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服务,人保财险 _2024年矿产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2023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超200亿元

2024年矿产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2023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超200亿元
- 2024年5月15日 来源:中研普华集团、央视财经、中研网 1127 72
-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了《2023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统计年报》,其中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资金达到了200.72亿元,同比增长7.7%,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实现正增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2023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统计年报》揭示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活跃态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了《2023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统计年报》,其中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资金达到了200.72亿元,同比增长7.7%,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实现正增长。这一增长趋势不仅体现了我国对于非油气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重视,也预示着未来我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从资金投入的具体分布来看,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均有所增长,分别占总投入资金的23%、42.4%和34.6%。其中,中央财政和社会资金的投入涨幅较大,同比分别增长10.6%和15.5%。这表明,除了政府的持续支持外,社会资金也逐渐成为非油气地质勘查的重要资金来源。
在勘查成果方面,2023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共计124处,这一数字再次证明了我国在非油气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实力。其中,煤炭新发现矿产地4处,石墨新发现矿产地10处,这些新发现的矿产地对于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的增加和能源结构的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从资金投向来看,矿产勘查占据了最大的比重,达到了58.5%。这反映出我国对于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重视,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矿产勘查领域将继续保持活跃态势。基础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以及地质科技与综合研究等领域也获得了相应的资金支持,这些领域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整体水平。
总体来看,《2023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统计年报》揭示了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工作的活跃态势和显著成果。未来,随着国家对非油气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持续投入和重视,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从供需来看,2022年全球能源资源新增储量、产量、消费量继续分化。其中,化石能源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石油生产消费稳步增长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天然气供需双降,煤炭产量、消费量均创历史新高。
2022年,大宗矿产供需分化明显,钢铁供需双降,铜供给增长不及需求,消费同比增长3.72%,铝土矿供强需弱,消费量下降0.8%,供需缺口大幅缩小。锂、钴、镍等战略性新兴矿产供需缺口持续缩小。去年,全球主要矿产品贸易量总体减少,但战略性新兴矿产贸易量增加。
从各国政策来看,2022年至2023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矿业政策出现密集调整,推动矿业产业链本土化和经济复苏。其中,发达经济体调整关键矿产战略,更新关键矿产清单;发展中经济体修改矿业制度和法律法规,强化资源管理。矿业科技装备走向智能化,5G技术、人工智能引领矿山向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矿产种类丰富:中国已发现矿产173种,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9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0种,水气矿产3种。部分矿种储量居世界前茅,如稀土、钨、锡、钼、锑、菱镁矿、萤石、重晶石、膨润土、石墨、滑石、芒硝、石膏等矿产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较强的竞争能力。
人均拥有量低:尽管中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
贫矿多,富矿少: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贫矿多,富矿少;难选矿多,易选矿少;共生矿多,单一矿少。在部分用量大的支柱性矿产中,贫矿和难选矿多,开发利用难度大,利用成本高。
分布不均匀:中国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例如,铁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最集中,而东南沿海各省则很少。这种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使一些矿产具有相当的集中,但也给运输带来了很大压力。
共生矿多:中国的磷矿资源存在富矿少、贫矿多、开采难度大、伴生矿多、品位低等特点。技术上可利用、具有经济价值的磷矿储量只占总储量的22%,早期的开采活动中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为了使分布不均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调配使用,需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此外,还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推动矿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2022年,我国常规油气勘查在多个盆地取得突破。在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东部发现富油气新区带,顺北油田多口井获高产油气流,落实两条亿吨级超深层凝析油气富集新区带。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8000米以深钻获高产油气流。渤海湾盆地保定凹陷浅层新区、杨武寨构造和葵花岛构造深层新层系获高产油气流。河套盆地开辟了临河坳陷中部油气增储新方向。琼东南盆地发现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型气田。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深水古近系也开辟了勘探新区。
在非常规油气勘查方面,我国页岩气勘查在四川盆地及周缘威远渝西深层、普光气田浅层、井研—犍为寒武系、梁平和红星二叠系、新场复杂构造深层、丁山构造深层等取得新突破。在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苏北盆地、北部湾盆地等非常规石油新层系、新类型和新区勘查取得成效,将成为今后石油稳产的重要接替领域。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神府等地区的深层煤层气勘查也获得重要突破。
非油气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投入资金持续增长:近年来,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资金实现了连续正增长,显示出国家对于该行业的持续支持和投入。这一趋势预计在未来仍将持续,为非油气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新发现矿产地增加:随着勘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勘查工作的深入推进,全国新发现矿产地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不仅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市场空间。
勘查领域不断拓展:非油气地质勘查行业正在逐步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除了传统的矿产资源勘查外,还涉及到了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海洋地质等多个领域。这些新兴领域的拓展,为非油气地质勘查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勘查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非油气地质勘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例如,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等在勘查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勘查效率和精度。这些技术的应用,为非油气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提高,非油气地质勘查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因此,未来非油气地质勘查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勘查和绿色矿业的发展。
总之,非油气地质勘查行业发展趋势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为了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提高勘查效率和精度,加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和实践。
“十四五”以来,我国在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渤海湾等盆地累计新发现8个亿吨级油田和11个千亿方级气田。同时,各地初步圈定找矿远景区112个,新发现157处大中型矿产地,提交可供商业勘查找矿靶区102个,金、锂、萤石、钨、铁、铜、锰、煤炭等多个矿种形成一批新的找矿成果。
数据显示,全国已有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163个矿种中,石油、天然气、稀土、金、铜、锂、钴、镍等多个战略性矿产储量持续增长,有效提升了我国资源接续能力。
此外,全国矿产勘查投资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2022年,油气矿产勘查投入创历史新高,达到822亿元,同比增长3.1%;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达到99.2亿元,同比增长15.6%。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在总结中国矿产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矿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矿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
-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
相关深度报告REPORTS
推荐阅读
《2023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统计年报》揭示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活跃态势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了《2023年全国非油...
阿里巴巴集团2024财年Q4及全年业绩强劲,重回健康增长轨道在经历了一年的主动变革和战略调整后,阿里巴巴集团于5月142...
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建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过程,包括混凝土、砖瓦、木材、金属等多种材料。据估计,我国每年...
制冷设备主要用于船员食物冷藏、各类货物冷藏及暑天的舱室空气调节。这些设备主要由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和...
西式火腿起源于欧洲,并在北美、日本及其他西方国家广为流行。鸦片战争以后,西式火腿传入中国,因其肉嫩味美而深受消...
铍材料是我国高强轻型材料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性高端金属结构材料,也是国家战略资源利用和储备的重要研究对象。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