.08%。 市值最高者为阿特斯,最新总市值477.26亿元。公司为光伏组件龙头,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关系中表示,在上市以后,将重点布局先进的N型制造产能,2024年公司主流产品出货将会是N型TOPCon产品。 新的上市公司也持续丰富着A股市场的投资选择。2023年8月上市的华虹公司,是半导体领域全球领先的特色工艺纯晶圆代工企业,还未上市时便受到资本市场的一致期待;中信金属主营金属及矿产品贸易,是中信集团先进材料板块的重要子公司;乖宝宠物是国内宠食领军企业,在上市后持续夯实龙头地位。 ST股霸屏涨跌停排行榜 数据宝统计,除去兔年上市次新股,241股全年收获10次及以上涨停,81股经历10次及以上跌停。涨跌停排行榜被ST股霸屏。其中,*ST榕泰、*ST新海、*ST美谷分别以54次、46次、43次涨停拿下涨停榜三甲;*ST爱迪、*ST博天、*ST美谷则依次跌停62次、52次、51次,位处跌停榜前列。 多只ST股表现极端。*ST爱迪、*ST美谷、*ST新海、*ST榕泰等整10只ST股同时进入涨跌停排行榜前二十。除*ST榕泰涨87.92%、*ST西发涨37.85%、*ST中捷跌1.53%外,其余ST股股价均大幅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鸿博股份、捷荣技术、圣龙股份、剑桥科技、通化金马5股以非ST股之身挤入涨停排行榜,涨停次数依次为34次、31次、26次、23次和23次,且累计涨幅均在130%以上。 鸿博股份为中国彩票印刷业龙头。但在跨界AI算力搭上行业巨头英伟达后,公司股价持续飙升,一跃成为AI板块的十倍大牛股。捷荣技术则可以提供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产品等模具开发及精密结构件产品。2023年8月以来华为概念的火爆,也让捷荣技术有了连续涨停的资本,并最终成为兔年最具爆发力的牛股之一。 兔年牛熊股一览 数据宝统计,除去兔年上市次新股,兔年二十大牛股全年涨逾150%,二十大熊股全年跌逾74.6%。细分来看,牛股中,凯华材料遥遥领先,累积涨幅413.84%;其后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涨逾300%。以申万行业划分,通信板块上市公司最多,共计5家,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剑桥科技、联特科技、新易盛均属于此。 2023年以来,生成式AI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拉动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光通信网络是算力网络的重要基础。中际旭创为光模块龙头,在800G等高速光模块需求显著增长的带动下,公司预计全年实现盈利20亿元至23亿元,同比增长63.4%至87.91%;天孚通信则位于光模块上游,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无源器件解决方案厂商之一,同样充分受益全球数通市场的高景气。 以上市板划分,北交所个股上榜率较高,凯华材料、中纺标、华密新材、曙光数创、五新隧装和天纺标均登上二十大牛股榜单。2023年10月23日至11月27日,受益于“深改19条”等政策利好落地、转板预期增强、流动性改善、估值较低等因素,北证50持续上行,累计涨幅55.94%。上述个股多在这一波行情中实现大涨,并在随后的回撤中维持住了股价。 熊股方面,全年跌幅超过80%个股共计5只,为*ST爱迪、*ST左江、*ST红相、*ST博天和海优新材。行业上,电力设备5股上榜,电池、光学设备为细分板块的重灾区。在前十大熊股中,ST股占据9席。分析人士表示,注册制全面实施后,壳资源价值大幅贬值,市场资金向头部优质蓝筹集中,ST等绩差垃圾股被边缘化,“炒新、炒小、炒差”将面临巨大风险。 ...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