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今日金股:8份研报力推一股(名单)

小微 小微
49989
2024月02月06日

券商评级是指证券公司的分析师,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潜力、财务指标、公司运营治理能力,然后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后得出的评论,备受投资者关注。

券商今日金股:8份研报力推一股(名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证券之星数库不完全统计,2月6日券商共给予超20家A股上市公司“买入”评级。从行业分布看,券商2月6日关注的个股聚焦于化学制品、酿酒、电池、食品饮料、玻璃玻纤、非金属材料等行业。

券商今日金股:8份研报力推一股(名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全球聚氨酯行业龙头企业,万华化学最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国海证券、华鑫证券、华安证券、民生证券、群益证券、国金证券等8份研报,位居2月6日券商力推股榜首。

2月6日又有中泰证券发布研报《业绩表现超预期,提质增效重回报》,调整后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14/203.78/237.37亿元(原值为175.52/227.99/259.4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1/10.8/9.3倍(对应2024/2/5收盘价),维持“买入”评级。

浓香白酒头部企业——水井坊也备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德邦证券、东吴证券、西南证券、国金证券、华鑫证券、国元证券等7份研报关注,位居2月6日券商力推股第二。

2月6日又有华鑫证券发布研报《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提议回购提振信心,Q1业绩向好》,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为2.59/3.00/3.4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14/12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作为锂电池行业先行者,国轩高科也备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中邮证券、民生证券等4份券商研报关注,位居2月6日券商力推股第三。

2月6日又有民生证券发布研报《事件点评:质量回报双提升,业绩大超预期》,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317.38、344.56和441.48亿元,同比增加37.7%、8.6%和28.1%;实现归母净利润9.15、11.86、13.20亿元,同比增加193.6%、29.7%和11.3%。

除了上述个股外,还有中伟股份、李子园、力诺特玻、联瑞新材、亿纬锂能、康比特、硅烷科技等多股备受券商关注,近一月获多家券商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券商给予“评级”并不绝对预示着股价的上涨,“增持”或“买入”与否,其实都是机构对于股票的“一家之谈”。因此,券商金股在大多数程度上仅是用作投资参考意义的,投资者切不可盲目买入。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沪市1065家公司业绩预告出炉 交运等央国企“领跑”

沪市1065家公司业绩预告出炉 交运等央国企“领跑”

小微 小微
67057
2024-01-31
(原标题:沪市1065家公司业绩预告出炉 交运等央国企“领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截至1月30日21时,沪市已有1065家公司的业绩预告出炉。其中,557家公司业绩预告显示盈利改善,669家公司2023年度预计实现盈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已披露业绩预告的沪市公司中,325家公司为央国企,其中186家公司盈利改善,215家公司预计实现盈利。尤其在交运、制造、消费、能源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一批央国企发挥了“领跑”作用。 交运业央国企带动产业链整体向好 2023年,随着疫情转段和经济恢复发展,交运行业展现出积极的活力,央国企充分发挥行业龙头的带动作用,在为居民出行、经济运转提供支撑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业绩的显著修复。 客运方面,多家央国企业绩亮眼,上海机场实现扭亏为盈,在国民经济持续向好,民航业显著复苏的背景下,实现显著的恢复性增长,境内市场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出入境旅客量大幅增长,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9.1亿元至10.8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39.05亿元至40.75亿元。 京沪高铁预计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为108亿元到122亿元,受益于2023年国内客运市场形势恢复显著,公司业绩扭亏为盈。 物流运输方面,油运巨头中远海能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1.00亿元至39.00亿元,同比增加112.77%至167.6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00亿元至47.00亿元,同比增加180.37%至237.89%。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国际油轮运价在剧烈波动中整体表现较为坚挺,全年外贸油轮毛利约人民币42亿元,同比去年增加约188%;公司内贸油轮业务保持稳定,全年预计实现毛利约人民币15亿元,同比去年增加约17.9%。 海运、路运等市场欣欣向荣,产业链上游的制造龙头也展现出了强势的业绩表现。船舶制造方面,中国船舶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至32亿元,同比增加1470.95%至1761.87%。全年公司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接订单、完工交船、手持订单全球市场份额稳居世界第一,其中,承接中高端船型占比83.6%,绿色船型占比42.5%。 中国动力公告业绩同样喜人,2023年预盈6.5亿元至8.2亿元,同比增加95.38%到146.48%。公司表示预增的主要原因,一是船舶业回暖,柴油机板块子公司2023年销售规模扩大,订单大幅增长,且主要产品船用低速发动机的价格也有所增长,毛利率得到提升;二是订单增长导致预收款大幅增长,财务费用有所下降,另外汇兑收益同比大幅增长。 制造业央国企转型升级向高端迈进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盘,制造业公司占据沪市公司大半壁江山。截至2023年末,沪市共有1450家制造企业,合计市值超22.6万亿元。其中,有335家央国企,总市值8.46万亿元,广泛分布于机械和电力设备、化工材料、国防军工的领域。 在传统领域,沪市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的一个缩影,积极推动产品向产业链高端跃升,提升技术附加值。 电力设备方面,平高电气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8.15亿元,同比增长284%。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电网投资稳步提升,公司坚持市场先行,新签合同同比大幅增加,同时坚持科技创新,加快产品迭代升级和新产品推广应用。 家电方面,四川长虹公司预计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3亿元到7.5亿元,同比增加约34.65%到60.30%。公司的家电业务、通用设备制造业务积极把握海运费下降、大宗材料价格下降等有利因素,通过抢抓订单、产品线协同、精细化管理、效率提升和增收降本等措施,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深入推进业务转型,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在新兴产业领域,沪市制造业不断在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的行业里壮大,推动汽车、军工等高端制造业的技术迭代。 汽车方面,福田汽车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增加1298%左右,同比扭亏为盈。公司表示,业绩预增的原因包括公司主业稳健增长,2023年实现销量63.1万辆,同比增长37.14%,新能源实现翻番增长,海外出口创历史新高。 军工方面,中航机载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7.61亿元。同比增长约102.0%。公司在去年上半年完成了对中航机电的吸收合并,有力提升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在机载系统层面实现航空电子系统和航空机电系统的深度融合,顺应全球航空机载产业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航空工业机载系统的综合实力。 消费公用业央国企高质量服务民生需求 消费领域内外循环齐齐发力,市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其中,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恢复,老百姓“衣食住行”需求复苏显著,接触性、聚集性消费明显回暖。 反弹的消费意愿和新兴的消费需求带动沪市公司业绩飘红。食...
证券监管“长牙带刺”震慑有力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保壳无门

证券监管“长牙带刺”震慑有力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保壳无门

小微 小微
53132
2024-02-01
1月30日,证监会通报了对*ST左江财务造假案阶段性调查进展情况。初步查明,公司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这只“A股最贵ST股”31日复牌跌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监管“长牙带刺”,尤其对涉嫌财务造假公司的立案处罚持续高压。借助近期披露的多份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纪律处分的决定、立案调查进展通报等途径,多家公司财务造假若干细节被市场所知,一些新特征浮出水面。 一方面,若干子公司财务造假使不少案例更趋隐蔽,在连续多年的造假链条中,利润表的虚增与虚减交替出现;另一方面,造假式“保壳”现身,给资本市场新陈代谢和良性循环带来挑战。 监管震慑力则持续推升,通过“一案双查”模式和立体化追责,造假保壳者应退尽退,另一部分公司虽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标准,但违规代价也大幅提升。 财务造假式保壳 全面注册制下A股新陈代谢进阶,个别公司为了规避退市,借助财务造假走险,以期保壳。 监管认定*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最终监管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不过回溯公司此前诸多公告、可能性运作以及背后动机,某些蛛丝马迹早有暴露。 例如,2023年公司出现的5100万元网卡合同履行情况,该收入确认与否对*ST左江保壳至关重要。按照退市新规,若*ST左江去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则公司股票面临终止上市的命运。此前,*ST左江曾向交易所报备了相关采购合同,明确相关采购事项;后来却在问询函回复中称已按约定发货,但尚未确认收入。信息披露前后矛盾,一度引发市场质疑。 随着近年来A股退市指标完善优化,一方面,多元化退市渠道通畅化,A股新陈代谢加速;但另一方面,个别公司也出现通过突击减少负债以实现净资产转正、通过虚增收入以避免触碰亿元营收红线等情况,在此过程中,个别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不实,从而形成造假式保壳,给A股退市制度的落实和资本市场良性循环带来挑战。 实际上,财务造假与争取或保留上市地位、成功融资或再融资之间,一直存在着诸多牵连。从近期监管公布的财务造假案例来看,不少就明里暗里指向了融资或再融资。 最典型的注册制下首个再融资欺诈发行案件思创医惠案。通过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思创医惠2019年和2020年都出现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的情况。而2021年公司启动一笔超过8亿元的可转债融资。 监管处罚双路并进。一方面,紧盯思创医惠以及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对思创医惠及相关责任人员予以公开谴责的“声誉罚”;另一方面,认定实际控制人10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对相关违法违规主体实施严厉的“资格罚”。由此,公司也成为注册制实施后深交所首次限制上市公司融资资格的案例,意味着相关主体违法违规成本的显著抬高。 与融资、再融资更为紧密适配的造假案例为*ST美尚。IPO招股说明书、2015年至2019年年报、2020年半年报、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2017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等信息披露文件均存在虚假记载。造假时间跨度长达九年左右,暗藏的造假手段包括了提前确认应收账款收回虚增净利润、虚记银行利息收入、不按审定金额调整项目收入和虚增子公司收入等多个方面。 实际上,从2023年全年因涉及财务造假被监管层处罚的30余家上市公司案例来看,相当比例的公司均为于IPO、再融资等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造假、业绩掺水等情况。 北京某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逻辑推理,IPO时期财务造假指向顺利首发;上市后财务造假则有维持上市资格等考量。通过建立健全对IPO公司、上市公司的各项审核、审批、监管制度,同时加大处理处罚力度,才能扎紧牢笼、形成震慑。” 子公司财务埋雷 子公司财务爆雷成为近期一些上市主体财务造假的重要路径,这既昭示出外延并购及后续整合的诸多不确定性,也映射出财务造假主体从某种程度上出现隐蔽化趋向。 最典型的是一度跌成科创板市值最低公司的*ST慧辰,借助前些年收购的子公司信唐普华,公司财务连续多年造假。信唐普华虚增收入和利润的方式,囊括了虚构与第三方业务、签订无商业实质的销售合同、提前确认项目收入的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等多种。公司董秘办人士曾明确,目前信唐普华已停止运营。 借道子公司财务造假的诸多案例中,通过虚假业务以虚增收入依然是主流方式。例如,思创医惠1月曾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思创医惠连续多年通过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以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进行虚增营业收入和虚增利润。日前,国资股东代表进驻董事会,公司重心有望重回基本面。 前述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认为,此前有个别公司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实现非公允交易或者利润输送,近期案例表明,非关联交易的并购重组,也可能是输送...
打新必看 | 2月2日两只新股上市

打新必看 | 2月2日两只新股上市

小微 小微
58632
2024-02-01
1.华阳智能(创业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股票代码:301502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行价格:28.0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行市盈率:25.58 行业市盈率:17.06 发行规模:4.00亿元 主营业务:微特电机及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其他重要信息如下图所示: 点评:根据智研咨询,2022年我国微特电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851亿元,同比增长5.5%;产量/需求量分别为149/135亿台,同比增长2.8%/4.7%。随着全球制造业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加之医疗器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全球微特电机行业将继续呈现稳步发展态势,Allied Market Research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球微特电机市场规模将达560.6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5%。 回顾2023年的新股情况,全年上市新股313只,首日破发52只,首日破发比率约17%。其中,创业板全年上市新股110只,首日破发20只,首日破发比率约18%。10月23日以来,A股上市57只新股首日均未破发,打新市场情绪正在持续回暖。 考虑到公司发行市盈率略高于行业平均值,破发风险一般。不过,公司业绩在2022年出现下滑,公司管理层初步预测,2023年,华阳智能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为4.6亿元~5亿元,同比增长-0.74%~7.8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100万元~6600万元,同比增长-5.62%~2.38%,业绩整体略有承压。结合近期新股表现,综合判断华阳智能首日破发概率约10%。 2.海�N药业(北交所) 股票代码:870656 发行价格:19.90 发行市盈率:14.53 行业市盈率:23.04 发行规模:3.98亿元 主营业务:兽药原料药、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点评:兽药方面,2016年至2021年我国兽药产业销售额从472.29亿元增长到686.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76%,我国兽药市场平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兽药市场平均增长速度(5.01%)。受兽药市场增长驱动,我国兽药原料药市场近年来稳步增长,根据中国兽药协会统计,2016年至2021年我国兽药原料药产业销售额从108.06亿元增长到182.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09%。 医药方面,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的报告,2020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约为1749.6亿美元,预计至2026年将达到2458.8亿美元,2020-2026年预测年复合增长率为5.84%。 回顾2023年的新股情况,全年上市新股313只,首日破发52只,首日破发比率约17%。其中,北交所全年上市新股77只,首日破发17只,首日破发比率约22%。不过10月23日以来,A股上市57只新股首日均未破发,打新市场情绪正在持续回暖。 考虑到公司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值,破发风险较小。不过,公司业绩近年来有所波动,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业绩明显增长,进入2022年后,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此外,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也在2022年明显下滑。结合近期新股表现,综合判断海�N药业首日破发概率约15%。...
“小”行情失效 “大”行情来袭!还能持续多久?公募这样看

“小”行情失效 “大”行情来袭!还能持续多久?公募这样看

小微 小微
73250
2024-02-01
不是“太小”就是“超大”的A股风格变换中,究竟谁才是基金经理未来最看好的方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微盘策略成为公募基金2023年最佳策略后,新年以来超大盘风格主导的中字头行情又使得一批国企主题、高股息主题基金站上业绩前列。对此,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投资者追捧“超大”行情的动机逻辑延续了2023年火爆的“太小”行情,在新经济和硬科技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背景下,“太小”与“超大”皆非A股主流行情,居于“微盘”和“大盘”的中间地带才是公募投资的蓝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重优势刺激中字头行情 2024年开年一个月的行情,A股最佳策略完全逆转2023年的主导风格,代表超大盘风格的中字头成为市场行情的主导力量,而在2023年市场中生猛异常的微盘股策略却渐渐失效。 Wind数据显示,公募基金2024年第一个月度业绩榜单前列中,国企主题基金、高股息主题基金等主要体现超大盘风格的公募产品,完全替代了去年微盘主题基金逞强的局面,根据混合型基金前十强截至2023年12月末的持仓信息,几乎清一色地持有包括煤炭、资源、银行、基建等中字头的超大盘股。 对此,长城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储雯玉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从政策角度来看,近期资本市场迎来一系列密集有力的政策举措,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并把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积极政策连续出台提振了市场信心,也为中字头板块上涨提供了动力。而从基本面来看,中字头企业也在盈利预期和分红方面表现稳定,能在市场估值偏低、波动较大时给予投资者更多信心。同时,中字头企业普遍有较高的分红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回报,增加了其吸引力。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强调,“中字头”板块有望在当前市场底部区域成为新主线。本轮行情的动力主要源于积极的市值管理政策信号,也受益于前期国企改革落地的成果对板块整体投资价值的支撑。政策与景气共振,本轮行情的延续性值得期待。政策利好有望加速央企的估值重塑,市值管理举措若能按期导入,叠加回购、分红等积极措施,将对中字头企业的市值形成有力支撑。此外,基于“一利五率”的经营指标,近年来央企估值普遍有所提升,有望为中字头板块行情的延续提供基本面支持。 “超大”行情延续“太小”逻辑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认为,A股市场的中字头行情的火爆显示出A股市场的情绪有所回暖,但风格集中在超大盘风格又意味着相对较弱的市场情绪修复到位仍需一段时间,这意味着投资者追捧“超大”行情的动机与逻辑,与2023年火爆的“太小”行情如出一辙。 摩根士丹利基金一位人士认为,投资者情绪的确有所回暖,但行情结构分化,国企改革、高股息品种表现相对较强,而科技成长、制造成长板块继续下跌,创业板指数表现依然疲弱,这种情况下市场是相对脆弱的,尤其是医药和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上出现的调整,导致投资者防御心态增强,继续向低估值高股息品种加码,对A股最为重要的成长板块带来明显的分流。 显然,许多基金经理均将“超大”与“太小”视为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情绪的较低状态。华商基金邓默表示,市场普遍认为高股息策略作为一个防御型策略,它的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后续成长风格的表现。那么从短期来看,成长板块的情绪修复可能需要到二季度,市场会逐渐开始交易美联储降息预期,同时在业绩披露期部分业绩高增长的行业会受到市场关注,使得资金逐渐流向这些成长板块,当前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还处于偏低的状态。 “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高股息个股开始不断创新高,吸引了主题投资者的关注,推升了高股息板块的投资热度。” 邓默认为,今年年初成长板块的调整也进一步提高了投资者避险情绪,促使此类具有超大盘特点的高股息板块年初继续走强。 核心产业决定公募须紧抓“中间” 与此同时,在新经济成为中国GDP高质量增长核心力量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相信,“太小”与“超大”皆非A股市场主流,唯有“中间地带”才是长期机会的获取来源。 “我们已经明确指出大盘与微盘之间尚缺中盘和小盘行情。中盘和小盘是中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认为,这也是中周期与过渡期最重要的作用点。微盘策略失效,大盘策略失效,中盘与小盘策略兴起应该是过渡期策略的常规逻辑。尽管截至当前A股市场还是以大盘风格为主导,并且目前还看不到大盘策略失效的迹象,但并不影响基金经理提前将视野放在“中间企业”的布局研究上。 魏凤春表示,中国股市最成功的策略是哑铃策略,尤其是在2022年—2023年以来,红利低波与科技成长都有不错的收益,2024年行情至今哑铃策略是失效的,但这可能是短暂的过渡,从中周期的核心来看,主导产业是配置和研究重要的布局成败点。居于“微盘”和“大盘”中间地带的产业是未来投资的蓝海,应该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主导产业的寻找过程中。中国未来的主导产业应该是高端制造,房地产已经不再是资本...
打新必看 | 1月这些新股首日翻倍(名单)

打新必看 | 1月这些新股首日翻倍(名单)

小微 小微
63406
2024-02-05
春节前最后一周,新股市场也“兴致缺缺”,2月6日无新股、新债申购或上市。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过得益于新股发行速度放缓,今年以来,新股市场的表现还算可圈可点,尤其是1月份,A股市场共有14家公司首发上市,合计IPO募资总额为118.83亿元,新股上市首日都有不错的表现。 随着新股上市数量下降,资金炒新情绪升温,近期出现了不少首日涨幅翻倍的新股。今年1月登陆A股的14只新股首日平均涨幅达79.97%,其中有5只新股首日实现翻倍。 具体来看,1月份上市新股中,首日涨幅超过150%的有两只。 创业板的贝隆精密,首日收涨192.03%。贝隆精密发行价21.46元/股,上市首日开盘上涨156.29%,盘中涨幅一度超280%,且由于涨幅过大,一度触及临停。按照盘中最高价计算,中一签可赚30770元。截至当日收盘,贝隆精密全天成交额9.24亿元,换手率83.99%。 其次是北交所的云星宇,首日收涨166.31%。云星宇发行价4.63元,该股引来了超过28万户参与打新,冻结了高达2013亿元的打新资金,冻结资金规模创北交所历史新高,显现出打新资金对北交所新股的追捧。 此外,捷众科技、雪祺电气、北自科技3只新股首日也实现翻倍上涨。 不过整体而言,1月份打新收益环比2023年末还是略有下滑。中信证券通过模型跟踪测算,2024年1月网下打新收益环比下降,以2~5亿规模账户为例,A类账户打新收益约0.08%~0.1%,B类账户打新收益约0.07%~0.08%。 随着时间步入2月份,北交所新股海�N药业首日盘中触及破发,更是为打新者提了醒——打新也是投资,需要关注潜在的风险,如发行定价、业绩表现、市场波动、企业质量等问题,建议从成长确定性和投资人气的角度来优选新股。...
隔夜,中概股沸腾!6年虚增营收超37亿元,这家公司锁定重大违法退市!最新筹码集中股名单出炉,最高连续下降超15期

隔夜,中概股沸腾!6年虚增营收超37亿元,这家公司锁定重大违法退市!最新筹码集中股名单出炉,最高连续下降超15期

小微 小微
60890
2024-02-07
*ST新海因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最新筹码集中股出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美股中概股迎来大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美东时间周二,美股三大指数均收涨,中概股迎来集体大涨。截至收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近6%,万得中概股100指数上涨5.44%。 新能源汽车板块大涨,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均涨逾10%。网络游戏、直播等板块集体冲高,爱奇艺、哔哩哔哩涨逾12%,微博涨逾8%,虎牙直播、斗鱼跟涨。电商股也录得不小的涨幅,京东涨7.68%,阿里巴巴、拼多多、百度均涨逾3%。 消息面上,2月5日至6日,中美经济工作组在京举行第三次会议,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出席会议并与美方简短交流。 此次会议由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尚博共同主持,两国经济领域相关部门参会。中美双方按照双方牵头人旧金山会晤达成的三点重要共识,就两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二十国集团财金合作、发展中国家债务、产业政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务实、建设性的交流。中方就美对华加征关税、双向投资限制、制裁打压中方企业等表达了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2月6日上午,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称,中央汇金公司充分认可当前A股市场配置价值,已于近日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证监会方面表示,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持续加大增持规模和力度,将为其入市操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加畅通的渠道。同时,证监会就“两融”融资融券业务、严惩操纵市场恶意做空、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支持并购重组等事项均予以回应。 *ST新海锁定重大违法退市 2月6日,*ST新海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下称《决定书》)。 根据《决定书》,*ST新海通过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虚增销售收入、利润,导致2014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及2019年半年度报告虚假记载,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2014年至2019年8月31日,*ST新海通过直接和设立子公司方式参与隋某力主导的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ST新海开展的专网通信业务无实物流转,仅是合同、单据及资金上的流转,其形成的收入、利润作为正常硬件产品销售予以确认。子公司新海宜电子通过参与虚假自循环业务虚增销售收入、利润。2019年9月新海宜电子不再纳入*ST新海合并报表范围后,*ST新海通过确认新海宜电子专网通信自循环虚假业务投资收益,虚增2019年度利润。 证监会决定,对*ST新海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40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张亦斌给予警告,处以200万元罚款,并处10年证券市场禁入;对徐磊、奚方、戴巍等相关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 以《决定书》数据统计,2014年至2019年上半年,*ST新海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7.41亿元;截至2019年全年,累计虚增利润总额5.67亿元。公司账面还存在会计差错更正处理错误、审计调整错误、确认预计负债不完整等问题,导致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经调整,公司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归母净利润实际为负值,2019年会计年度扣非净利润为负值。 同日,公司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拟*ST新海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21股股东户数连降7期以上 在每月的10日、20日以及月末,投资者都可以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上,以提问的方式了解上市公司最新的股东户数信息。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2月6日,在已公布最新股东户数的上市公司中,共计21股股东户数已连续7期下降。分行业看,电子板块有5股上榜,电力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板块各有2股上榜。 从股东户数降幅来看,创益通降幅居首,最新股东户数为11106户,较2023年11月末(前6期)累计减少37.01%;富乐德、德迈仕、酷特智能、华润三九、天康生物、川润股份累计降幅均超过20%。 创益通是一家主营精密连接器、连接线、精密结构件等互连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盈利1000万元至1300万元,同比增长17.6%至52.88%,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通讯连接器、新能源精密结构件等新业务领域的市场所致。 从筹码连续集中期数来看,天康生物、ST恒久、*ST红相等已连续13期筹码呈现下降趋势,双汇发展更是已经连续下降15期以上。双汇发展2024年以来股价持续逆市走高,至今累计涨幅达到10%。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