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明确企业在境外转板上市前应履行备案程序

小微 小微
64053
2024月05月08日

  证监会5月7日消息,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境外发行上市类第7号:关于境内企业由境外场外市场转至境外证券交易所实现境外发行上市的监管要求》。

证监会明确企业在境外转板上市前应履行备案程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监会表示,近期,某在境外场外市场挂牌的境内企业向境外监管机构提交了转至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请,在未履行境外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备案程序的情况下,完成境外上市。上述行为违反了《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相关规定。

证监会明确企业在境外转板上市前应履行备案程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试行办法》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规定,境外发行上市指在境外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相关活动,境内企业在境外场外市场挂牌不属于备案管理范围;《试行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发行人境外首次公开发行或者上市的,应当在境外提交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后3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备案”;境内企业境外转板上市的,应当按照境外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相关要求,在境外提交转板上市申请文件后3个工作日内向证监会备案。

  证监会表示,根据《关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管理安排的通知》,《试行办法》施行之日(即2023年3月31日),已在境外提交转板上市申请文件、未获境外监管机构或者境外证券交易所同意的境内企业,应当在境外转板上市完成前履行备案程序。

(责任编辑:张紫祎)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ETF观察】1月29日股票ETF净流出244.17亿元

【ETF观察】1月29日股票ETF净流出244.17亿元

小微 小微
67764
2024-01-30
证券之星消息,1月29日,上证指数报收2883.36,下跌0.92%;深圳成指报收8581.76,下跌2.06%;行业主题中,银行 、家用电器、公用事业涨幅居前,电力设备、通信、计算机领跌。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上证180公司治理、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人民币、沪深300红利低波动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 领涨,其中交银上证180公司治理ETF、浦银安盛中证沪港深消费龙头ETF、招商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ETF分别以2.48%、1.43%、1.17%的涨幅居前三。以中证光伏龙头30、中证光伏产业、中证云计算50等指数为 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广发中证光伏龙头30ETF、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ETF分别以-6.91%、-6.38%、-6.1%的跌幅居前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 出244.17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488.84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入的有3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有118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景顺长城红利低波动100ETF(515100),份额增加了2.88亿份,净流入 额为3.61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 当日有643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份额减少了1.51亿份,净流出额为18.52亿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 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 。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小”行情失效 “大”行情来袭!还能持续多久?公募这样看

“小”行情失效 “大”行情来袭!还能持续多久?公募这样看

小微 小微
73250
2024-02-01
不是“太小”就是“超大”的A股风格变换中,究竟谁才是基金经理未来最看好的方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微盘策略成为公募基金2023年最佳策略后,新年以来超大盘风格主导的中字头行情又使得一批国企主题、高股息主题基金站上业绩前列。对此,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投资者追捧“超大”行情的动机逻辑延续了2023年火爆的“太小”行情,在新经济和硬科技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背景下,“太小”与“超大”皆非A股主流行情,居于“微盘”和“大盘”的中间地带才是公募投资的蓝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重优势刺激中字头行情 2024年开年一个月的行情,A股最佳策略完全逆转2023年的主导风格,代表超大盘风格的中字头成为市场行情的主导力量,而在2023年市场中生猛异常的微盘股策略却渐渐失效。 Wind数据显示,公募基金2024年第一个月度业绩榜单前列中,国企主题基金、高股息主题基金等主要体现超大盘风格的公募产品,完全替代了去年微盘主题基金逞强的局面,根据混合型基金前十强截至2023年12月末的持仓信息,几乎清一色地持有包括煤炭、资源、银行、基建等中字头的超大盘股。 对此,长城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储雯玉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从政策角度来看,近期资本市场迎来一系列密集有力的政策举措,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并把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积极政策连续出台提振了市场信心,也为中字头板块上涨提供了动力。而从基本面来看,中字头企业也在盈利预期和分红方面表现稳定,能在市场估值偏低、波动较大时给予投资者更多信心。同时,中字头企业普遍有较高的分红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回报,增加了其吸引力。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强调,“中字头”板块有望在当前市场底部区域成为新主线。本轮行情的动力主要源于积极的市值管理政策信号,也受益于前期国企改革落地的成果对板块整体投资价值的支撑。政策与景气共振,本轮行情的延续性值得期待。政策利好有望加速央企的估值重塑,市值管理举措若能按期导入,叠加回购、分红等积极措施,将对中字头企业的市值形成有力支撑。此外,基于“一利五率”的经营指标,近年来央企估值普遍有所提升,有望为中字头板块行情的延续提供基本面支持。 “超大”行情延续“太小”逻辑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认为,A股市场的中字头行情的火爆显示出A股市场的情绪有所回暖,但风格集中在超大盘风格又意味着相对较弱的市场情绪修复到位仍需一段时间,这意味着投资者追捧“超大”行情的动机与逻辑,与2023年火爆的“太小”行情如出一辙。 摩根士丹利基金一位人士认为,投资者情绪的确有所回暖,但行情结构分化,国企改革、高股息品种表现相对较强,而科技成长、制造成长板块继续下跌,创业板指数表现依然疲弱,这种情况下市场是相对脆弱的,尤其是医药和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上出现的调整,导致投资者防御心态增强,继续向低估值高股息品种加码,对A股最为重要的成长板块带来明显的分流。 显然,许多基金经理均将“超大”与“太小”视为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情绪的较低状态。华商基金邓默表示,市场普遍认为高股息策略作为一个防御型策略,它的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后续成长风格的表现。那么从短期来看,成长板块的情绪修复可能需要到二季度,市场会逐渐开始交易美联储降息预期,同时在业绩披露期部分业绩高增长的行业会受到市场关注,使得资金逐渐流向这些成长板块,当前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还处于偏低的状态。 “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高股息个股开始不断创新高,吸引了主题投资者的关注,推升了高股息板块的投资热度。” 邓默认为,今年年初成长板块的调整也进一步提高了投资者避险情绪,促使此类具有超大盘特点的高股息板块年初继续走强。 核心产业决定公募须紧抓“中间” 与此同时,在新经济成为中国GDP高质量增长核心力量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相信,“太小”与“超大”皆非A股市场主流,唯有“中间地带”才是长期机会的获取来源。 “我们已经明确指出大盘与微盘之间尚缺中盘和小盘行情。中盘和小盘是中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认为,这也是中周期与过渡期最重要的作用点。微盘策略失效,大盘策略失效,中盘与小盘策略兴起应该是过渡期策略的常规逻辑。尽管截至当前A股市场还是以大盘风格为主导,并且目前还看不到大盘策略失效的迹象,但并不影响基金经理提前将视野放在“中间企业”的布局研究上。 魏凤春表示,中国股市最成功的策略是哑铃策略,尤其是在2022年—2023年以来,红利低波与科技成长都有不错的收益,2024年行情至今哑铃策略是失效的,但这可能是短暂的过渡,从中周期的核心来看,主导产业是配置和研究重要的布局成败点。居于“微盘”和“大盘”中间地带的产业是未来投资的蓝海,应该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主导产业的寻找过程中。中国未来的主导产业应该是高端制造,房地产已经不再是资本...
午后回升!创业板指涨逾2%,宁德时代涨超5%

午后回升!创业板指涨逾2%,宁德时代涨超5%

小微 小微
61494
2024-02-05
2月5日,指数午后回升,上证50指数拉升涨逾1%,创业板指拉升翻红涨逾2%,此前一度跌超4%。权重股盘中大幅走高,其中宁德时代一度大涨超5%,中国神华再创阶段新高,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中国海油等也有不同程度涨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外,大金融板块午后再度异动,金证股份触及涨停,光大证券大涨超8%,首创证券、招商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跟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消息面上,据证监会网站,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股票质押有关情况答记者问。问:近期,上市公司大股东补充质押公告增多,请问市场整体质押风险如何? 证监会表示,2018年以来,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股票质押风险化解,沪深两市股票质押整体风险明显下降。截至2月2日,两市股票质押市值占总市值的比重由2018年高峰时的10.51%降为3.38%,质押融资余额由2.69万亿元降为1.59万亿元,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80%的数量由702家降为227家。就今年以来的情况看,质押规模较去年年末还有所下降。 今年年初至2月2日,沪深两市共披露大股东补充质押公告106单,较去年同期确有一定增加。但是,补充质押是质押履约保障比例低于预警线(而非平仓线)的情况下,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质权人)为保障融资安全与股东(出质人)之间约定的保护性措施,不会导致强制平仓。同时,我们引导券商等机构增加平仓线弹性,促进市场平稳运行。从沪深两市数据看,今年以来股票质押违约强平金额合计为2740.32万元,占市场日成交额的比重很小。 证监会表示,会密切监测,采取有力措施,防范股票质押风险。 展望后市,中信证券表示,当前A股市场再次陷入流动性循环连锁负反馈的过程中,这与国内经济基本面和外部地缘扰动关系都不大,交易生态恶化是主因,2月份是阻断负反馈或风险持续释放的重要观察期,须有强有力的外力干预或扭转预期的实际政策措施,才能修复市场信心。...
IPO动态:华茂伟业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资10亿元

IPO动态:华茂伟业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资10亿元

小微 小微
64924
2024-02-05
证券之星消息,华茂伟业绿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茂伟业)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资总金额为10.0亿元,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拟用于10万吨/年特种化学品建设项目、绿色化学研究院建设项目,详见下表: 先来了解一下该公司:华茂伟业绿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倡导“绿色化学”理念,专注于多学科领域交叉的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创新研发的精细化工企业,致力于从反应源头解决化学品合成中的“三废”问题,愿景是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绿色低碳产业链技术支撑平台。 公司依托核心技术形成了独有的化学品绿色合成工艺研发的思路和方法,探索设计出七种化学反应类型可实现的绿色合成工艺路线,具备突出的对化学品工业制备进行绿色化改造的能力,以此构成公司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及核心竞争力。 公司自设立以来研发出多款化学品的绿色合成工艺,与传统合成工艺相比,展现出显著的低碳、环保及经济性优势,并取得了突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的产品主要包括应用于聚氨酯领域的多款催化剂和应用于莱赛尔纤维领域的溶剂类产品NMMO,其中聚氨酯催化剂中的DMDEE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一位,NMMO在产品上市当年即实现了进口替代,有力推动了我国莱赛尔纤维行业的发展。公司还可以提供绿色化学合成技术的外延式服务,以协助化工行业客户的产品绿色化转型。 从目前公布的财报来看,华茂伟业2022年总资产为6.2亿元,净资产为5.01亿元;近3年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2022年),7084.91万元(2021年),3139.03万元(2020年)。详情见下表: 华茂伟业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过往一年该行业共有68家公司申请上市,申请成功31家(主板22家,创业板9家),其余尚在流程中。从申请上市地看,深交所创业板过往一年接申请237家,申请成功58家,7家终止,其余尚在流程中。从保荐机构来看,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过往一年共保荐17家,成功4家,1家终止,其余尚在流程中。 目前交易所已受理该申请,对华茂伟业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保持关注。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2月5日新股上会动态:晶亦精微上会通过

2月5日新股上会动态:晶亦精微上会通过

小微 小微
54446
2024-02-06
证券之星消息 上交所公开资料显示,北京晶亦精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亦精微”)2月5日上会通过,公司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公司拟登陆科创板,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有四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结合公司现有产品结构、8英寸和12英寸CMP设备的技术特点、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关键指标和产品性能差异,说明公司产品的技术先进性; (2)结合下游主要客户产线建设情况,说明公司8英寸CMP设备的市场空间; (3)结合公司12英寸CMP设备技术及研发能力、下游客户验证进度、在手及意向订单情况,说明12英寸CMP设备收入预测的依据和合理性,以及公司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 (4)结合行业周期、下游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公司技术优劣势等,说明本次募投项目产能消化措施的可行性,相关风险是否已充分披露。 从主营业务来看,晶亦精微主要从事半导体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化学机械抛光(CMP)设备及其配件,并提供技术服务,目前,公司主要为集成电路制造商提供8英寸、12英寸和6/8英寸兼容CMP设备,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8英寸CMP设备境外批量销售的设备供应商。资料显示,CMP设备在晶圆完成每层布线后能够实现全局纳米级平坦化与表面多余材料的高效去除。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晶亦精微此次拟发行7134.06万股,募集资金12.9亿元,分别用于高端半导体装备研发项目(4.2亿元)、高端半导体装备工艺提升及产业化项目(3.2亿元)、高端半导体装备研发与制造中心建设项目(5.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公司拟募资额达16亿元,1月3日,公司董事会决定取消3.1亿元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从业绩来看,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晶亦精微营业收入分别为9984.21万元、2.20亿元、5.06亿元、3.0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976.49万元、1418.4万元、1.28亿元和9330.2万元。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5.8亿元至6亿元,同比增长约14.67%至18.62%;预计实现净利润约1.55亿元至1.6亿元,同比增长20.86%至24.76%。公司经营情况持续向好,业绩持续增长。 对于上市委会议关注的问题,晶亦精微在招股书中表示: 产品问题,公司2020年-2022年在中国大陆的CMP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3.49%、6.87%和10.68%。公司是国产8英寸CMP设备的主要供应商,所生产的8英寸CMP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中芯国际、境内客户A、世界先进、联华电子等境内外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商的规模化产线中。公司12英寸CMP设备已在28nm制程国际主流集成电路产线完成Cu工艺的工艺验证,设备性能和技术指标均可满足该客户产线要求。 业绩可持续性问题,公司称,CMP设备制造商需要取得集成电路厂商在其生产线上对产品的全方位验证,验证周期长,进入门槛很高,因此,集成电路企业与CMP设备厂商建立采购关系后,会保持良好采购合作,集成电路厂商存在产能扩张时,将从现有供应商中采购设备,此种合作不存在时间限制。同时,公司可以较好地满足客户的售后需求,具备出色的备件管理能力,可高标准地满足客户需求,进一步强化了发行人与客户之间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风险提示方面,晶亦精微指出: 第一,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0%、99.23%、88.21%和84.14%,其中向中芯国际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1.17%、29.03%、49.71%和50.67%,占比较大,主要由于下游行业集中度较高导致,且预计未来仍将继续存在。 第二,技术升级风险。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公司12英寸CMP设备仅能实现28nm及以上制程工艺,而美国应用材料和日本荏原可以实现3nm 制程工艺、华海清科可以实现14nm及以上制程工艺(正在验证中)。如果公司产品技术升级不能满足客户对更先进制程生产的需求,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产品销售。 第三,募投项目达产后产能过剩的风险。在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8英寸第三代半导体CMP设备、8英寸传统硅基CMP设备的现有产能及募投项目新增产能之和为18 台/年、55台/年。根据测算,在公司募投项目达产的2025年及2026年,上述两类设备的现有产能及募投项目新增产能之和占中国市场新增CMP设备台数之和的比例为78.26%、72.00%与93.22%、88.71%。这可能会导致公司出现8英寸CMP设备产能过剩的情况,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与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第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募投项目开始实施后,公司拟进行大额研发投入并陆续新增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投资,导致相应的研发...
2024年行业展望:决战猪周期还有希望吗?

2024年行业展望:决战猪周期还有希望吗?

小微 小微
66393
2024-02-12
作为市场关注度最高的周期行业之一,养猪业的情况总是格外令人在意,参与博弈周期反弹的投资者不在少数。在2023年猪周期拐点落空的背景下,2024年还有决战猪周期的可能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1产能去化缓慢 能繁数据仍高企 先来看看养猪业产能去化的关键指标。据农业部数据,2023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42万头,比2022年12月末的阶段性高点减少约250万头,同比减少5.7%。 从历史数据来看,2022年市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价格反弹和高利润期,导致产能去化被迫中断,能繁母猪存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来到2023年,虽然行业持续亏损,但能繁数据主要是下半年才开始下降,且产能去化仍比较缓慢,能繁母猪存栏量始终高于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距离。 按照从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变化到商品猪供给变化通常需要9-10个月左右的周期来算。可以简单判断,2024年上半年,猪肉的市场供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此外,春节阶段性旺季过后,猪肉需求将迎来相对淡季,猪价易跌难涨,上半年猪企大概率仍将面临养殖亏损局面。 下半年的情况则会好一些,猪价有望迎来小幅回暖。但能否如2022年那般有比较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回暖还要持续观察,今年一季度产能去化情况或成影响下半年行情的关键。 还有一个关键判断,虽然产能去化缓慢,但仍将对2024年供需关系的改善形成一定正向支撑,因此2024年全年的猪价水平很大概率将优于2023年,猪企业绩将迎来一些修复,但流动性和负债压力仍然存在。 复盘来看,自2021年以来,生猪养殖企业的日子就很难过。除了2022年4月到2022年10月,生猪价格仅维持6个多月的上升期外,其余月份价格都在周期底部徘徊。 被机构们寄予厚望的2023年,猪价也并能如期迎来拐点,养殖亏损成全年主旋律。2023年平均猪价在14-15元/公斤左右,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线,本轮周期亏损期超过了15个月。 02猪企“暴雷式”去化的必然性 目前来看,养殖端各个环节的亏损仍是难以扭转的事实。虽然规模养殖场已经成为猪肉市场供应的主体,大幅提升了企业抗风险能力。但前期的大幅扩张导致的上市猪企们现金流和负债率已经高企,部分猪企甚至已经进入危险区间。 比如傲农生物1月份已四次发布债务逾期公告,公司在最新发布的公告中表示,由于流动资金紧张,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出现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情形。截至1月23日,公司在金融机构新增逾期的债务本息合计约3.19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2.76%。 傲农生物表示,债务逾期事项将会导致公司融资能力下降,公司将面临支付相关逾期利息等情况,进而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增加,加剧公司资金紧张状况,对部分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傲农生物负债合计为147.8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9.41%。 虽然过去傲农生物也在积极自救,希望通过引入股东、出售资产等方式以求“回血”,但超14亿元定增迟迟无法落地,易主大北农的计划因股份冻结和司法标记快速告吹,公司的资金困局已经明牌。 虽然大家都不想成为正邦第二,但生猪养殖规模化率持续提升,中小养殖户出清对整个行业供给的影响已不如从前,规模猪企暴雷式出清的效果更加明显。数据显示,此前暴雷的*ST正邦,2023年累计销售生猪547.85万头,同比下降35.14%。 反观其他猪企,牧原股份2023年销售生猪6381.6万头,同比增长4.27%;温氏股份2023年销售肉猪2626.22万头,同比增长46.65%;新希望2023年销售生猪1768.24万头,同比增长21.0%。这三家猪企年度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往后看,或许只有大型猪企倒下出清产能,行业才能迎来真正的周期拐点。 最后来分享下机构对养猪业的观点:湘财证券对2024年的生猪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2023年之后猪粮比一直处于盈亏点以下,2023年7月能繁母猪开始下降,预计2024年下半年左右生猪出栏数量将逐步下滑,届时猪价可能迎来相对可观的上涨。 太平洋证券则认为,行业产能持续出清,2024年猪周期有望反转。该机构认为,前低猪价折射出消费需求回暖缓慢,叠加春节过后消费需求陡降,届时猪价大概率会回落导致行业持续亏损,超长时间亏损所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或迫使产能被动出清。我们预计,猪价底部向上拐点或在2-3季度出现。...
热门标签