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重磅!首只两千亿级股票ETF正式诞生!又一次见证历史

小微 小微
49848
2024月03月13日

股票ETF市场迎来新的里程碑!

深夜重磅!首只两千亿级股票ETF正式诞生!又一次见证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总规模超过2002亿元,由此成为我国历史上首只规模站上两千亿元大关的股票ETF产品。

今年以来,国内股票ETF市场诞生多只重磅产品,除了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之外,华夏上证5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相继晋升“千亿元级俱乐部”,股票ETF年内吸金接近3700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资本市场有效性逐步提升的背景下,被动产品配置价值提升,投资者对ETF的认知也在增加。股票ETF规模迅速增长,意味着被动投资大时代正加速到来。

首只两千亿级股票ETF

正式诞生

2024年注定在国内ETF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不仅是国内股票ETF市场成立的第20个年头,还见证了首只两千亿元级股票ETF的诞生。

上交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总规模达到2002.75亿元,突破两千亿元大关。

Wind数据显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立于2012年5月4日,是国内首批跨市场ETF,首募规模达到329.69亿元,一直保持着被动产品首发的历史纪录,之后规模一度有所缩水。直到2014年年末,随着牛市行情启动,该ETF规模迅速突破400亿元,2015年牛市行情顶峰过后突破500亿元,之后规模一直在500亿元附近徘徊。

2022年开始,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再次驶入规模上升的“快车道”,当年1月末,规模正式站上600亿元整数关,同年年末再上一个台阶,突破700亿元大关。2023年,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更是实现“三连跳”,1月中旬规模超越800亿元,7月末继续飙升突破900亿元,8月7日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国内市场首只千亿级股票ETF,引发市场关注。

今年以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继续突飞猛进,1月22日正式突破1400亿元整数关,并只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于3月5日突破1900亿元大关,3月12日正式站上2000亿元之上,创下国内单只股票ETF新纪录。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涨超690亿元,增幅超过50%。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的增长也与沪深300指数自身的吸引力密切相关,目前,在全市场5只规模超千亿元的股票ETF中,有4只就是跟踪沪深300指数。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沪深300指数行业较为均衡,科技创新成长属性持续加强。Wind数据显示,当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TTM为11.60倍,处于历史22.9%分位,估值相对偏低。当前阶段沪深300指数投资性价比较高,具备估值修复潜力,配置价值显著。

股票ETF年内“吸金”近3700亿元

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首只2000亿元股票ETF的出炉,是今年股票ETF强势“吸金”的一个缩影。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11日,全市场844只股票ETF规模达到2.01万亿元,相比2023年底资金净流入接近3700亿元,达到3666.02亿元,显示出股票ETF强悍的“吸金”能力。

股票ETF中“大块头”颇多。除了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之外,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规模超过千亿元,南方中证500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等规模均超500亿元。

市场人士表示,股票ETF近年来加速扩张,主要是因为近两年市场较为低迷,主动基金挖掘alpha难度不断提高。大家也逐渐认识到,指数基金能够很好地把握各类市场风格、行业主题、细分赛道的平均行情,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布局。

还有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无论是从政策面,还是情绪面,今年市场基本处于历史相对底部,由于ETF较强的工具性,投资者倾向于用ETF在底部进行布局,期待在反弹中赚取收益。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较难找到一条主线能显著超越板块分布相对均衡的宽基指数,另外,板块分布相对均衡的宽基指数风险更为分散,适合投资者进行左侧布局。因此,在底部区域,投资者更愿意配置宽基ETF。

此外,还有投资人士表示,在当前较低的市场估值水平下,投资宽基产品的确定性相对较强。特别是当前在波动市场下,市场对于投资标的的整体思路逐步由锐度转向对胜率的关注。若2024年宏观环境未出现明显变化、行业未出现明显投资主线,宽基产品的资金流入速度或仍将高于行业主题ETF。同时机构配置需求叠加较大的市场容量,未来宽基尤其战略政策相关板块的ETF将显著增长。

激烈竞争之下两极分化严重

用“创新”赢得未来

虽然股票ETF规模节节攀升,千亿级ETF不断涌现,但是行业的另一面是,ETF两极分化严重,大量的ETF产品规模不足1亿元。在“越来越卷”的ETF赛道上,基金公司纷纷进行ETF费率降价、发力联接基金等举措,而行业人士认为,要用“创新”迎战未来。

据一位第三方研究人士表示,业务发展的着力点还是要从ETF创新入手。ETF创新是ETF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宽基ETF也是如此。从2023年跟踪宽基指数ETF的发行来看,发行规模前四的跟踪指数都是首次发行ETF,并且都是2023年新发布的指数,产品数量占比为66%。说明无论是指数发布,还是跟踪指数ETF发行,宽基ETF仍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不断满足投资者更加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一位ETF基金经理也表示,未来ETF发展的着力点不仅仅是费率改革,更关键在于产品和业务创新。宽基产品的编制思路往往有三个维度,包括市场差异、规模差异和风格差异。通过各维度的拆分和叠加,可以有效寻找布局思路。其次,从美国市场经验看,创新型产品主动ETF占比持续上升,已成为美国ETF市场新的增长点。同时,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通过由重“投”轻“顾”向重“投”重“顾”转变,丰富ETF运营方式,从卖方投顾思维转向买方投顾思维,加强投资者的深度陪伴,也是业务突破口之一。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业务发展的重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基金公司和各渠道可进一步探索ETF买方投顾模式,以投资者盈利为目标,提供更专业的投研服务和更紧密的客户陪伴;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可以从横向和纵向继续探索差异化产品,如进一步布局不同市场的跨境产品、开发基于宽基指数的smart beta产品等。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重磅!电子社保卡上线“个人养老金”功能 华夏、广发、招商等巨头入驻!

重磅!电子社保卡上线“个人养老金”功能 华夏、广发、招商等巨头入驻!

小微 小微
62991
2024-01-26
继官宣个人养老金制度将推进全面实施之后,又一重磅利好袭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发现,覆盖超9.3亿人群的电子社保卡上线了“个人养老金”功能,引发市场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悉,为进一步拓宽个人养老金开户和缴存渠道,电子社保卡在首页开设了个人养老金专区,目前包括华夏基金、兴证全球、汇添富、广发、招商、银华基金在内的6家基金公司,以及国民养老保险已入驻该专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业内人士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以来,受到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个人养老金入驻有助于完善电子社保卡的使用场景,对提升公募基金个人养老金产品的触达程度、改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投资者教育都有积极意义。 6家基金公司和1家保险公司入驻 电子社保卡是持卡人线上享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民生服务的电子凭证和结算工具,截至2023年11月底,电子社保卡申领人数已超过9.3亿,人口覆盖率达66%。 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可以通过电子社保卡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接入个人养老金专区。 去年10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推出电子社保卡“个人养老金产品购买专区”,银华基金成为首家“进驻”电子社保卡“个人养老金产品购买专区”的基金公司。就在今日,包括华夏、兴证全球、汇添富、广发、招商基金在内的5家基金公司,以及国民养老保险也入驻该专区。 从“个人养老金产品购买专区”来看,里面已介绍不少个人养老金产品。类型上分为目标日期型和目标风险型,其中目标日期型中,包括华夏、汇添富、招商、银华、广发基金公司旗下等15只产品,而目标风险型,包括了银华、招商、广发、华夏、汇添富、兴证全球等基金公司旗下20只产品。 此外,保险产品中包括了国民共同富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该产品显示稳健账户收益率为3%,100元起购。 记者尝试点击产品名称进入申购页面,以华夏旗下某只个人养老金基金为例,整体页面有具体产品过去业绩表现、基金分析指标、基金档案、基金持仓、基金公告等介绍,最下面还有“定投”“申购”的布局选项。目前来看,该产品申购费率为0。 而兴证全球基金相关人士表示,作为业内FOF和养老布局的先行者,自个人养老金业务推出以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先后推出5只养老FOFY份额产品。本次“入驻”电子社保卡后,上述5只产品均在该平台上线展示。 兴证全球基金FOF投资与金融工程部总监、养老金管理部总监、兴全安泰积极等基金基金经理林国怀表示,兴证全球基金FOF管理的理念是,通过优选全市场的基金,争取能在获取优于市场平均收益的基础上,降低波动率,让客户拿得住,避免追涨杀跌,真正做到长期持有。 “个人养老金入驻有助于完善电子社保卡的使用场景,对提升公募基金个人养老金产品的触达程度、改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投资者教育都有积极意义,”兴证全球基金表示,“接下来,我们将按照突出专业属性、强调民生功能、完善投教工作的思路,做好个人养老金专区推广运营工作。” 养老金信息一站汇总 其实电子社保卡是社保卡的线上形态和电子证照,与实体社保卡一一对应、功能相通,由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统一签发、统一认证、统一管理、全国通用。 从目前来看,电子社保卡的个人养老金专区中,用户可通过展示页面外链至银行和基金公司等平台,享受个人养老金开户(包括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缴存、投资交易、权益查询等服务事项。 除了上述业务,专区内提供个人养老金制度信息一站式服务,精准解答用户对个人养老金的常见问题。 个人养老金业务之外,该专区还提供查询社保和年金等第一、二支柱养老保险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缴费信息测算养老待遇,增强对个人养老规划的通盘认识和理解,提升养老保险综合服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已设置Y份额的养老目标基金产品达到180只,去年四季度末总规模达到58.22亿元,一年多时间养老FOF产品已初具规模,为投资人提供了不同投资策略、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养老投资产品。 个人养老金制度将推进全面实施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将推进全面实施。 2022年11月开始,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正式实施运作。在商业银行、基金公司等行业主体的携手努力下,个人养老金产品不断扩容,开户数量稳步增长,为第三支柱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开头。 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鹏华基金资产配置与基金投资部人士表示,个人养老金是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养老金制度经过一年多的试行,即将全面实施。 “个人养老金参与群体的扩大,将有效促进个人养老金市场规模的增长,既有助于缓解养老这一社会问题,也有助于引导居民财富向资...
金融舆情周报:央行1月再投放1500亿元PSL

金融舆情周报:央行1月再投放1500亿元PSL

小微 小微
61363
2024-02-02
一、宏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国务院国资委将全面实施“一企一策”考核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4年,在前期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国资委将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国务院国资委将对中央企业全面实施“一企一策”考核,即统筹共性量化指标与个体企业差异性,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承担重大任务等情况,增加反映价值创造能力的针对性考核指标,“一企一策”签订个性化经营业绩责任书,引导企业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国家统计局:1月制造业PMI为49.2% 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48.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7.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 3.央行再投放1500亿元PSL 多地获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 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1月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1500亿元。这是继去年12月重启PSL投放3500亿元后,央行再次投放1500亿元PSL。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两家政策性银行一日投放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逾140亿元,多地宣布获得首批专项借款。业内人士认为,专项借款是推动城中村改造的一个重要金融工具创新,有利于推动城中村改造加速。 二、行业观察 1.取消外资股份比例限制 金融业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已取消银行保险机构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同时大幅减少外资数量型准入门槛。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强、活力足、政策空间大,金融业稳健运行,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更有信心和底气,进而采取举措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国际资本分享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红利。 2.苏州、苏农等7家上市银行1月获33次调研 开年一个月以来,上市银行密集发布调研公告。据财联社不完全梳理,截至1月31日,2024年首月已有苏州银行、苏农银行、宁波银行等7家银行纷纷迎来机构密集的调研,1月份合计调研次数达33次。 此轮调研中,未来资产质量趋势、信贷投放情况以及息差等问题成为各机构关注的重点。从调研情况来看,2024年银行信贷储备较为充分,开门红进展良好,并对全年信贷投放持中性乐观态度。同时持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授信及审批策略,加大信贷资产管控和风险化解力度。 3.监管新规规范融券行为 私募量化多空策略将受平抑 近日,证监会重磅出手,融券业务也迎来了强监管。针对融券业务的新政,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 融券政策的收紧,对参与融券业务的一些机构影响较大,包括券商、私募等,尤其是作为融券大户的量化私募所受冲击最大。 三、公司新闻 1.6家上市银行2023年成绩单出炉! 1月29日晚间,青岛银行披露2023年业绩快报。截至目前,已有杭州银行、招商银行、长沙银行、齐鲁银行、中信银行、青岛银行6家上市银行的2023年成绩单亮相。 数据显示,营业收入方面,上述6家银行中,杭州银行、长沙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4家银行2023年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具体来看,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91.23亿元,同比减少56.60亿元,降幅1.64%。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总收入2058.96亿元,同比下降2.60%。 归母净利润方面,6家银行均取得同比增长。从金额来看,招商银行归母净利润最高,为1466.02亿元。增速方面,杭州银行表现最为亮眼,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3.83亿元,同比增长23.15%,是唯一一家增速超过20%的公司。 2.时隔三年!招商银行再度调整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招商银行日前对零售业务条线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新设零售客群部,并由财富平台部总经理厉明东兼任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在此次调整前,招商银行零售金融业务条线下共有零售金融总部、财富平台部、私人银行部、零售信贷部四个部门。在过往的组织架构中,招商银行曾设有基础客户部,后于2018年拆分合并为零售金融总部。2021年,随着招商银行大财富管理战略的推进,该行又将原一级部门零售金融总部的大部分团队...
在长短债之间应该如何抉择?

在长短债之间应该如何抉择?

小微 小微
63728
2024-02-12
岁末市场走弱,债券市场交投情绪火热。放眼全年,债券基金整体表现不俗。Wind数据显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混合债券型一级指数、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混合债券型二级指数均取得了正收益。基于良好的收益表现,2023年债券基金规模快速增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但债券有长短划分,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债券到底是买长还是买短呢?今天就来探讨一下债券的“长”与“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1如何区分债券的长与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债券的长短通常是根据偿还期限的时间长短来划分的。 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的为短期债券;1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中长期债券或称中期债券;偿还期限为10年以上的为长期债券。 02债券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短债基金更受欢迎 规模的变化往往代表市场的选择。Wind数据显示,2023年债券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其中,短期纯债基金规模从2022年底的8329亿增长至2023年底的10300亿,单年度增长率为23.66%; 被动型债券基金规模增长最为明显,规模从2022年底的6393亿增长至2023年底的10067亿,单年度增长率达57.47%; 中长期纯债基金存量规模最大,增速略显逊色,规模从2022年底的48354亿增长至2023年底的56584亿,单年度增长率为17.02%。 从底层来看,无论是存量还是2023年度增量,被动型债券基金里跟踪短债的居多。所以整体上来看,短债基金在2023年更受欢迎。 03短债基金性价比更为突出 连续17年取得正收益 与中长期纯债基金相比,短债基金投资的债券资产久期相对更短,受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较小。虽然与中长期纯债基金相比,短债基金长期收益略低,但整体最大回撤相对更小,最大回撤的回复天数也明显快于中长债基金。 作为稳健投资的选择,短债基金在过往的投资中展现了突出的“稳定性”。无论市场牛熊,在各个年度均取得了可贵的正收益。Wind数据显示,短期债券型基金指数自2006年7月28日的基日以来,连续17个完整年度取得正收益。 2023年,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在各类债券指数中最大回撤最小,仅为-0.15%。相较于所取得的3.27%的全年收益而言,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的投资性价比突出。 04长债基金风险与收益更高 一般而言,长债利率与经济预期的相关度更高,短债利率与央行的操作、资金面环境相关度更高。从风险收益特征来看,组合久期越长,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就越大,所以长债潜在的风险和收益大于短债。 当前阶段长债对于资金的吸引力更高。根据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2024年1月第二周及第三周基金产品的债券交易情况,1年及以下期限的利率债被买入,而7-10年以及20年以上期限的品种也在被买入,居于中间段的有所卖出,长端买入的规模大于短端。 一方面,市场对于年初以来降息的期待强烈,同时对于未来的基本面预期相对较弱。在此背景下博弈利率下行带来的债券价格上涨。 另一方面是,年初时点机构的配置需求较强,进一步助推超长债行情的演绎。典型如保险机构,其负债端久期较长,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很高。他们在年初倾向于配置期限更长的利率债,以期获得更高的票息收益。 而在当前时间节点一年以下短期债券也被买入的原因在于机构需要借助短期债券流动性较好的特性便于随时调整投资组合。 05未来买长还是买短? 在高波动的A股市场下,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组合中加入债券基金非常有必要。 一方面,30年期国债、10年国债收益率近期持续下行。短期长债对于经济偏弱和货币宽松预期的定价较为充分,进一步大幅下行或需要新的催化条件;另一方面,从曲线形态来看,当前十分平坦。未来存在走陡的可能(短端利率下行),短端性价比相对更高。 从配置端的生态变化来看,随着存款利率下行,货币及现金类产品受到更严格的投资约束,越来越多稳健理财需求将目光瞄向短债基金。...
Sora 催化AI行情 机构:持续性或难以复制2023年

Sora 催化AI行情 机构:持续性或难以复制2023年

小微 小微
62363
2024-02-20
(原标题:Sora 催化AI行情 机构:持续性或难以复制2023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农历新年第一个交易日,Sora、算力方向引爆市场,A股迎来开门红。 截至2月19日收盘,Wind光模块指数大涨14.08%,在一众概念板块中遥遥领先;Sora、多模态模型、ChatGPT、AIGC概念股也纷纷涨逾10%。 AI板块的爆发主要受益于OpenAI旗下最新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的亮相。 部分机构认为,Sora模型有望推动AI多模态领域飞跃式发展,AI创作等相关领域将迎来深度变革,AI赋能范围进一步扩大。 对应A股市场来看,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团队判断,AI大概率是本轮“龙抬头”行情主线,建议积极关注本轮AI主题,重点方向包括算力产业链、传媒等。 但中期看,AI行情高度和持续性恐难以复制2023年,具备业绩支撑的算力产业链有更强延续性。 Sora来袭意味着什么? 2月19日,上证指数上涨1.56%,重新站上2900点;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则分别上涨了1.13%、0.93%。全部A股成交额达到9646.89亿元。 板块方面,Sora、多模态模型、ChatGPT、AIGC领涨Wind概念板块,相关指数分别大涨11.36%、11.02%、10.41%、10.17%。 同时,Wind光模块指数(8841258.WI)收涨14.08%,为当日涨幅最大的概念板块。其中,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三只大市值蓝筹集体20%涨停。 节后首个交易日,AI板块之所以最先爆发,与近期AI领域实现新的技术突破有关。 2024年2月16日,OpenAI正式发布文生视频模型Sora。据OpenAI介绍,Sora可以根据用户的文本提示快速制作长达一分钟的逼真视频,这些视频可以呈现“具有多个角色、特定类型的动作、主题和背景等准确细节的复杂场景”。 以Sora官方演示的一个样片为例:Sora能够理解人吃汉堡的行为,并且在汉堡上留下咬痕。 同时,业内人士指出,Sora在视频画面一致性、长视频生成等方面的性能优于其他模型。 根据新智元转引的Sora测评,Pika等其他主流视频生成模型大多只能维持5s左右的动作和画面一致性,而Sora可在长达17s的视频中保持动作和画面一致性。此外在长场景视频生成中,Sora的细节丰富度和画面流畅度显著高于其他视频生成模型。 据悉,目前Sora尚未公测,仅对小部分人开放。但它的出现还是引发了市场的无限遐想。 “Sora的诞生预示着用户可以省去繁琐冗杂的制作过程,将自我想象力转换为视频作品,预期将推动短视频行业实现爆发式增长。”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姚旭升进一步谈到,假日期间,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大厂纷纷借着春节热度,推出AIGC新春应用,加速推动大模型的落地和商业化布局。Sora模型有望推动AI多模态领域飞跃式发展,AI创作等相关领域将迎来深度变革,AI赋能范围进一步扩大,多模态相关的训练及推理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对算力基础设施的相关需求,这有望缓解市场对于算力设备投资持续性的担忧,从而打开龙头厂商估值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2月15日,谷歌也宣布了下一代大模型Gemini 1.5 Pro。 太平洋证券计算机团队介绍,Gemini 1.5 Pro是一种中型多模态模型,针对多种任务的扩展进行了优化,其性能水平与谷歌迄今为止最大的模型1.0 Ultra类似,并引入了长上下文理解方面的突破性实验特征。目前,少数开发人员和企业客户可以通过AI Studio和Vertex AI的私人预览版在最多100万个token的上下文窗口中进行尝试,这意味着使用1.5 Pro能够一次性处理海量信息,比如1小时的视频、11小时的音频、超过30000行的代码库,或是超过700000个单词。 AI反弹行情可期 AI概念在春节假期后爆发的这一幕似曾相识。2023年春节期间Chat GPT走红,此后A股市场上掀起了一轮AI热潮。 2024年春节后,在Sora的带动下,A股是否将再次上演AI行情?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团队分析,对比2023年节后,相同的是,AI技术创新将推动传媒、教育等多领域的变革,拉动算力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并利好手握优质数据资源的企业。AI指数从2023年6月以来开始调整,2024年开年来受风险偏好压制和资金行为影响跌幅靠前,截至2月8日人工智能指数已基本抹去2023年以来涨幅, TMT板块四行业的估值均处于2010年以来35%以下的合理偏低位,情绪反转及消息面利好催化下反弹可期。 该团队指出,AI大概率是本轮“龙抬头”行情主线,维持红利+央国企底仓推荐同时,建议积极关注本轮AI主题,重点方内算力产业链、传媒等。但中期看,AI行情高度和持续性恐难以复制2023年,具...
非对称下调贷款利率传递积极信号

非对称下调贷款利率传递积极信号

小微 小微
68529
2024-02-20
(原标题:非对称下调贷款利率传递积极信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0日,央行公布的2月LPR报价数据显示,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25个基点至3.95%,而1年期LPR报价保持在3.45%不变。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史上“最不对称”的一次降息,5年以上LPR下调幅度超过一年期25个基点,为LPR报价机制形成后最大的差额。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释放更积极的货币政策信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Wind统计,历史上,央行共有13次不对称降息。在2019年8月LPR报价机制改革前,央行共有4次非对称下调存贷款利率,分别发生在2002年、2008年、2012年、2014年。其中,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幅度低于存款基准利率6个基点至27个基点;2019年8月以来,央行累计共有9次非对称下调LPR报价,其中,2022年5月、8月,5年期以上LPR下调幅度分别超过1年期15个基点、10个基点,均低于此次非对称降息。 “年初地产销售平淡,利率调降是‘当务之急’。四个一线城市1月商品房成交量环比继续回落,加之恒大清盘事件等房企风险持续扰动市场情绪,政策托底地产在今年年初就显示出紧迫性。本次5年期LPR降幅超预期,意在促使楼市量价尽快企稳,也释放出地产政策后续出台的信号。回顾2022年5月,同为5年期LPR单独调降时,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降等稳楼市政策配合出台。”东吴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陶川20日分析认为。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则表示,本次报价是对于1月24日国新办会议的呼应。“其中提到将把提供给金融机构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由2%下调到1.75%,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推动信贷定价基准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我们说的LPR下行,同时,2023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提到‘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此外,目前货币政策发力点聚焦于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带动整体利率水平下行,当前,经济环境需要降低实际利率,2022年以来,大行连续四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今年1月25日起,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各下调了0.25%,也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1月以来,银行主动负债工具的发行成本逐渐下行。 MLF与LPR不必然线性挂钩 从历史来看,LPR报价由MLF操作利率和报价加点共同决定,其中,报价加点主要受银行资金成本变化、信贷市场供求状况和信用风险溢价等因素影响。2月MLF操作利率保持稳定,这意味着当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未发生变化。此次突破“范式”的降息,可窥见金融工作会议后央行政策思路变化。MLF降息落空不影响LPR调降,LPR存在单独调降的情况。 “MLF-LPR利率联动调降并不绝对,前有2023年8月5年期LPR不降为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打开空间,现有5年期LPR率先调降兼顾稳汇率与稳地产,意味着后续MLF与LPR有依照各自逻辑进行操作的空间――MLF关注汇率,而LPR则注重实体,存款利率市场化可为银行息差打开空间。”陶川分析认为。 根据Wind统计,2019年9月至今,四次LPR单独调降前后均有降准为银行成本作缓冲;此外,去年LPR降幅小于MLF,且有三次存款利率调降,为本次LPR单独下调保留了银行息差空间。 “2月MLF利率不变,或许是出于内外均衡考虑。1月24日国新办会议上提及‘价格上兼顾内外均衡’,目前,发达经济体通胀大概率延续回落势头,但服务项目通胀仍具粘性,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何时启动降息有较大不确定性,中美利差倒挂幅度仍处在历史较高水平。未来,MLF是否调整仍需观测海外市场形势。”朱启兵亦认为。 此外,陶川指出,从节前央行超预期降准、地产白名单加速推进及信贷投放量创同期新高,到节后国常会及各地方部委显示的“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再到本次非对称降息,可以看出政府对今年“开门红”的成色更加重视。 记者 刘扬...
重磅!国常会最新定调!

重磅!国常会最新定调!

小微 小微
52601
2024-02-23
(原标题:重磅!国常会最新定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次会议听取2023年国务院部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举措;部署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会议指出,要把稳外资作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在扩大市场准入、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等方面加强服务保障,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经过各方面协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要坚持改革创新,强化配套政策支持,持之以恒攻坚推进,进一步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 研究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会议研究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举措。 会议指出,外商投资是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把稳外资作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在扩大市场准入、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等方面加强服务保障,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外商股权性质直接投资全年净流入621亿美元,四季度净流入规模环比明显提升。经初步测算,2023年来华证券投资亦呈现净流入,四季度净流入规模达到近两年高位,9至12月外资连续净增持境内债券累计逾600亿美元。以上显示更多外资来华投资兴业和配置人民币资产。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在1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曾表示,今年将稳步扩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的试点,完善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统一境外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则,支持区域开放创新,促进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 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 2023年下半年,一揽子化债方案在地方落地见效,各地通过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地方政府债务化解(下称“地方化债”)等动作,积极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风险。过去一年,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超1.38万亿元。 本次国常会指出,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经过各方面协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为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会议还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强化配套政策支持,持之以恒攻坚推进,进一步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要强化源头治理,远近结合、堵疏并举、标本兼治,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下,随着各地、各金融机构化债工作细则逐步明确,后续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参与化债的节奏也将提速。其中,抗风险能力强、政治站位高的国有大行和政策性银行将发挥主要作用。 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强调要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加强协同配合,多措并举打通服务堵点,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由于中外支付习惯不同,部分境外来华人员在日常支付时感到不便。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按照“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总体思路,明确境外银行卡受理、移动支付、现钞使用、账户服务等改进措施。人民银行明确指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出更多举措,让境外人士感受支付便利。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张萌此前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专项工作机制作用,按照既定工作方案和目标,持续推进现钞使用、外卡受理、移动支付、账户服务、宣传推广等各项工作任务,切实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 责编:战术恒 校对:高源...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