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情失效 “大”行情来袭!还能持续多久?公募这样看

小微 小微
73250
2024月02月01日

不是“太小”就是“超大”的A股风格变换中,究竟谁才是基金经理未来最看好的方向?

“小”行情失效 “大”行情来袭!还能持续多久?公募这样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微盘策略成为公募基金2023年最佳策略后,新年以来超大盘风格主导的中字头行情又使得一批国企主题、高股息主题基金站上业绩前列。对此,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投资者追捧“超大”行情的动机逻辑延续了2023年火爆的“太小”行情,在新经济和硬科技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背景下,“太小”与“超大”皆非A股主流行情,居于“微盘”和“大盘”的中间地带才是公募投资的蓝海。

“小”行情失效 “大”行情来袭!还能持续多久?公募这样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重优势刺激中字头行情

2024年开年一个月的行情,A股最佳策略完全逆转2023年的主导风格,代表超大盘风格的中字头成为市场行情的主导力量,而在2023年市场中生猛异常的微盘股策略却渐渐失效。

Wind数据显示,公募基金2024年第一个月度业绩榜单前列中,国企主题基金、高股息主题基金等主要体现超大盘风格的公募产品,完全替代了去年微盘主题基金逞强的局面,根据混合型基金前十强截至2023年12月末的持仓信息,几乎清一色地持有包括煤炭、资源、银行、基建等中字头的超大盘股。

对此,长城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储雯玉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从政策角度来看,近期资本市场迎来一系列密集有力的政策举措,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并把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积极政策连续出台提振了市场信心,也为中字头板块上涨提供了动力。而从基本面来看,中字头企业也在盈利预期和分红方面表现稳定,能在市场估值偏低、波动较大时给予投资者更多信心。同时,中字头企业普遍有较高的分红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回报,增加了其吸引力。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强调,“中字头”板块有望在当前市场底部区域成为新主线。本轮行情的动力主要源于积极的市值管理政策信号,也受益于前期国企改革落地的成果对板块整体投资价值的支撑。政策与景气共振,本轮行情的延续性值得期待。政策利好有望加速央企的估值重塑,市值管理举措若能按期导入,叠加回购、分红等积极措施,将对中字头企业的市值形成有力支撑。此外,基于“一利五率”的经营指标,近年来央企估值普遍有所提升,有望为中字头板块行情的延续提供基本面支持。

“超大”行情延续“太小”逻辑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认为,A股市场的中字头行情的火爆显示出A股市场的情绪有所回暖,但风格集中在超大盘风格又意味着相对较弱的市场情绪修复到位仍需一段时间,这意味着投资者追捧“超大”行情的动机与逻辑,与2023年火爆的“太小”行情如出一辙。

摩根士丹利基金一位人士认为,投资者情绪的确有所回暖,但行情结构分化,国企改革、高股息品种表现相对较强,而科技成长、制造成长板块继续下跌,创业板指数表现依然疲弱,这种情况下市场是相对脆弱的,尤其是医药和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上出现的调整,导致投资者防御心态增强,继续向低估值高股息品种加码,对A股最为重要的成长板块带来明显的分流。

显然,许多基金经理均将“超大”与“太小”视为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情绪的较低状态。华商基金邓默表示,市场普遍认为高股息策略作为一个防御型策略,它的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后续成长风格的表现。那么从短期来看,成长板块的情绪修复可能需要到二季度,市场会逐渐开始交易美联储降息预期,同时在业绩披露期部分业绩高增长的行业会受到市场关注,使得资金逐渐流向这些成长板块,当前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还处于偏低的状态。

“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高股息个股开始不断创新高,吸引了主题投资者的关注,推升了高股息板块的投资热度。” 邓默认为,今年年初成长板块的调整也进一步提高了投资者避险情绪,促使此类具有超大盘特点的高股息板块年初继续走强。

核心产业决定公募须紧抓“中间”

与此同时,在新经济成为中国GDP高质量增长核心力量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相信,“太小”与“超大”皆非A股市场主流,唯有“中间地带”才是长期机会的获取来源。

“我们已经明确指出大盘与微盘之间尚缺中盘和小盘行情。中盘和小盘是中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认为,这也是中周期与过渡期最重要的作用点。微盘策略失效,大盘策略失效,中盘与小盘策略兴起应该是过渡期策略的常规逻辑。尽管截至当前A股市场还是以大盘风格为主导,并且目前还看不到大盘策略失效的迹象,但并不影响基金经理提前将视野放在“中间企业”的布局研究上。

魏凤春表示,中国股市最成功的策略是哑铃策略,尤其是在2022年—2023年以来,红利低波与科技成长都有不错的收益,2024年行情至今哑铃策略是失效的,但这可能是短暂的过渡,从中周期的核心来看,主导产业是配置和研究重要的布局成败点。居于“微盘”和“大盘”中间地带的产业是未来投资的蓝海,应该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主导产业的寻找过程中。中国未来的主导产业应该是高端制造,房地产已经不再是资本市场认可的主导产业。之前的主导产业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软科技,是一个从扩散到收敛的过程。现在的主导产业是硬科技,未来的硬科技应该是一个从积聚到吸附的过程,相信这些硬科技未来会形成国家鼓励的“新质生产力”,最后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看好中盘风格的易方达基金经理冯波就强调,他此前增加了医药、军工、人工智能的配置,港股方面,减仓了啤酒行业,并增加了人工智能和化妆品行业相关个股的仓位,尤其在个股的股票风格方面选择了中等市值领域商业模式稳定、盈利增长较快、估值合理的个股进行配置,同时,降低了部分行业趋势或竞争格局恶化、企业经营低于预期的个股比例。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券商今日金股:7份研报力推一股(名单)

券商今日金股:7份研报力推一股(名单)

小微 小微
61684
2024-01-29
券商评级是指证券公司的分析师,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潜力、财务指标、公司运营治理能力,然后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后得出的评论,备受投资者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证券之星数库不完全统计,1月29日券商共给予超60家A股上市公司“买入”评级。从行业分布看,券商1月29日关注的个股聚焦于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文化传媒、通信设备、石油、医疗器械、玻璃玻纤等行业。 “功能性饮料第一股”东鹏饮料最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华鑫证券、国金证券、中国银河、国联证券、中邮证券、华安证券等7份研报,位居1月29日券商力推股榜首。 1月29日又有西南证券发布研报《2023圆满完成,期待第二曲线放量》,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亿元、26.9亿元、32.9亿元,EPS分别为5.07元、6.73元、8.22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32倍、24倍、20倍,维持“买入”评级。 作为中高端男装领军企业,报喜鸟同样也备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中银证券、开源证券、东吴证券、中邮证券等7份研报关注,仅1月29日就有天风证券和国信证券两份研报关注。 其中,天风证券发布研报《23Q4归母预计高增,渠道持续稳健拓展》,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7.01/8.46/10.40亿元,EPS分别为0.48/0.58/0.71元/股,对应PE为13/11/9x。 国内综艺节目领头羊——芒果超媒也备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东吴证券、万联证券、国海证券、华鑫证券等6份券商研报关注,仅1月29日就有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等两份券商研报,位居1月29日券商力推股第三。 其中,国联证券发布研报《综艺节目行业领先,影视剧奋力追赶》,短视频冲击边际减弱,长视频竞争趋缓进入提价阶段;芒果超媒综艺霸主地位稳固,影视剧存在提升空间;2024年在宏观经济整体复苏和优质内容推动下,芒果超媒有望迎来广告业务的复苏。 除了上述个股外,还有中际旭创、米奥会展、中国海油、迈瑞医疗、中国巨石、山东黄金、水井坊等多股备受券商关注,近一月获多家券商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券商给予“评级”并不绝对预示着股价的上涨,“增持”或“买入”与否,其实都是机构对于股票的“一家之谈”。因此,券商金股在大多数程度上仅是用作投资参考意义的,投资者切不可盲目买入。...
证券监管“长牙带刺”震慑有力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保壳无门

证券监管“长牙带刺”震慑有力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保壳无门

小微 小微
53132
2024-02-01
1月30日,证监会通报了对*ST左江财务造假案阶段性调查进展情况。初步查明,公司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这只“A股最贵ST股”31日复牌跌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监管“长牙带刺”,尤其对涉嫌财务造假公司的立案处罚持续高压。借助近期披露的多份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纪律处分的决定、立案调查进展通报等途径,多家公司财务造假若干细节被市场所知,一些新特征浮出水面。 一方面,若干子公司财务造假使不少案例更趋隐蔽,在连续多年的造假链条中,利润表的虚增与虚减交替出现;另一方面,造假式“保壳”现身,给资本市场新陈代谢和良性循环带来挑战。 监管震慑力则持续推升,通过“一案双查”模式和立体化追责,造假保壳者应退尽退,另一部分公司虽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标准,但违规代价也大幅提升。 财务造假式保壳 全面注册制下A股新陈代谢进阶,个别公司为了规避退市,借助财务造假走险,以期保壳。 监管认定*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最终监管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不过回溯公司此前诸多公告、可能性运作以及背后动机,某些蛛丝马迹早有暴露。 例如,2023年公司出现的5100万元网卡合同履行情况,该收入确认与否对*ST左江保壳至关重要。按照退市新规,若*ST左江去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则公司股票面临终止上市的命运。此前,*ST左江曾向交易所报备了相关采购合同,明确相关采购事项;后来却在问询函回复中称已按约定发货,但尚未确认收入。信息披露前后矛盾,一度引发市场质疑。 随着近年来A股退市指标完善优化,一方面,多元化退市渠道通畅化,A股新陈代谢加速;但另一方面,个别公司也出现通过突击减少负债以实现净资产转正、通过虚增收入以避免触碰亿元营收红线等情况,在此过程中,个别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不实,从而形成造假式保壳,给A股退市制度的落实和资本市场良性循环带来挑战。 实际上,财务造假与争取或保留上市地位、成功融资或再融资之间,一直存在着诸多牵连。从近期监管公布的财务造假案例来看,不少就明里暗里指向了融资或再融资。 最典型的注册制下首个再融资欺诈发行案件思创医惠案。通过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思创医惠2019年和2020年都出现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的情况。而2021年公司启动一笔超过8亿元的可转债融资。 监管处罚双路并进。一方面,紧盯思创医惠以及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对思创医惠及相关责任人员予以公开谴责的“声誉罚”;另一方面,认定实际控制人10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对相关违法违规主体实施严厉的“资格罚”。由此,公司也成为注册制实施后深交所首次限制上市公司融资资格的案例,意味着相关主体违法违规成本的显著抬高。 与融资、再融资更为紧密适配的造假案例为*ST美尚。IPO招股说明书、2015年至2019年年报、2020年半年报、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2017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等信息披露文件均存在虚假记载。造假时间跨度长达九年左右,暗藏的造假手段包括了提前确认应收账款收回虚增净利润、虚记银行利息收入、不按审定金额调整项目收入和虚增子公司收入等多个方面。 实际上,从2023年全年因涉及财务造假被监管层处罚的30余家上市公司案例来看,相当比例的公司均为于IPO、再融资等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造假、业绩掺水等情况。 北京某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逻辑推理,IPO时期财务造假指向顺利首发;上市后财务造假则有维持上市资格等考量。通过建立健全对IPO公司、上市公司的各项审核、审批、监管制度,同时加大处理处罚力度,才能扎紧牢笼、形成震慑。” 子公司财务埋雷 子公司财务爆雷成为近期一些上市主体财务造假的重要路径,这既昭示出外延并购及后续整合的诸多不确定性,也映射出财务造假主体从某种程度上出现隐蔽化趋向。 最典型的是一度跌成科创板市值最低公司的*ST慧辰,借助前些年收购的子公司信唐普华,公司财务连续多年造假。信唐普华虚增收入和利润的方式,囊括了虚构与第三方业务、签订无商业实质的销售合同、提前确认项目收入的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等多种。公司董秘办人士曾明确,目前信唐普华已停止运营。 借道子公司财务造假的诸多案例中,通过虚假业务以虚增收入依然是主流方式。例如,思创医惠1月曾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思创医惠连续多年通过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以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进行虚增营业收入和虚增利润。日前,国资股东代表进驻董事会,公司重心有望重回基本面。 前述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认为,此前有个别公司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实现非公允交易或者利润输送,近期案例表明,非关联交易的并购重组,也可能是输送...
【ETF观察】1月31日股票ETF净流出83.33亿元

【ETF观察】1月31日股票ETF净流出83.33亿元

小微 小微
60272
2024-02-01
证券之星消息,1月31日,上证指数报收2788.55,下跌1.48%;深圳成指报收8212.84,下跌1.95%;行业主题中,煤炭、银行、公用事业涨幅居前,社会服务、计算机、国防军工领跌。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上证180公司治理、中证能源、沪深300红利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涨,其中交银上证180公司治理ETF、博时中证全指电力公用事业ETF、汇添富中证能源ETF分别以1.96%、0.85%、0.74%的涨幅居前三。以国证创业板中盘精选88、中证动漫游戏、中证大数据产业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国寿安保创精选88ETF、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ETF、南方上证科创板100ETF分别以-6.77%、-6.48%、-6.27%的跌幅居前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出83.33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268.09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出的有4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有89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嘉实沪深300ETF(159919),份额增加了10.85亿份,净流入额为30.16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有644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份额减少了6.17亿份,净流出额为10.19亿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小”行情失效 “大”行情来袭!还能持续多久?公募这样看

“小”行情失效 “大”行情来袭!还能持续多久?公募这样看

小微 小微
73250
2024-02-01
不是“太小”就是“超大”的A股风格变换中,究竟谁才是基金经理未来最看好的方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微盘策略成为公募基金2023年最佳策略后,新年以来超大盘风格主导的中字头行情又使得一批国企主题、高股息主题基金站上业绩前列。对此,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投资者追捧“超大”行情的动机逻辑延续了2023年火爆的“太小”行情,在新经济和硬科技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背景下,“太小”与“超大”皆非A股主流行情,居于“微盘”和“大盘”的中间地带才是公募投资的蓝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重优势刺激中字头行情 2024年开年一个月的行情,A股最佳策略完全逆转2023年的主导风格,代表超大盘风格的中字头成为市场行情的主导力量,而在2023年市场中生猛异常的微盘股策略却渐渐失效。 Wind数据显示,公募基金2024年第一个月度业绩榜单前列中,国企主题基金、高股息主题基金等主要体现超大盘风格的公募产品,完全替代了去年微盘主题基金逞强的局面,根据混合型基金前十强截至2023年12月末的持仓信息,几乎清一色地持有包括煤炭、资源、银行、基建等中字头的超大盘股。 对此,长城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储雯玉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从政策角度来看,近期资本市场迎来一系列密集有力的政策举措,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并把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积极政策连续出台提振了市场信心,也为中字头板块上涨提供了动力。而从基本面来看,中字头企业也在盈利预期和分红方面表现稳定,能在市场估值偏低、波动较大时给予投资者更多信心。同时,中字头企业普遍有较高的分红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回报,增加了其吸引力。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强调,“中字头”板块有望在当前市场底部区域成为新主线。本轮行情的动力主要源于积极的市值管理政策信号,也受益于前期国企改革落地的成果对板块整体投资价值的支撑。政策与景气共振,本轮行情的延续性值得期待。政策利好有望加速央企的估值重塑,市值管理举措若能按期导入,叠加回购、分红等积极措施,将对中字头企业的市值形成有力支撑。此外,基于“一利五率”的经营指标,近年来央企估值普遍有所提升,有望为中字头板块行情的延续提供基本面支持。 “超大”行情延续“太小”逻辑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认为,A股市场的中字头行情的火爆显示出A股市场的情绪有所回暖,但风格集中在超大盘风格又意味着相对较弱的市场情绪修复到位仍需一段时间,这意味着投资者追捧“超大”行情的动机与逻辑,与2023年火爆的“太小”行情如出一辙。 摩根士丹利基金一位人士认为,投资者情绪的确有所回暖,但行情结构分化,国企改革、高股息品种表现相对较强,而科技成长、制造成长板块继续下跌,创业板指数表现依然疲弱,这种情况下市场是相对脆弱的,尤其是医药和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上出现的调整,导致投资者防御心态增强,继续向低估值高股息品种加码,对A股最为重要的成长板块带来明显的分流。 显然,许多基金经理均将“超大”与“太小”视为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情绪的较低状态。华商基金邓默表示,市场普遍认为高股息策略作为一个防御型策略,它的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后续成长风格的表现。那么从短期来看,成长板块的情绪修复可能需要到二季度,市场会逐渐开始交易美联储降息预期,同时在业绩披露期部分业绩高增长的行业会受到市场关注,使得资金逐渐流向这些成长板块,当前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还处于偏低的状态。 “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高股息个股开始不断创新高,吸引了主题投资者的关注,推升了高股息板块的投资热度。” 邓默认为,今年年初成长板块的调整也进一步提高了投资者避险情绪,促使此类具有超大盘特点的高股息板块年初继续走强。 核心产业决定公募须紧抓“中间” 与此同时,在新经济成为中国GDP高质量增长核心力量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相信,“太小”与“超大”皆非A股市场主流,唯有“中间地带”才是长期机会的获取来源。 “我们已经明确指出大盘与微盘之间尚缺中盘和小盘行情。中盘和小盘是中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认为,这也是中周期与过渡期最重要的作用点。微盘策略失效,大盘策略失效,中盘与小盘策略兴起应该是过渡期策略的常规逻辑。尽管截至当前A股市场还是以大盘风格为主导,并且目前还看不到大盘策略失效的迹象,但并不影响基金经理提前将视野放在“中间企业”的布局研究上。 魏凤春表示,中国股市最成功的策略是哑铃策略,尤其是在2022年—2023年以来,红利低波与科技成长都有不错的收益,2024年行情至今哑铃策略是失效的,但这可能是短暂的过渡,从中周期的核心来看,主导产业是配置和研究重要的布局成败点。居于“微盘”和“大盘”中间地带的产业是未来投资的蓝海,应该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主导产业的寻找过程中。中国未来的主导产业应该是高端制造,房地产已经不再是资本...
大明电子上交所主板IPO过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驾驶辅助系统等

大明电子上交所主板IPO过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驾驶辅助系统等

小微 小微
67591
2024-02-02
(原标题:大明电子上交所主板IPO过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驾驶辅助系统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智通财经APP获悉,2月2日,大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明电子)上交所主板IPO通过上市委会议。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拟募资4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招股书显示,大明电子专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配套领域,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驾驶辅助系统、座舱中控系统、智能光电系统、门窗控制系统、座椅调节系统等。由于适用下游车型各异,对产品的结构设计、加工工艺、性能指标要求不同,发行人产品具有种类多、结构复杂、定制化程度高等特点。 公司长期同步参与整车厂商配套零部件的开发工作,与长安汽车、上汽集团、一汽集团、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赛力斯、江淮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国内主要自主品牌整车厂商和长安马自达、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一汽丰田、长安福特、北京奔驰、捷豹路虎等合资整车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已成功进入福特汽车、丰田汽车等知名外资品牌供应链体系。 公司所处行业上游主要为基础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主要供应商包括原材料生产商、贸易商和委外加工商。公司产品涉及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电子元器件、塑料粒子、线路板等,相关原材料主要供应商包括上海亿圣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信利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重庆瓦溯商贸有限公司、四川润美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此外,公司将部分注塑加工和涂装加工环节予以外包,主要委外加工商包括四川润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策兴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等。 财务方面,于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大明电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1.39亿元、14.82亿元、17.13亿元及8.99亿元;同期,该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1.14亿元、1.18亿元、1.51亿元及6737.23万元。 另据招股书显示,大明电子存在新技术、新产品替代的风险。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与电子信息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汽车电子产品的技术更新较快,各类汽车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亦对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下,部分整车厂商在车型设计时倾向于用中控大屏代替原先的中央控制总成、空调控制总成产品,故报告期内公司座舱中控系统收入持续下降。若公司未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及时实现产品的转型,则将面临产品被替代的风险,公司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市场震荡机构调研热度走高 半导体明星公司最受关注

市场震荡机构调研热度走高 半导体明星公司最受关注

小微 小微
51871
2024-02-03
(原标题:市场震荡机构调研热度走高 半导体明星公司最受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记者 李曼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周(1月29日至2月2日),A股核心指数全线受挫,沪指累跌6.19%,最终收于2700点上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盘面上,行业板块集体收绿,其中,综合、社会服务(申万一级行业)指数跌幅居前,银行、家用电器和煤炭行业相对抗跌。 尽管市场表现低迷,但前半周A股业绩预告密集披露,引发机构迅速跟进,故调研热度走高。截至2月2日18时,周内已有超过240家A股公司披露机构调研记录,环比前周显著上升。 受市场动能不足影响,本周获调研股中,仅有赛特新材、粤高速A、显盈科技、神农集团、江苏银行等不到10只个股全周股价收红。 具体看机构调研路径。行业分布上,Choice数据显示,电子行业重回调研热度最高行业,有33家板块内公司收获调研,计算机和医药生物行业紧随其后。进一步看,半导体为电子行业中最吸睛的子板块,获调研公司家数达16家。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相对冷门的板块本周受关注度明显提升,典型如银行业。调研数据显示,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苏州银行、齐鲁银行、青农商行等多家银行接待机构。 二级市场上,本周银行股指数全周下跌0.59%,在全部申万31个行业中跌幅最小。 热门个股方面,澜起科技、星环科技、天奈科技、唐人神、视源股份、安杰思等9家公司调研热度居前,均获超百家机构扎堆“叩门”。 其中,半导体公司澜起科技最受机构青睐。该公司为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龙头企业,也是A股机构热门调研标的。2023年,澜起科技全年累计接待机构1908家次,是半导体行业中接待机构总量最多的公司。 在近期披露业绩预告后,机构投资者继续关注澜起科技。1月29日、1月30日,澜起科技合计接待了超过250家机构。该公司本周股价下跌约10%,收报44.80元/股,当前市值约510亿元。 业绩预告显示,受全球服务器及计算机行业需求下滑导致的客户去库存影响,澜起科技预计,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至22.9亿元,同比减少37.6%至38.2%;归母净利润为4.4亿元至4.9亿元,同比减少62.3%至66.1%。不过,分季度来看,澜起科技第四季度环比改善幅度加大。 调研中,澜起科技介绍,2023年第四季度,随着DDR5(JEDEC标准定义的第5代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标准)内存接口芯片及内存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进一步提升,公司主要经营指标环比持续改善。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7.65亿元,环比增长24.7%~28.0%;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06亿元~2.56亿元,环比增长35.8%~68.7%。 此外,机构投资者持续关注澜起科技的成长驱动因素、相关产品的上量情况等。...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